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呂不韋事先將“五萬秦兵東進”的消息散播出去,繼而引起諸國放松警惕,前來爭奪地盤,待得其中一方敗北,蒙驁率兵突襲,一舉攻下鞏邑。為保王室血脈,東周君被迫投降,其后赤身攜百官出城跪拜,一番俯首稱臣,東周從此滅亡,天下再無周矣。
公元前二四八年,秦國接連攻克趙、韓、魏多座城池,設置三川郡以及太原郡,勢力進一步向東擴張。山東六國大為震恐,一場救亡圖存的合縱之勢正在艱難謀劃,如此看來,咸陽城雖似風眼孤燈,卻是天命攸歸,國祚綿長。
倏忽之間冬去春來,秦國藍田大營內,嬴政和蒙家兄弟比賽射箭,因他箭術高超,輕易奪得魁首。冬兒在旁觀戰(zhàn),眼里滿是關切,可她又不失小女兒家的頑皮,索性在水囊里裝滿烈酒,引得嬴政當場出糗,眾將士們載笑載言。
華陽太后傳喚嬴政入宮,詢問他對國事的看法。嬴政已知楚國尚未作出決斷,要么便遣使入秦求和,亦或與列國相謀,兩者擇其一,完全在于華陽太后。也正是因為嬴政所表現(xiàn)出來的遠大志向,既讓華陽太后頗為欣賞,頗為忌憚。
時當暮色,炊煙四起,邯鄲城內再添一樁丑聞,那便是趙公子偃整日娼館,更在女閭外被廉頗捉住,扭送至趙王丹面前。得知趙偃欲娶倡女,趙丹恨子不成才,一通叱罵過后,便下令將其禁足。
寺人奉夏太后之命送來補湯,冬兒察覺補湯異樣,再加上寺人神色慌張,瞬間明白其中緣由。趙姬聽聞有人意欲毒害嬴政,繼而勃然大怒,要求呂不韋親自監(jiān)督查辦,務必揪出下毒真兇,決不可輕易放過。
呂不韋折回相府,吩咐鄭義前往齊國臨淄稷下學宮,想盡辦法尋到祭酒荀子,此人精通帝王術,聞名天下,若是由他引薦出眾學子最為妥當。呂不韋希望收得幾位奇人入幕,無論是對外交戰(zhàn)、于內馭民皆有強國之效,即便日后統(tǒng)一六國,也能著作一部大書作為政綱,以此書教導后世君王,治理天下,保障大秦千秋萬代安穩(wěn)。
伴讀郭開拎著酒菜去見趙偃,提議當下應是盡早娶到心愛之人。待幽禁解除后,一場別開生面的大婚在娼館內閣悄然舉行,趙偃以替趙丹沖喜為由,竟在郭開及賓客見證下,與娼女端起合衾酒,正式成為夫婦。
依照往年,荀子會在學宮內點題,交由弟子們進行辯論,李斯已在稷下數(shù)載,隨荀子學習帝王之術,所以他主張的觀點博眾人大彩。正當大家對此展開探討之際,怎料鄭義突然到訪,為胞弟鄭貨先前擾鬧學宮而負荊請罪,懇請李斯入秦,秦必定車馬以迎,以禮相待。
雖然秦國現(xiàn)有國土早已超過六國總和,且國力越來越強大,可是李斯依舊不肯離開學宮,他有天下統(tǒng)一的抱負,同樣也不希望摯友韓非子遭受連累,眼見韓國危在旦夕。韓非子能謀善斷,明知韓國存亡明晰,斷然不會自欺欺人,所以便勸說李斯入秦,恰好穆歌要去咸陽著書,邀他一同前往。
臨行之際,李斯獨自去見荀子,請他為自己答疑解惑。因為荀子辦學育人,很是講究方法,所以他用簡短幾句話,讓李斯明白天下歸一并非僅在于城池疆土,而是為文化一統(tǒng),天下一家。
如今嬴異人身體愈發(fā)衰弱,華陽太后聽聞呂不韋派人去齊尋才,便知他是要給秦國朝廷大換血,倘若繼續(xù)放縱任由,皆時滿朝外客士子,再無羋氏立足之地。
呂不韋和嬴異人商量閱兵,他認為此番閱兵與以往不同,應該趁機來鼓舞國人。嬴異人將兵符交給呂不韋,讓他去負責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