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山之上觀戰的諸葛亮悲憤欲絕,吐血而倒。蜀軍營中,大病中的諸葛亮將身后大事托付給姜維、楊儀二人。孔明帳外,魏延不顧勸阻,執意進入。諸葛亮假意將三軍大權托付給他,魏延從命。諸葛亮急召馬岱入帳,命其除掉魏延。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壯志未酬,薨于五丈原。孔明靈前,魏延擅作主張奪過兵符,并令三軍繼續北伐,奪取中原。馬岱趁機將魏延斬殺于靈堂,三軍歸楊儀執掌。蜀軍依照諸葛亮遺命,依次南撤。司馬懿下令兵分三路追擊蜀軍。陳倉道口,魏軍中了埋伏,姜維將諸葛亮木像推出,司馬懿大驚失色,率兵敗逃,蜀軍從容退回漢中。曹睿下詔,命司馬懿將軍權交付夏侯霸,回京見駕。司馬懿不辭而別,三軍將士追趕而至,聲言誓死為其效忠。
許昌大殿,曹睿身體日益衰微。司馬懿覲見,曹睿任命其為太尉,徹底消其兵權。司馬府中,靜姝與司馬懿互訴衷腸。司馬懿決定與之成親,靜姝感動萬分。病中的曹睿召司馬懿進宮,假意將攝政大權交付于他,以測其用心。司馬懿推辭不受,并主動要求辭去所有官職,并將雍涼舊將削官去職以打消曹爽的猜疑。不久,曹睿薨,其子曹芳登基即位。司馬府中,靜姝難產而亡,情痛之余,司馬懿中風病發。曹爽大喜,決定次日陪同天子攜文武百官拜謁高平陵。此時,司馬懿一改往日病態,在府中調兵遣將封鎖洛陽各城門。司馬懿率兵直奔皇宮,命郭太后“降旨”緝拿曹爽奸黨,命司馬懿執掌軍政大權。自此,司馬家族主宰魏國朝政數十年,后司馬昭滅蜀,司馬炎廢魏帝建立晉朝,滅東吳。天下終歸司馬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