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脫大罵擴廓帖木兒和朵而只,量女人腳就如同兒戲,只會讓天下人恥笑。他決定堅守四面城門,只要馬秀英還在城內,重獎之下必定會有人舉報。果不其然,應寡婦家的鄰居大媽吳大腳是個多事之人,發現應寡婦接連兩天請郎中到家中,以為是應寡婦在偷男人。從窗外偷望進去,卻看到了財神爺馬秀英。就在吳大腳幻想著怎么過富裕生活時,德德瑪走了過來。吳大腳以為有人要救馬秀英,當即對著街上大聲呼喊。德德瑪怕引來元軍,當機立斷宰了這禍患。
但聲音還是引來了巡城兵丁,兵丁一見是高敏郡主立刻上前施禮。德德瑪發現這吳大腳的腳掌也不小,靈機一動就將吳大腳說成是馬大腳。兵丁不認識馬秀英,郡主這么說,自然不會有錯。德德瑪把“功勞”讓給幾名兵丁,只要把這“馬大腳”的雙腿鋸下送到府里即可,尸體連夜送出城外埋葬。兵丁聽到有獎金可拿,個個賣力做事,全按郡主的吩咐照辦。
秀英在屋內目睹了全過程,她也不清楚這個蒙古郡主為什么要這么做。德德瑪經過房門時,秀英只有輕聲道謝。德德瑪進到房間內,秀英一看就認出是客棧鄰桌的小哥。當時雖未說話,但德德瑪一直向她張望,所以秀英印象比較深。秀英知道自己如若落入脫脫手里,元璋必然會被迫接受招安。德德瑪當然是希望元璋能歸順朝廷,平息戰事。可她不懂漢人想的是恢復漢室正統復興大宋,沒人會愿意屈服在異族統治之下。德德瑪見勸不動秀英,也只能作罷。臨走時,她向秀英要了戰袍戰靴和寶劍,也好偷梁換柱李代桃僵。
第二天一大早,兵丁就將那對大腳放在匣子里,送到了郡主府。再加上戰靴戰袍寶劍,任誰都會相信這雙大腳非秀英莫屬。幾個兵丁喜滋滋的拎著匣子去討賞銀,哪知脫脫看到這對大腳勃然大怒。一個活的馬秀英能抵十萬大軍,可這死人腿什么都不值。結果賞銀沒要到,幾個兵丁白白吃了幾十軍棍。同時脫脫對外宣告馬秀英已逃離淮安,全城解除戒嚴。
元璋率大軍回到濠州。郭子興聽到秀英陷落在淮安,也是兩腿一軟跌坐在椅子上。郭天敘更是惱怒,恨不得一劍砍下元璋的腦袋。一旁的徐達湯和站出來為元璋抱不平,援兵遲遲不來,糧草又短缺,就是神仙也保不住淮安城。淮安一戰失利,孫德崖難辭其咎。
此時在高郵,張士誠將玉婷接到了府衙后院,不再與泰州大宅中的母夜叉有任何關系,從此過上清靜的幸福生活。可張士誠想得再好,卻架不住有內鬼搗亂。張士信偷偷將消息送到了泰州,他這么做,無非就是為了張家的臉面,堂堂張家老大怎么能娶一個休妻。
在玉婷的大喜之日,張劉氏帶著兩個兒子和眾丫鬟就殺到了高郵。玉婷正在房中穿戴新衣,一身鳳冠霞帔甚是華麗。尤其是那九十九顆南海珍珠,張士誠是花了大價錢購來,只為能天長地久。這時張劉氏沖進了后院,扯下喜幔不說,還在屋梁上懸了三條白綾。如果張士誠今天不給個說法,她和兒子就當場吊死在這。玉婷聽到丫鬟的稟報,怒火中燒。在泰州就受這老虐婆的氣,現在到了高郵她還要來找事,玉婷拔出寶劍就要與她理論。
玉婷拎著寶劍走出房間。張劉氏也只是虛張聲勢,真要上吊,她又不敢了。輸人但不能輸陣勢,張劉氏不敢上吊,嘴上卻不饒人。玉婷聽到她嘴里不清不楚,上前一把將她擒住,疼得張劉氏哇哇大叫。
前院正在招呼客人的張士誠聽到家人稟報,急忙趕到后院。張劉氏一見自己男人來了,又使出慣用的撒潑尋死。但她忘了一件事,這里是高郵,張士誠在這里不用擔心親戚來施壓。沒了這層顧忌,張士誠就變得理直氣壯,說話聲音都響得多。他今天是鐵了心要休妻。可筆還沒落下,前方就傳來消息,前往興化縣的先鋒部隊遭到元軍突襲,傷亡慘重。張士誠情急之下,也顧不上其他事,馬上去了議事廳。屋外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張劉氏,聽到自家男人沒寫休書,拜堂也沒戲了,得意洋洋的進屋羞辱玉婷。
