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爾塔召開的會議中,斯大林與丘吉爾分歧嚴重,各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斯大林想要從英美身上分一杯羹,才肯出兵遠東,而丘吉爾盤算著將香港據為己有,羅斯福在這兩人之間積極斡旋,為了減少美軍損失,羅斯福沒有征求中國政府的同意就對斯大林提出的在華權益予以允諾,換取蘇聯的出兵,三巨頭在抵御法西斯的同時還不忘對中國趁火打劫。
蔣介石堅決不同意雅爾塔協議文件中關于中國的那些條款,他派出宋子文與斯大林磋商,斯大林卻對在華權益問題上跟他打起了太極,毛澤東對談判的結果甚是不滿,在他的眼里,中國的版圖不容商量。
長達兩年半的沁源圍困戰期間,無數將士和無辜平民慘遭屠殺,活著的人靠著堅強的意志在嚴酷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但就是這樣,沁源全縣也沒有一個人去給日本人當漢J,維持會根本無法組建,長時間的圍困讓日本人撐不下去了,撤退令一到就倉皇而逃,沁源圍困戰讓中國軍民博回一籌。
美軍在沖繩登陸,完全占領沖繩島中部,日軍進退維谷,日本內部樹倒猢猻散,互相甩包。美軍為趕在德國人前面研制出原子彈,找到愛因斯坦幫忙加速原子彈的研制進程,曼哈頓計劃已經進入尾聲,實驗地點選定在新墨西哥州,實驗一旦成功日本就將面臨滅頂之災。
中共地下黨員閻寶航把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及中蘇邊境的軍事部署圖送到了周恩來手里,他還打聽到日軍特意調來了號稱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周恩來決定馬上將這一重大消息通報蘇聯,他立刻趕到蘇聯駐華使館將部署圖轉交給蘇聯駐華大使,還表示中國共產黨將全力配合蘇聯紅軍作戰。
為了在戰后分得更多戰爭利益,斯大林指示蘇聯紅軍要搶在美國人前面進軍柏林,同時修訂對關東軍的作戰計劃,進入柏林后三個月進攻關東軍。德國這邊已經是勢在必得,但是為了粉碎日軍以一億人為代價進行本土決戰的瘋狂計劃,減少美軍士兵的傷亡,盡快結束戰爭,就看曼哈頓工程的最終試驗成果了,成敗在此一舉。
羅斯福還沒來得及看見戰爭的最終勝利就在佐治亞州溫泉逝世,杜魯門接過他手中的接力棒繼續完成羅斯福未完成的事業。蘇軍總攻開始,在蘇軍火箭炮的猛烈攻勢下,柏林外圍三道防線相繼被突破,隨后蘇軍的鋼鐵洪流攻入柏林市區與負隅頑抗的德軍展開巷戰,對柏林市中心實施最后的向心突擊。
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七大,確定了以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提出了爭取全國抗戰最后勝利和建設新中國的政治路線,選舉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中央委員會,這次大會為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中國的勝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礎。墨索里尼在逃亡瑞士的途中被意大利共產黨游擊隊發現,在未經審判的情況下被執行槍決。
蘇軍攻克德國國會大廈,蘇聯鐮刀斧頭紅旗被插上了德國國會大廈穹頂。日本法西斯兵敗如山倒,湘西會戰國民黨占盡先機,日軍大勢已去,岡村寧次下令終止會戰,日軍指揮怒不可遏卻又不得不服從命令。與此同時,蔣介石派出私人代表秘密會見岡村寧次,想要勸降他,岡村寧次毫無降意,灰頭土臉地離開了。
戰斗已經結束,國民黨軍肅清躲在山洞中的已經餓到茹毛飲血的日軍,饑餓讓他們喪失了最后的戰意,只能做了國軍的俘虜。岡村寧次在指揮部焦躁不安地踱來踱去,終于等到了蔣介石同意談判的消息,他想抓住這最后的機會爭取日軍的利益損失最小化,然而蔣介石斷然拒絕了他的談判訴求,同時拒絕了周恩來提出的聯合政府建議,還派出大軍重新開始剿共。
應盟國要求,德國代表在法國蘭斯簽字投降后,又應斯大林的要求舉行了第二次德國無條件投降儀式,自此,盟國在反抗德意法西斯的戰爭中大獲全勝。盟軍終于能騰出手來合力對付日本法西斯,日軍孤立無援,日本內閣就是否走和平之路意見不一,但大部分人還妄想著做最后的垂死掙扎。
