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們覺得在南枰集沒有敗,但這樣一路被黃維追著跑,他們心有不甘。陳賡開導大家,大家覺得陳賡說的很有道理,便沒再糾結此事。黃維已經慢慢進入陳賡布下的口袋陣,戰局是環環相扣的,如果黃維去和劉汝明等人抱團,以后再想吃掉他就難了。不久后,周恩來傳來好消息,黃維渡過了澮河,并且沒有任何起疑。另一邊,邱清泉、李彌的部隊被始終無法突圍。蔣介石下死令若不盡快脫困,便要他邱清泉的腦袋。
邱清泉和李彌提出尖錐戰術,實際上不過是將大部隊放在后方,對上面好交差的緩兵之計。劉峙看到后明白他這是想逃,還美其名曰尖錐戰術,劉峙感到可笑不已。黃百韜電告上級,如果友軍再不去支援,那他和他的兵團就要被打沒了。邱清泉離碾莊只有十公里,但遲遲還打不到碾莊,黃百韜十分生氣,他決意要誓死守在碾莊。國民黨軍丁大勝被迫扛起軍旗,結果子彈打過來了他就扛著軍旗跑走躲起來。
他后來給錢給連長,想賄賂他不要再讓自己扛軍旗,但連長收了錢還是堅持要他抗軍旗,丁大勝一臉的苦大仇深。毛澤東等人商討后,決定讓粟裕集中優勢兵力在最短時間內吃掉黃百韜兵團。粟裕部署,決意要在八時發起攻擊,徹底挑落黃百韜。當晚,黃百韜發現共軍的鐵鍬聲消失了,不一會兒出現煙花,黃百韜就知道共軍要對碾莊發起總攻了。他們打到了司令部,屬下勸說黃百韜離開,黃百韜還沒說話,劉鎮湘就堅決表示他自己不會離開。
邱清泉聽不到碾莊的炮火聲,認為碾莊和黃百韜已經完了,邱清泉決定不再推進碾莊。部下帶著黃百韜和幾個士兵倉皇出逃,途中遇到有一支喊著要活捉黃百韜的共產黨士兵,那幾個國民黨士兵竟然害怕地逃走,只剩下黃百韜和部下。部下勸說黃百韜投降,大不了做共軍的俘虜,但黃百韜如此地高傲,是不愿意投降的。碾莊被打下,黃百韜已死的消息傳到粟裕耳中,他終于放下心里的大石,心神一松暈了過去。與此同時,部隊里得知這個好消息,同樣是歡呼不已。
顧祝同將這個消息告訴蔣介石,蔣介石如喪考妣,他要求見黃百韜的遺體,但顧祝同說他們還在尋找黃百韜的遺體。國民黨為黃百韜舉行了喪禮,蔣介石在喪禮上勸誡各位將領,要不避斧鉞,盡忠報國,黃埔精神不死。事后白崇禧和李宗仁私下吐槽,跟著蔣介石的黃埔生只剩下了八個字,貪生怕死、升官發財。白崇禧笑了,覺得李宗仁的總結真的精辟。
知悉碾莊被打下來了,毛澤東非常高興,他說淮海戰役下一階段的碾盤也該轉起來了。蔣介石召開會議,有人提議和談,但也有人反對。蔣介石希望他們能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意思是問他們看看怎么打,而不是討論怎么和共產黨和談。臥底王翠山主動提出給兵團送去電臺,他偷偷在電臺里放了炸藥,然后將電臺送到黃維的兵團。另一個臥底鐮刀同志提前阻止了他。事后鐮刀告訴他,這么做的后果很嚴重,很有可能會讓很多潛伏的同志暴露。
黃維兵團被劉鄧大軍包圍,黃維直呼不可能,楊伯濤想趁著東南向還沒發現共軍,他們應該及時向那邊撤退。改變行軍方向需要匯報國防部,黃維并沒有這么做,而是暫時向雙堆集靠攏。陳賡知道黃維兵團要逃,下令要狠狠咬住他們。陳賡口袋里的照片掉了出來,上面是黃埔校友的合照,陳賡感慨,黃維、楊伯濤和熊綬春都曾是他的校友,但他們走上了不同的路,到現在只能兵戎相見,陳賡說自己不會對他們手下留情,要走什么道路是人民決定的。
6縱司令員王近山向陳毅匯報,6縱和陜南12旅正在鞏固陣地,陳毅指示他們繼續加快鞏固陣地,防止敵人反撲。3縱司令員陳錫聯也向陳毅匯報,他們已經堵死雙堆集西側,請上級指示。陳毅指示他們小心應對,不要麻痹大意。王近山和陳錫聯雙雙傳來喜報,看來黃維這12萬兵馬擠在雙堆集會非常窩囊了。陳毅提議讓毛主席寫一篇勸降稿,毛澤東收到電報,順其自然接下這個任務,同時向總前委下達任務,讓他們務必拿下12兵團。
