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賓客陸續入席,魏霑將女兒魏嫣介紹給趙姬認識,結果魏嫣反倒對嫪毐萌生愛意,甚至主動向他敬酒,表達感謝。
嫪毐發現魏嫣頭上帶著越地南海所產的珍珠,沒想到魏嫣竟將珍珠發簪贈予嫪毐,并附帶一句詩經,以表小女兒家的愛意。奈何嫪毐乃是胸無點墨的大老粗,根本不知此言何意,倒是惹得趙姬醋意大發,
王綰向呂不韋匯報嫪毐封侯慶宴之事,同時認為列國入秦皆是居心叵測。呂不韋痛恨魏國首鼠兩端,最是可惡,索性吩咐樊於期繼續領兵伐魏。
趙姬為宣示主權,待宴席散去,繼而叮囑贏虞代向魏嫣轉贈玉石,并且通知她即刻離秦。魏嫣聽聞嫪毐竟將珍珠發簪送給趙姬,頓時心生不滿,嬴虞對魏嫣一見鐘情,親自前來相送,頗有戀戀不舍之意。
魏霑父女歸國途中討論此番來秦目的,可惜未能如愿嫁入王家,就連魏霑也都沒法理解趙姬為何突然轟人。不過既然無緣大秦,魏霑倒也不愿強求,只希望嫪毐能夠繼續擾亂秦廷,以佑魏國安穩。
草原之上,嬴政親炙全羊,供眾人品嘗。李斯獲悉樊於期現已率軍攻占魏地垣城、蒲陽,便猜測魏王無需多日,將會派人前來秦國求和。蒙家兄弟皆言多要幾座城池,否則難立國威,但是對于嬴政來說,區區幾座城池根本看不上,唯有東出統一天下,方可達成夙愿。
果然正如李斯所料,魏國再遣魏霑為使向秦國求和,呂不韋提出魏國須獻十城予秦的議和條件,但是嬴政則在李斯的建議下,當場提出“魏字秦化”等條件,致使魏霑左右為難。
魏國密使魏宏趁機挑撥嫪毐與呂不韋,煽惑他出面替魏國解圍。原本嫪毐并不想插手此事,但思及自己至今尚無封地,索性答應魏宏請求。
呂不韋猜到嬴政用意,想要攻占敵國就得先從文化思想上蠶食,只不過他所提條件都是魏國之命門,況且魏王本人不傻,恐怕很難同意。況且呂不韋認為對于大秦而言,現在所訂立的鋪排實在為之尚早,倒不如要些城池更為妥當。
經過幾日商榷,魏霑再度前來談和,愿獻五城作為長信侯的封地,并使用秦國度量之法以求罷兵止戰。趙姬在朝堂上接納魏霑條件,甚至當眾訂立盟約,特將城池賜給嫪毐作為封邑,甚至安排嫪毐坐在呂不韋對面,代替自己參政。
公元前238年春,楚王羋完崩逝,華陽太后聞訊震驚,立即讓陽泉君羋宸請命出使楚國吊唁。趙姬提議李斯與羋宸一同使楚,結果嫪毐卻起歹計,打算派幾名門客赴楚殺害李斯,偽裝成楚人所為。
楚國邊關檢驗文書后,羋宸邀李斯同車而行,二人重回故地,感同身受,亦對當朝局勢展開一番探討。與此同時,華陽太后占卜出羋宸此番前往楚國出師不利,就連李斯也有性命之憂,于是急忙告知嬴政,隨后嬴政便向蒙恬秘密交代幾句。
春申君黃歇宴請羋宸、李斯二人,怎料宴未結束,便見黃歇神色凝重,先行離席。李斯佯裝出門透氣,路過花園時聽到門客正向黃歇稟奏急事。而在咸陽城內,姚賈入府與呂不韋談論嫪毐,暗示此獠目下已經成勢,索性向呂不韋提議盡快讓嬴政加冠親政,以穩定秦國朝綱,呂不韋則提出若依《呂氏春秋》治國便支持嬴政親政。
姚賈離開相府,起早入宮面見嬴政,并將呂不韋原意如實轉述。然而眼下時局當亂,禮樂崩壞,若以仁德治理國政,恐怕此生難以平定六國,但是蒙恬則認為嬴政應該先順從呂不韋的想法,待得親政實權,局勢必然反轉。
楚王喪禮之日,眾人陸續趕往棘門,兩旁百姓爭相圍觀,沒想到黃歇剛下車駕便是遇刺身亡,如此事發突然,就連本想刺殺李斯的門客也都猝不及防,只能被迫收手。
春申君慘死棘門之下,頓時引起一片騷亂,楚太子悍沖向黃歇尸首旁嚎啕大哭,其他人頗為動容,只有李斯察覺到異樣,甚至看出李園佯裝悲痛并非出自真心。
返回驛館途中,李斯發現那日在花園里的門客朱光,此時正背著包袱倉皇離去,似乎想要趁機出城。辛勝奉命將朱光帶到驛館,李斯通過他和羋宸的講述,逐獲悉其中真相。
原來羋完王后乃是李園親妹,早先曾與黃歇有染,繼而誕下楚太子羋悍以及次子羋猶。權臣李園不管兵事卻豢養刺客為時已久,為能順理成章扶持羋悍即位楚王,欲對黃歇不利。奈何黃歇并未當真,朱英自知進言不被采用,唯恐禍患殃及,索性連夜出逃。
起初李斯尚有疑慮,可當思及先前種種,瞬間了然,考慮到黃歇與楚國貴族丑聞有關,他便打算和羋宸商議盡快返回秦國。嫪毐所派門客再次預謀刺殺,因此羋宸負傷在身,辛勝忙于應戰,正當李斯陷入危機之時,幸好李信提前收到嬴政密令,及時趕到救下他們。
