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5月5日,國民黨還都南京,街面上好似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街上還有不少的民眾歡迎他們,可張治中告訴陳訓恩,南京政府連夜組織市民,粉刷街面的店鋪,可街市后面的衰敗,看不見不代表它不存在。而這些歡迎的群眾,都是專門挑選出來站腳助威的,根本代表不了全體國民,現在的國民已經被民生之凋敝所累,再不進行改革,是要出大事的。聞言,陳訓恩無話可說,他不得不承認張治中說的有道理。
宋美齡親自監(jiān)督蔣介石辦公室的裝潢和修整,她撤下了岡村送給蔣介石的鐘,轉而放上了一束花,蔣介石很滿意。與此同時,毛澤東和朱德也知道蔣介石回到了南京,他們笑著說,現在的蔣介石估計在盤算著該如何消滅共產黨。顧祝同提交增加東北預算的草案,國民黨就此開會討論。白崇禧認為各地籌錢去支援東北戰(zhàn)局的做法不可取,這是拆東墻補西墻,一點用都沒有。蔣介石一聽,雖沒說什么,但臉色并不好看。
陳誠故意指出之前徐啟明兵團接收南京拿了不少錢,而徐啟明和白崇禧的關系又是師徒關系,意在指白崇禧往他自己的口袋里裝了不少的錢,白崇禧一聽這話自然是生氣的,立刻出言反駁。蔣經國也認為這仗不能再打了,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他們沒錢了。他們應該把錢花在整頓經濟上,這樣才能有錢補充在軍費上。周恩來一直等著馬歇爾將軍和張治中,但等來的卻是陳訓恩,他說周恩來在這兒也談不出什么結果來。
國民黨政府宣布還都南京,國共談判的中心也從重慶移到南京,周恩來率中共代表團力爭實現和平,挽救和平,但蔣介石發(fā)動內戰(zhàn)的決心已定,談判遲遲無法取得進展。周恩來等了張治中一天,月上枝頭后,周恩來才等到了張治中。他極力說服張治中,而后者表示自己是奉命行事,他可以幫周恩來將話轉達給馬歇爾,但恕他直言,這番話應該起不到什么作用。周恩來再三勸說,他的堅持讓張治中感動。
蔣介石拿著《東北停戰(zhàn)協議》去質問馬歇爾為什么要在上面簽字,馬歇爾口口聲聲說這是為了中美兩國的利益考慮,但蔣介石卻認為他是在乎他自己個人的榮譽。談話最終不歡而散,蔣介石和宋美齡說,關于軍費的問題,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動用國家儲備金。毛澤東和劉少奇商討,務必要通知各軍隊枕戈待旦、未雨綢繆,做好迎接一切困難的準備。隨后,他們去看李大伯的菜園,與老百姓相談甚歡。
馬歇爾拿來法案,周恩來和張治中都很意外,一聽是蔣介石把錢花在打點眾議院這件事上,他們都非常氣憤。陳誠統(tǒng)計了兩黨的對比數據,無論是從軍備人數,還是槍支器械方面,共產黨都遠遠差于國民黨,所以蔣介石下令務必要速戰(zhàn)速決。國民黨來勢洶洶,可毛澤東卻不怕,他們一致認為要突圍,發(fā)揮我黨打運動戰(zhàn)和游擊戰(zhàn)的優(yōu)勢,開辟新的根據地。1946年6月26日,以圍攻中原解放區(qū)為起點,國民黨悍然向解放區(qū)發(fā)動全部進攻。
七月上旬,國民黨約46萬人向山東、華中解放區(qū)發(fā)起進攻,但他們不敵共產黨,我黨的華中解放軍先后取得七次作戰(zhàn)的勝利。劉亞樓、陳云和羅政委故意在外面打靶,槍聲逼得林彪出來聽他們的工作匯報。此時,毛澤東認為杜聿明被迫停下來,趁著這個機會,他們要把工作重點放在鞏固和擴大根據地上,建立廣泛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