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下內憂已平,該除外患之際,方今六國對比大秦雖弱,畢竟皆有百余年乃至數百年之根基,兵力土地人口猶存。秦王政先前實施文戰之策,所以打算在大戰開啟前攻下魏垣、蒲、衍三地,一則杜絕趙與韓、魏、楚國的交通,致使六國難以互援,無法重結合縱;二則大宣天下合一潮流,瓦解朝野戰心,亦為兼并六國打開通道。
至此,滅國要略逐漸清晰呈現,嬴政先行昭告天下,怒斥魏國勾結嫪毐攪亂秦廷,既命楊端和為將,李信副之,二人領兵伐魏,其他列國再無理由支援。彼時秦軍浩蕩,魏境隱隱可聞遍野殺聲,李信立于駟馬戰車之中,遙見陵谷內煙塵大作,兩軍相搏,于是趁其不備,架馬從懸崖邊快速駛過,順利攻奪垣城。
魏王增眼見虎狼大秦發威勢,再加上關外兵馬近在咫尺,繼而嚇得聲抖人衰,連忙召集諸臣商議對策。有臣愿請命出城迎擊;有臣愿自發籌措糧草,一班臣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愣是沒能考慮大王那點家底是否滿足需求。
龍陽君諫言割城求和,魏霑提議合趙抗秦,魏王增考慮到所剩城池不多,唯有讓長于邦交且專司邦交的魏霑再度赴趙。此時趙王偃還在沉迷女色,縱情歌舞,即便是聽聞垣城被奪,仍未掛心,直到魏霑揚聲哀求,終讓他擲爵起身,出門相見。
捷報傳至咸陽城,嬴政欲占先機,于是傳令楊瑞和與李信不必顧慮側翼,全力進攻蒲陽。果然不出嬴政所料,當晚秦軍發現一支趙兵正從側翼而來,幸好桓齮、王翦以及蒙武分別率兵趕往云中、東郡、河曲,等同是為楊瑞和等人做后盾。
次日秦軍攻打蒲陽在即,原本龐煖準備趁機偷襲秦軍陣地,怎料突然收到趙偃詔命,竟然讓他只需駐守原地,監視秦軍動向,不可貿然進擊。
春平君趙佾主張出兵援魏,并言明他已書信李牧做好出征準備,只要得到首肯便可即刻南下護衛邯鄲,令龐煖對陣楊端和再無后顧之憂。
郭開聞言當場反對,認為此時出兵助魏只會將趙國卷入與秦對戰之中,弊大于利。趙偃早已吩咐龐煖在秦軍側翼觀察其動向,所以趙佾私信李牧的舉動反倒令他心中起疑。正因如此,趙佾忿忿難平,不甘趙國毀于趙偃之手,當場憤怒離去。
由于戰事緊迫,魏國又先后派出使者前往韓、齊求援。嬴政為防止列國救魏而合縱秦,立即讓李斯、姚賈二人分別出使韓齊。
李斯入韓后,欲與韓非子一敘,奈何韓非因彼此各為其主,索性選擇避而不見。韓國日薄崦嵫,已呈弱勢,韓王安面對李斯屢番質問,竟在百官面前戰戰惶惶,倒是韓相張讓主動替他回答。
姚賈前往齊國臨淄,攜十車齊紈拜訪相府,怎料齊相后勝貪婪成性,竟讓姚賈將齊紈換成金餅。然而姚賈并未依此照做,隨即發動秦商撕毀訂單,迫使齊國驅逐魏使,再次允諾和秦之策。
如今韓、齊不再支援魏國,就連趙偃也都召回龐煖。魏國孤立無援,嬴政召集所有謀臣勇將討論殲滅策略,從而認為大秦想要東出,首當其沖應是三晉之地,分別為趙、魏、韓三國,同時也希望大家可以知無不言,共商大計。
