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師20團1營副教導員趙興元給大家發表講話,然后請趙緒珍給大家講話,趙緒珍又將這個講話的機會讓給房天靜來說。房天靜說起小時候的慘事,還有當兵后總是想當逃兵的消極心態,這些后來都因為王福民的犧牲而改變。他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共產黨戰士,一定要跟黨走。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和劉少奇等人正在討論目前東北民主聯軍的發展,他們已經實現了和國民黨軍差距的巨大反轉。
各地興起踴躍參軍的熱潮,毛澤東說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土地革命,之后軍事形勢勢必將發生重大變化。1947年2月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政治局會議,毛澤東正式在會上提出一個驚人的論斷,革命高潮將要到來。記者們就這個革命新高潮對毛澤東進行提問,毛澤東一一回答記者們的問題。毛澤東表示,不只是軍事即將發生變化,政治、民生等各個層面都將會有巨大的變化。
蔣管區的人民運動正在蓬勃發展,全國各大城市的反對內戰和團結自救運動的規模超出以往任何時期,反蔣的統一戰線已經形成,而且正在不斷擴大,我黨和中國人民完全有把握取得最后的勝利。南京,蔣介石看到毛澤東的《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后,認為毛澤東是自視甚高。隨后,蔣介石召開記者會,聲稱共產黨的反抗不會成功,國民黨統一全國指日可待。說完這些蔣介石就走了,不再回答記者們的任何問題。
1947年3月13日,蔣介石令胡宗南率大軍從南、西、北三面進攻陜北解放區,國民黨從全面進攻改變為向陜北、山東兩翼重點進攻。陜北的老百姓在紅軍的引領下有序撤退,毛澤東將習仲勛叫去,習仲勛說彭德懷計劃將胡宗南的部隊引走,然后引至伏擊圈。鄉親們得知毛澤東要離開,紛紛前來讓毛主席不要離開。毛澤東安撫大家,大家立刻想明白了,他們要在延安等著毛主席和解放軍歸來。
1947年3月,在前有阻截后有追兵的情況下,黨中央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轉戰陜北,同時陸續將部分中央機關撤離陜北,朱德和劉少奇則前往華北尋找中央工委新的落腳點。毛澤東、周恩來和任弼時等中央領導人,從革命的全局出發,從整個的戰略考慮,堅持留在陜北,有效牽制了胡宗南的二十萬大軍,對各解放區軍民和全國人民是一個極大的鼓舞。胡宗南占據延安后,看到了毛澤東留下的一張紙條。
蔣介石開酒會慶祝胡宗南的大軍收復延安,他認為共產黨的失敗是注定的。此時,胡宗南的部隊咬著中央不放,習仲勛和彭德懷想到一塊去了,他們決定打落單的135師,來一場速戰速決的殲滅戰。一個多月后,西北野戰軍團連續獲得三次勝利,繳獲了胡宗南不少的武器炮火。周恩來為此發表講話,極大了鼓舞了軍區戰士和民眾的信心。蔣介石得知胡宗南在延安屢戰屢敗,他打定主意要去延安,胡宗南勸他三思,但蔣介石已經下定決心。
毛澤東不愿意過河,他想往西邊走,朱德極力反對,這樣做很危險,兩人爭執還沒出結果,胡喬木就跑進來說劉堪的部隊距離他們只有十幾里了。1947年5月,陳毅和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在山東蒙陰孟良崮一帶全殲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74師,基本粉碎國民黨軍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1947年6月30日,劉伯承和鄧小平指揮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發起西南戰役,一舉突破國民黨軍黃河防線,揭開了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的序幕。
司徒雷登大使認為國民黨軍渡黃河絕非好兆頭,然而蔣介石不予理會,認為司徒雷登是瞎指揮。蔣介石準備發布戡亂總動員令,為此眾人商討細則。習仲勛前去與毛澤東見面,毛澤東想把陜甘寧邊區的土改工作交給他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