張士誠在議事廳做好軍事安排。張士信留守高郵,張士誠和弟弟張士德率大軍前往興化。在出發前,張士誠還要解決家里的事。他剛到玉婷房門前,就聽到里面張劉氏在大喊大叫。此前玉婷跪在張劉氏面前,懇求她成全。可張劉氏就是混人一個,死活不同意張士誠再娶。玉婷見軟的不行,就拔出劍抵在她的脖子上。張劉氏軟硬不吃,劍在脖子上還大喊著寧死不屈。張士誠聞言心中又是一軟,這會想到了一日夫妻百日恩,進屋就打落了玉婷的劍。直到此時,玉婷才明白張士誠并不是自己要等的男子漢,他更在乎名聲和別人的口實。想到這,玉婷豁然開朗,頭也不回的離開了張士誠的府衙。
濠州城里,元璋從小昭處得知秀英已有身孕,心里更是著急,又加派人馬出去尋找秀英。而淮安城里,一身元人打扮的秀英在德德瑪的護送下離城,返回濠州。臨走前,秀英用自己的金釵換了應寡婦的木釵,算是認作姐妹。還認了應寡婦的兩個孩子為干兒子和干女兒,也算是對失去孩子的補償。
兩人又到了初次相遇的客棧,就在安排住店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竟然是常遇春。常遇春從元軍大營逃了出來,逃了幾天才到這里。正好常遇春要去投靠朱元璋,他看到秀英那雙大腳,確認眼前的人正是朱將軍的夫人,立刻跪地求秀英收留。
就在元璋為秀英的安危茶飯不思時,玉婷到了郭府門前。天下之大,她能想到的卻只有這里。當看到父親時,玉婷覺得這里才是真正的家。也許父親說的沒有錯,她就是命里注定屬于朱元璋。但之前鬧得太厲害,玉婷擔心秀英日后會嘲笑她。一提到秀英,郭山甫就說出了目前的情況。現在秀英生死未卜,正是玉婷安慰元璋的大好時候。
就在此時,擴廓帖木兒將那雙大腳送到了元璋的大營。元璋起初不愿相信,擴廓帖木兒送來的書信上寫得言詞鑿鑿,又讓人不由得不信。
擴廓帖木兒的信中稱,打掃戰場時發現朱夫人被炮火轟爛的遺體,因此將一雙大腳奉還,以示垂憐之意。信中還勸元璋歸順大元,不僅加官晉爵,還會將高敏郡主德德瑪下嫁于他。當元璋看到匣內的戰袍寶劍,哪還能不信,只覺得痛不欲生。此時他再想起秀英曾提議在城外作戰,可是他卻決意進城,以至秀英陷落城中。元璋心中后悔莫及。郭子興得知噩耗后,也是悲痛萬分,下令全軍縞素。
郭府之內掛上了素幔,擺下了秀英的靈堂。元璋無心戰事,癡癡的抱著秀英的戰靴,想著以往和秀英的日子。玉婷在一旁也不知該如何安慰,她看到元璋對秀英的真情,再對比張士誠在家里的窩囊樣,這才明白什么才是重情重義的真男人。元璋是越想越難過,把頭靠在玉婷的肩膀上哭了起來。這下可把小昭氣個半死,夫人剛走,玉婷就來勾引老爺,這算什么事。玉婷還是有廉恥之心的。郭山甫這兩天一直攛掇玉婷去元璋房間伺候,起初玉婷覺得對不住秀英,可經不住父親再三說道,也開始動起心思來。于是玉婷收斂了往日的脾氣,對元璋極盡溫柔,把頹廢的元璋從泥潭里又拉了出來,重新振作。
高郵那邊,張士誠雖拿下了興化,可沒了玉婷,他整日以淚洗面借酒澆愁。而濠州這邊,還在為秀英辦喪事,郭山甫就急著要把女兒再嫁給元璋。郭子興卻覺得此刻再提婚事,恐怕不妥,就留玉婷仍住之前的閨房,其他事從長計議。孫德崖得到消息后,害怕郭子興和朱元璋會在悲憤之下找他來算賬,忙叫上其他幾名元帥攜夫人一起去郭府哀悼。
靈堂之上,元璋見這幾個元帥和夫人假惺惺的模樣,恨得牙癢癢。如不是徐達按著他,差點就沖上去痛打他們一頓。等來賓都行禮之后,蓋棺入葬,秀英的衣冠冢就設在郭家的祖墳地。元璋等人在秀英的墳頭前灑著紙錢,邊上小道卻來了一車兩馬,正是秀英、德德瑪和常遇春。
車里的秀英遠遠看到郭家墓地有喪事,便上前查看。秀英和德德瑪、常遇春趴在草叢里,發現居然是元璋在為夫人辦喪事。能看到元璋為自己這么傷心,在墳前說出那么多真情真義的話,秀英心里別提多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