待魏事結束,秦國經過短暫休養生息,再度考慮應該攻打哪國。王翦主張先滅六國中實力最強的趙國;李斯和嬴傒則認為應該除去秦的心腹之患,攻滅韓國,其他將領各有想法,眾臣為此爭執不下。
嬴傒與羋啟并不擔憂攻國分歧,唯獨怕嬴政對趙人之仇隙,貿然決意攻趙恐會釀成禍患。于是二人親自去找李斯商議對策,考慮到呂不韋臨行前曾有叮囑需要解開嬴政心結,當務之急應盡快想辦法迎歸太后趙姬,從而避免秦王政因不孝之事受天下人指斥,增添統一六國的阻力。
邯鄲龍臺宮內,趙王偃因為爭奪外客、聯魏抗秦的事上接連失利而氣急敗壞,倡后不愿見他如此,于是出謀劃策,提議將幽禁在雍城的趙姬帶到邯鄲來,相信嬴政自然會忌憚趙國幾分。
倒春時節將近,依照往年皆由趙姬主持縫制春衣,自從嫪毐兵變結束后,一切事物便交給離秋打理。羋華和離秋借著裁制新衣為由,趁機提起趙姬,試探嬴政,想要證實他心里是否記掛母親。沒想到嬴政聞言大怒,當即命令不許任何人在他面前提起趙姬,可在回殿途中忽然止步,吩咐趙高挑幾匹楚錦送往雍城。
旬日過后,幾位心腹大臣再聚大殿,對于韓、趙二選其一,尚有幾成思量。李斯根據韓國目前情況作出分析,打算利用燕國幫大秦伐韓阻趙;王翦意欲消耗趙國兵力,趁勢攻之,滅其有生力量。
可惜王翦太過自信,沒有李斯謀劃周全,倘若秦趙鏖戰況久,使得他國突襲函谷,屆時咸陽危矣??v然李斯想法更為周全,奈何嬴政打心底里想先剿滅趙國,他問二人如何部署糧草籌備。王翦如實告知,預估將在東郡和太原郡設置糧倉,儲備是十萬人馬以及三年糧草,正因這番話,嬴政陷入沉思。
趙王偃認同倡后的計謀,遂令郭開親自去雍城將趙姬騙回來。郭開迫于無奈之下,唯有領命喬裝商賈入秦,沒想到當初給他送禮的秦外客陳馳竟又回到秦國做官,甚至在他通行之處設卡盤查。
齊使茅焦因齊紈貸款交代事宜與陳馳爭執不休,李斯前來解圍,順便與他談筆“生意”,關乎客卿之職。
與此同時,郭開想方設法請來守城官兵,并以趙姬舊識身份請他帶自己入宮,結果卻被告知大鄭宮乃是禁地所在,擅闖宮禁即是斬首大罪。郭開欲入大鄭宮未果,便在宮城邊開設一家邯鄲風味的糕餅鋪子,以此掩飾身份,等待時機,直至聽聞趙姬前來鋪子買餅??僧敼_激動過去一瞧,才發現對方僅是普通女官。
章臺宮內,嬴政本以為茅焦是來爭辯貨款,卻不想茅焦話鋒一轉,主動提及太后趙姬之事,繼而惹怒嬴政,當場下令烹殺。茅焦絲毫不懼,依舊表示自己被烹殺可得盡忠直諫之名,反倒是秦王政最終落得人心盡失。
李斯為救茅焦,冒死上奏嬴政,坦言嬴政年幼流落敵國,困辱盡嘗,歷經千難險阻方才歸秦,平定叛亂,若是因烹殺茅焦、幽禁生母而落人口舌,恐怕會讓天下黎庶為之寒心,就算日后平定六國,仍是難以服眾。嬴政再三思慮,唯放過茅焦,免其死罪。