美軍提出作戰目標為日本九州的奧林匹克計劃,中國境內與蘇軍對峙的日本關東軍沿中蘇和中蒙邊境構筑了數十個筑壘地域,主力囤積于中國東北腹地,隨時準備機動作戰,蘇聯也在向邊境一帶集結兵力,關東大戰一觸即發。關東軍以對本土決戰有利作為作戰方針,欲實現全面持久防御體系,斯大林看準時機準備出手,把作戰日期定在波茨坦會議后的一兩天內,美國方面也決定在波茨坦公告之后動手。
日本新任首相鈴木貫太郎派遣近衛文麿趕往蘇聯試圖與其單方面議和,美國新任總統杜魯門雖然不希望看見蘇聯參戰后共產主義在歐洲蔓延,但現在的首要任務是戰勝日本。美軍派出數百架轟炸機從關島出發再次實施對東京的持續轟炸,日本的黑夜被染映成一片血紅。原子彈終于被成功研制出來,改變現狀的時候到了,美國高層就打擊計劃進行商討。
新墨西哥州的原子彈試驗場成功試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杜魯門手里終于拿穩了一張王牌。隨后蘇美英三國首腦聚會波茨坦,聯合對日本下達無條件投降的最后通牒——《波茨坦公告》,延安聽到波茨坦公告消息后也是為之振奮,日本內閣經過劍拔弩張的激烈討論后,決定盡量避免無條件投降,在廣泛的條件下結束戰爭。
日本的“默殺”態度就是對波茨坦公告的斷然拒絕,杜魯門下令用原子彈打破日本的沉默,美軍經過反復斟酌后確定了廣島、小倉和長崎作為轟炸目標,空軍隨即行動。日軍妄圖抓住蘇日會談作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根本沒人搭理日本駐蘇聯大使,何來會談。
日本全民皆兵又如何,美軍轟炸機投擲下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一瞬間廣島的一切灰飛煙滅,整座城市遭到滅絕性摧毀,日本裕仁天皇大為震驚,日軍也對廣島的慘狀感到難以置信。日本一天不投降,美國的空襲就不會停止,日本法西斯給中國和東南亞各國人民帶來的戰爭災難同時也是強加給日本人民的一杯苦酒。此刻日軍內部竟然還有大部分人拒絕投降,不接受波茨坦公告,堅持死撐到底,簡直是自掘墳墓。
共產黨的力量不斷壯大,毛澤東極富戰略的目光投向了此次在廣島投下的原子彈,他對未來共產黨的軍隊建設充滿希望和信心。斯大林自信地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發布了進攻日本的命令,日本大使苦等的結果就是蘇聯對日本的宣戰書,從來沒有契約精神的日本人也嘗到了曾經帶給別人的苦果。
蘇聯機群突破中蘇邊境進入中國東北轟炸了滿洲里的日軍機場和關東軍司令部,為配合蘇聯紅軍參戰,中共中央揮師北上中蘇邊境時刻待命,賀龍和聶榮臻率隊備戰,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被編入蘇聯遠東部隊,他們將與蘇聯百萬紅軍并肩作戰。蘇聯正式對日開戰的消息傳到延安,戰爭已處在最后的階段,發起對日寇最后一戰的時機已經到來,蘇聯紅軍三路進攻,同時八路軍在總司令朱德的指揮下配合蘇聯紅軍發起全面反攻。
日軍的戰局形勢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刻,但關東軍總司令官不撞南墻不回頭,堅持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鑒于日本極端的冥頑不化,減少美軍登陸戰中的傷亡,杜魯門在史汀生的建議下考慮再次使用原子彈,以示美軍的決心和力量,摧毀日本人的最后防線。由于天氣原因不適合投彈,日本九州小倉逃過一劫,但長崎大難臨頭,美國對日本實施了計劃中的第二次核打擊。
東京內閣悉知長崎也遭受了原子彈轟炸,內閣成員們就是否投降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但是就連最狂熱的戰爭分子也不得不正視日本如今的現狀,最終由裕仁天皇拍板釘釘,接受波茨坦公告。蘇聯轟炸機飛臨偽滿上空,溥儀倉惶逃竄進防空洞,他就在防空洞里接受了日本投降的消息,日軍將把他轉移至東京。日本向中英美蘇等國發出乞降書,要求無條件投降,延安方面高興得手舞足蹈,而蔣介石緊皺的眉頭并沒有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