呂不韋腰疾發作,無法上朝,嫪毐在贏虞等人的攛掇下,居然代為傳政,主動安排親信擔任朝中要職。嬴政強忍怒意,待早朝散后,立即前往甘泉宮跟趙姬商議要事。宮女們急忙抱走兩個小公子,尚未將地上的布偶收拾干凈,嫪毐發現后,只能站在原地擋住布偶。
嬴政認為嫪毐恃寵賣乖,絲毫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于是當場拔劍欲殺嫪毐,沒想打趙姬竟然挺身相護,著實令他感到意外。嬴政不明白為何母妃偏要執意袒護這等不分尊卑的寺人,同時有些寒心,母子倆的感情因此一事,愈發疏離。
如今朝野內外波譎云詭,宗室不滿咸陽亂局,索性前去雍城將關內侯接回咸陽,準備整飭朝綱。宮女小紫在窗外偷聽到談話內容,特地入宮稟明趙姬。而在相府之內,王綰將早朝情況,以及嬴政與趙姬發生爭執的事情說與呂不韋聽。
羋華懷胎十月,終為嬴政誕下子嗣,嬴政聞訊大喜,李斯連忙恭賀,言之大秦后繼有人。嬴政為此子定名扶蘇,寓意香草佳木,山有扶蘇,可見他對其喜愛有加,更是寄托予無限期望。
關內侯對于贏虞近來所為頗感惱火,立即吩咐嬴傒將他帶來。結果嬴傒年輕氣盛,說話不知分寸惹惱關內侯,繼而導致關內侯決定將嬴傒逐出宗室。嬴虞悲憤不已,揚言會讓關內侯死無葬身之地,隨后轉向李斯求助,直至李斯答應日后會讓嬴政幫他恢復宗籍,才算徹底平復情緒。
做人猶如做樹,若是樹壯葉大,可乘余蔭亦能招風,處理不當恐會引來伐木之人。對于呂不韋來說,嬴政類同此樹,之所以能繁茂生長全憑根莖穩牢,所以他在修剪這棵大樹的枝葉同時,也要考慮如何重填土壤,安撫那群扎根在地底深處的贏姓宗室。
如今嫪毐正備厚禮送往李斯宅邸,表面是慶賀其子生辰,實則另有盤算,既然殺不了對方,索性收買為己所用,殊不知,這一切皆在李斯掌握之中。贏虞躲在府外,待嫪毐將要離開之時,趕忙上前佯裝偶遇,順勢邀他前往晉賢居一敘。
嫪毐仗有太后趙姬撐腰,完全不將關內侯放在眼里。但是贏虞卻借機向嫪毐進言秦王加冠的利害,并且道出他被逐出宗室的前因后果。嫪毐逐漸感受到危機逼近,于是強作鎮定地安撫贏虞,打算再找趙姬說道一番,結果倆人之間的談話,全然被店主猗豐聽見。
關內侯事先擬好宗室除籍的奏表,隨即呈交嬴政,表示要將嬴虞逐出宗室并對付嫪毐,嬴政為避免關內侯卷入這場漩渦,當場予以回絕。因關內侯乃是秦宗族長,執管宗室,負責族譜血統,所以他為人正直頑固,根本不理解嬴政的想法及用意,非要堅持留在咸陽,直至嫪毐被廢。
旁人不敢得罪關內侯,只好請呂不韋出面游說。呂不韋親自前往宗廟,挽勸關內侯離開咸陽返回雍城,沒想到關內侯反而怒斥呂不韋忌憚J佞,就連嬴政也受J臣蠱惑,準備要將嬴政剔除宗室,不作贏姓子孫。呂不韋眼見關內侯這老頭如此執拗,立即搬出秦律威脅,結果關內侯直接拔出長劍,嚇得他不敢再言一二,帶著王綰跑回相府。
嫪毐圍獵遇刺,但因刺客不敵魏人破,以至于被另一名同伴暗殺滅口。鄭貨得知刺客失手,索性給他錢財,吩咐他先去城外躲避風頭。
由于現有刺客已死,主謀根本無從查起,嬴傒記恨關內侯,于是向嫪毐提議先去晉咸居調查。果然經過一番盤問,店主猗豐主動交代自己乃是呂不韋的眼線,但他并不知道刺客幕后主謀是何人,所以他在嬴虞的授意與逼迫下,謊稱此番刺殺乃是關內侯和渭陽君嬴傒所為。
當天夜里,猗豐焦急忙慌地去找呂不韋求救,助他離開咸陽城。鄭貨得知刺殺嫌疑轉嫁到關內侯身上,頓時松了口氣,而鄭義顧全大局,安慰猗豐情緒,叮囑他若想活命定要待在咸陽城內,不管嫪毐打聽任何事都要如實告知。
呂不韋提醒趙姬管好嫪毐,并且悉數列出嫪毐種種罪行,如果嫪毐與關內侯撕破臉,恐怕咸陽易主。趙姬通過呂不韋的情緒察覺到此事的嚴重性,也深諳呂不韋的手腕,索性同意不再追查刺殺之事。
事后,呂不韋將嬴虞叫來相府審問,嬴虞不肯承認誣陷關內侯和嬴傒,誰知徹底惹惱呂不韋,險些被他下令處死,多虧寺人石奉王命前來要人,故而保全性命。
嬴政悉聞贏虞的心思,三言兩語將他震懾住,贏虞宣誓聽從李斯的安排,可在離宮之后又起歹意。嬴傒覺察到關內侯有危險,連夜安排他坐車離開咸陽,嬴虞收到消息,立即鼓動嫪毐親信衛尉竭與自己一同前去捉拿關內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