王離軍營,王離帶三千軍從西佯攻,章邯卻命令轉移大軍到邯鄲,王離明知此事會成全章邯的統帥地位,也命眾軍士支持章邯。秦軍的戰斗力大大增強,趙國內亂,兵敗如山倒。
楚懷王得知,仍在忌憚項羽。王離攻向趙國的最后一道防線。
項羽一直等待王離,王離是王翦之孫,正是王翦當年擊敗了項燕,項燕身亡。可是楚懷王卻撤軍,項羽無奈只好回防彭城。
章邯和王離想出計策,將叛軍集中在趙國城下,試圖在趙地將叛軍一舉剿滅。巨鹿之戰的格局開始拉開。
項羽和范增回到彭城,楚懷王處處提防項羽。虞姬和綠衣與項狄相處的很好。綠衣勸虞姬忘記仇恨,認項狄做弟弟。項狄無意中聽說綠衣與虞姬的對話,只身逃亡。
王離的部下不服章邯的指揮,認為章邯的主帥來之不義。王離仍然支持章邯。
楚懷王找出種種托詞,不見項羽,項羽十分氣憤,項羽郁郁寡歡,在酒館發脾氣。虞子期與項羽再次比劍,項羽帶虞子期見虞姬,虞姬泣不成聲。虞子期開導妹妹多了解項羽,不要把他當做敵人,兄妹決定去追殺項狄。項羽追查到了項狄的下落。在水邊,虞姬在河邊向項羽表白。相愛的人終于抱在一起,一起去追殺仇敵。鐘離昧不但沒有阻攔項羽,還和項羽一起前去。范增告訴季布,幾日之內與項羽研讀兵法。
項羽等人闖過秦軍軍營,王離命令不阻攔。
項羽在城下,一人一騎進城,城門開,項狄一人一騎出來。眾人迷惑。
項狄一人出城,項羽隨后。
項狄:項狄此生有幸能跟隨項羽將軍,死而無憾!
項狄自盡謝罪,虞姬將項狄安葬。宋襄奉楚懷王旨來見項羽,問項羽私自出軍之事,范增命季布殺鐘離昧,幾人爭論,范增問宋襄,范增將此事不了了之。項羽去看挨板子的鐘離昧,項羽覺得楚懷王的膽子越來越大了,范增打趣說,鐘離昧的屁股保住了各方的臉面。范增問他們穿過秦軍的情況,發現了趙國的危機已經迫在眉睫。
趙國的信使求救各方,楚懷王擔心鐘離昧的事情會被項羽記恨,宋義還在繼續叫板,給懷王獻策,提拔別人分化項羽的權力。宋義把劉邦推薦出來。蕭何和盧綰分析巨鹿的局勢,張耳和陳余的事情讓二人嗟嘆,劉邦想要拜訪宋義,蕭何阻止。懷王等召集劉邦項羽開會,商量去巨鹿救援,項羽毫不猶豫,建議救趙,懷王卻將主帥位置給了宋義。范增冷笑,劉邦一聲不吭,項羽不滿。
宋義主帥與項羽矛盾重重,宋義獻計派一支隊伍分兵咸陽進關中取武關,來分化項羽,懷王選擇劉邦,劉邦不敢當,建議懷王放話“先入關中者為王”來吸引勇者。會上,懷王先入關中者為王的話音剛落,劉邦就迫不及待地說“我去!”。
范增提醒懷王清醒一點,懷王沒聽懂。劉邦的弟兄們為終于分兵慶賀,天氣驟陰,劉邦感覺不祥,恐生變,讓隊伍低調下來準備隨時開拔。范增聽說劉邦已經偷偷出發,趕到劉邦軍營,范增憂慮,項羽沒看上劉邦的本事,雖然惱火,卻念及結義,便隨它去。
韓信向項羽納諫戰略上的思路,項羽讓鐘離昧將這個執戟郎攆走。范增找魏王豹派一隊人馬跟蹤劉邦。此事項羽不知。章邯也將巨鹿作為最后決戰,王離提起劉邦,章邯嗤之以鼻。
劉邦發現自己的二百個弟兄不見了。劉邦派人查。崇信與晨曦公主夜半密會。崇信告訴公主,自己把家書改了,讓章邯帶兵回咸陽。崇信真正的目的是謀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崇信的口中,味道都變了。司馬欣將很多情報告訴章邯,晨曦為了救章邯,準備刺殺趙高,為了晨曦的安危,章邯十分矛盾。司馬欣提醒章邯,真正的敵人不在戰場上,而是在宮中。
楚懷王戰前亂七八糟地為宋義軍作動員,范增和項羽覺得可笑,一旦開戰,項家軍自然會為項羽馬首是瞻。劉邦希望自己死去的人是被流民殺害,他懷疑這是范增所為。宋義命軍隊在安陽駐扎,項羽納悶為何要駐扎,派人打探。
胡亥見到秦始皇原來的宮女,從她裝瘋活命的事情,準備裝瘋賣傻渡過危機,還聯想到原來過去,子嬰也是裝瘋。忙派老宮女去找子嬰,回來救自己。子嬰在鄉間和一小孩說瘋話,老宮女找到子嬰,子嬰依舊瘋顛顛地,可是是瘋瘋癲癲地跟著老宮女,去咸陽。
劉邦打聽到殺自己士兵的原來是魏王豹,順藤摸瓜地明白了這一定是范增瞞著項羽,偷偷派出的鉗制項羽的軍隊。季布告宋義的狀,指出宋義之所以在安陽扎寨,是要私通齊國,安排宋襄,缺糧的楚軍在安陽饑不果腹,宋義卻在大吃大喝,項羽對宋義強壓怒火,得知宋義的私心之后,再也按捺不住,只身去大帳,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宋義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