蔣介石除了讓人去支援黃維兵團以外,還下令讓黃維固守待援,楊伯濤的意見是馬上進行突圍,但黃維并不同意。總前委繼續向中央軍委發去部署方案,周恩來說整個戰役大概需要三到五個月的時間,后勤補給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毛澤東認為這不是問題,他們打到哪里,支前就支到哪里,戰爭的偉力就存在于民眾當中,他們打的就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戰爭。焦裕祿和運糧小隊一路風塵仆仆,為前線的解放軍輸送補給物品。
敵軍的轟炸機來得猝不及防,他們用炸彈將糧食草料毀滅殆盡,還用機槍進行掃射,運糧小隊損失嚴重。千里迢迢送來糧食,他們都認為不能空手上前線,焦裕祿提出跟附近的老百姓借糧食,這里是剛解放的新區,也不知道鄉親們會不會給他們借糧。然而新解放區的老百姓沒見過解放軍,還以為他們和國民黨軍一樣會禍害村子,說什么也不肯給焦裕祿的運糧小隊借糧。焦裕祿趕緊勸說,保證之后會把糧食還給他們。
群眾楊貴發說道理勸說鄉親們借糧給解放軍,這里的老百姓說他們手里沒有余糧,紛紛作鳥獸散離開。焦裕祿又決定讓他們把一路上撿拾的牲口糞施到老鄉們的地里,聽完焦裕祿的理由,大家都覺得有道理,開始動手施肥、拾柴、備草料。后來村長看到了他們的誠意,主動給他們拿來食物。聽焦裕祿說起楊貴發老哥的三個兒子都送去當了解放軍,村長頗有感慨,他的兩個兒子也被抓去國民黨當壯丁了。
村長也老實告訴焦裕祿,他們手里的余糧不多,如果都給了他們,他們也要餓肚子了,畢竟與他們只有一面之緣,也沒見過真正的解放軍是什么樣子,所以他們有顧慮。見此,焦裕祿拿出自己的土地證,楊貴發等人也紛紛拿出他們的土地證。為了讓村長相信他們,他們都把自己珍貴的土地證押在村長手上。村長于是相信了他們,慷慨解囊借糧,還送了運送糧食的推車,他們也想等到擁有土地證的那天。
村民們目送運糧隊離開,眼中是滿滿的信任。不久后,陳毅親自執筆記錄下民眾支援前線的偉大行為。顧祝同將抗戰時期流傳的一首民謠讀給蔣介石聽,蔣介石感慨地說,就這么簡簡單單的幾句話,他不明白毛澤東是如何讓千千萬萬的農民心甘情愿地為他去賣命。顧祝同認為,毛澤東是農民出身,他很了解農民的疾苦。共產黨的人民在勒緊褲腰帶支援前線,而國民黨的軍隊卻在爭權奪利、派系林立。
顧祝同講的都是忠言,忠言逆耳,聽來像刀子一樣扎在他的心上,但蔣介石不得不承認顧祝同說的很有道理。巴大維認為蔣介石在編造一個個的謊言,他對國民黨政府已經失望,巴大維甚至斷言蔣介石下臺是遲早的事。運糧隊終于抵達前線,解放軍對他們熱烈歡迎。宋美齡決定再去一趟美國,爭取杜魯門的支持,蔣介石非常欣慰。楊貴發和解放軍提出想留在部隊給他們做飯,解放軍同意了。
運糧隊大部分人都參軍了,焦裕祿也在內,當晚他們進行擔架隊培訓,第二天就熟練上場。黃維組織楊伯濤、熊綬春等一眾高級將領開會,計劃從四個軍各挑一個精銳師,齊頭并進向西突圍,廖運周自告奮勇擔任開路先鋒,為大部隊的突圍鋪路。但黃維沒想到,廖運周的真實身份是中共地下黨員,他早就準備好了明天以打頭陣的借口率部起義。第二天,大霧彌漫,廖運周讓人發信號,但由于霧太濃,信號根本看不見。
敷衍黃維幾句后,廖運周讓人關掉一切通訊設備,繼續前進,終于與王近山順利會合。王近山隨即封鎖防線,修筑工事嚴陣以待。廖運周有小大之義,他終于回歸組織,眾人難掩興奮之情。人民解放是大勢所趨,會有越來越多人看到國民黨的真面目,也會有更多的國民黨士兵放下手中的槍,走到人民中間來。毛澤東還寫完了勸降稿,廣播部通過廣播向黃維軍團宣讀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