嬴政親自前往雍城,因天色已晚,大隊人馬停下來露營。嬴政望著篝火出神,屬下請嬴政回帳內歇息,嬴政喃喃自語,他曾經做過傷害趙姬的事情,不知如今趙姬是否能再原諒他。蒙毅勸嬴政向趙姬訴說思念之情,趙姬便會既往不咎。
一日有軍士來到郭開鋪子里,讓軍士迎駕。嬴政吩咐屬下趕路,打算盡快到雍城與趙姬用膳。郭開沒成想趙姬竟然親自來到他的鋪子里吃糕點,嬴政來到大鄭宮,奈何屬下稟報趙姬出去吃糕餅。嬴政派人在城內搜尋趙姬,并讓屬下將去往六國的通道都封起來,重兵在各個關口嚴加盤查,嬴政親自騎馬追趕。
郭開等人非常狡猾,騎馬趕路掃除車轍印記,想擺脫追趕的追兵。郭開令屬下引開追兵,自己帶著被挾持的趙姬,坐上一小船渡河。因為秦趙姬在船上,秦兵不敢貿然放箭。就這樣,郭開帶著趙姬渡江而去,郭開本以為脫險,卻未曾想到大量追兵在岸邊來襲。
嬴政親自用弓弩將郭開射傷,嬴政親自為趙姬松綁,請罪道明自己來晚。嬴政接回趙姬在咸陽宮中大擺宴席為趙姬接風洗塵。眾臣恭賀大王趙姬母子相聚,只是趙姬始終心不在焉,嬴政讓侍從扶趙姬回去歇息。
嬴政在大殿內召集眾臣表明想要先攻打趙國之想法,只不過現在師出無名需等待時機。嬴政想利用郭開佯裝與趙王偃講和,如此一來,助長其野心,趙王定會得意忘形,如此,趙國不欺韓魏,便會攻燕,趙國必遭諸國唾棄,而諸國便會求助于大秦,此時大秦在興仁義之師,一舉滅趙。眾人決定用郭開這枚棋子促成與趙王偃盟好。
淳于越在廷尉府審問郭開,道明他奉趙王偃之命來邀請在趙姬入趙國,趙王也是一片好意,官員說他劫掠趙姬應處車裂之刑,郭開嚇破了膽。
嬴政親自來獄中審問郭開,嬴政直言十數年未見可還記得故人,郭開認出嬴政,大驚失色,郭開連忙解釋道當年謀害嬴政和趙姬都是趙王的謀劃,與他無關。郭開解釋到此次入秦劫掠趙姬也全是倡后向趙王進言,他一直覺得此計荒唐,并不可行。嬴政讓郭開在今朝獨死和三年之內和趙偃同死選擇一個,郭開跪地求饒只說自己不想死,被秦國軍卒打暈。
嬴政走后,李斯又來審問郭開。郭開又開始巴結李斯。李斯將郭開帶走,要對郭開行刑,李斯先對郭開的同謀處腰斬之刑。郭開見其同謀死狀其慘,嚷著要見嬴政。李斯只是嚇嚇郭開,并不想他真死。
郭開在殿內跪拜嬴政,李斯問郭開在趙國朝堂上誰是他的敵手,郭開答到是春平君趙佾。只不過因為趙佾身后有李牧,而李牧掌握趙國的大部分精銳,所以趙王偃雖然看不慣他,但仍然容忍他在朝堂。而且趙王偃未曾動過廢棄李牧的念頭,因為他知道只有李牧在邊疆就能夠抵御匈奴。
李斯問郭開,如今秦王如何該與趙王相處,郭開認為當下應該讓秦王與趙王連起手來,這樣定能傲視天下。?嬴政同樣有此想法,萬未料到郭開想法正合他意。李斯指點郭開返回趙國之后,不要說出?利秦之言,否則以趙王偃的生性多疑定會懷疑。
嬴政送了兩箱黃金與郭開,并送郭開離開咸陽。郭開坐在車上感嘆道幸好自己有三寸不爛之舌,否則現在早已在咸陽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