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吉向司馬懿提出想要成家,當司馬懿表示愿意保媒時,侯吉扭扭捏捏透漏出自己的意中人是小沅。原來當年在鄴城時,侯吉奉司馬懿之命負責暗中監視小沅,誰知日久生情,侯吉居然對小沅動了真情,只是他把這份感情深埋在心底。
司馬懿替侯吉去試探小沅的口風,問她是否有成家的打算。不料小沅誤會司馬懿的意思,以為是她看上了自己,變羞答答的表示自己不愿做妾,司馬懿必須明媒正娶才行。司馬懿哭笑不得,急忙解釋是專門為侯吉提親。小沅大為尷尬,以想要考慮為由,慌忙離開。
當晚,侯吉柴火堆后面發現了大片血跡,他心中狐疑,順著血跡一路尋找。最終在廚房發現了渾身是血的小沅。侯吉抱著小沅大聲呼喚,奄奄一息的小沅強勉強透露出殺她的人是司馬昭,并表示愿意嫁給侯吉,隨后氣絕。
小沅的死,讓侯吉悲痛不已。于是把將小沅之死告訴了司馬懿,司馬懿大發雷霆,口口聲聲說要殺掉司馬昭。隨后,司馬懿和司馬昭在走廊相遇,父子二人相顧無言。司馬懿經過司馬師的房門口時,看到司馬師對著夏侯徽的畫像呆呆出神,他心中更加堵得慌。
次日,司馬懿設下鴻門宴,召司馬昭陪自己吃飯。司馬昭忐忑不安,處處小心翼翼。席上,司馬懿談起當年為了他,妻子張春華差點難產而死,因此自己對司馬昭關懷備至。司馬昭知道殺小沅的事情敗露,司馬懿這時準備興師問罪,連忙解釋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司馬家,自己對司馬家一片赤膽忠心。俗話說,知子莫若父,司馬懿早已看透了司馬昭的野心,當即發出暗號,房間的門立刻關上。司馬昭驚駭不已,沒想到一向寵愛自己的父親竟然對自己起了殺心。
司馬懿當面質問司馬昭,夏侯徽是否是被他殺的。司馬昭就是害怕擔心小沅知情,所以才殺人滅口,此時看到紙已經包不住火,急忙替自己辯解,稱完全是為了司馬家著想,沒有一絲一毫的死心。
片刻的沉默后,司馬懿最終抬起手摔碗為號,命令門外的侍衛沖進來誅殺司馬昭。誰知只有司馬師一個人走進屋來,原來司馬昭不忍心看到司馬昭被誅殺,所以將門外的侍衛趕走。見事已至此,司馬昭馬上撲上去抱著司馬師懺悔,承認夏侯徽是被自己所殺。司馬師握著手中的劍,陷入了空前的矛盾和痛苦之中,一面是鐘愛的弟弟,一面又是殺害妻子的兇手,讓他心中糾結不已。
看到哥哥猶豫不決,司馬昭突然貼近司馬師,悄悄告知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父親暗中指使。司馬師難以置信的看著司馬懿。看到局面僵持,工于心計的司馬昭干脆拔出司馬師手中的劍,遞向司馬師,讓他殺了自己為夏侯徽報仇。司馬師心中躊躇,最終還是下不了手。司馬師收起寶劍,司馬昭帶著冷漠的笑容看了一眼司馬懿,就又哭又笑的離開房間。
司馬懿步履蹣跚的走上朝堂,曹芳親自攙扶司馬懿坐在身邊。司馬懿知道自己大限將至,于是囑托曹芳,一是日后讓司馬師繼續輔佐曹芳,二是為了報答曹丕的知遇之恩,希望他死后葬在首陽山的曹丕陵寢之側,不起丘冢,一切從簡。得到曹芳允諾后,他再次拖著年邁的身體離開朝堂。
司馬府中,因為小沅之死,侯吉恨屋及烏,也恨上了司馬懿。為了氣氣司馬懿,侯吉故意燉了一鍋湯,端給司馬懿,告訴他自己殺了他養了一輩子的烏龜。司馬懿勃然大怒,拔劍追砍侯吉,指責侯吉沒有仁慈之心。侯吉也反唇相譏,指責司馬懿濫殺無辜。結果年邁的司馬懿和侯吉扭打成一團。正鬧得不可開交,烏龜從桌子底下爬了出來,司馬懿轉怒為喜,像小孩子一樣抱著烏龜興奮不已。
侯吉對于小沅一往情深,雖然小沅已成為亡人,但侯吉還是決定要和小沅結成陰親,要求司馬懿為他舉辦婚禮。侯吉簡單的操辦了婚禮,婚禮現場沒有邀請任何人。司馬懿帶來張春華的牌位,侯吉把張春華奉為高堂,朝她的牌位連連跪拜。而司馬懿在一旁充當證婚人。完婚之后,侯吉支走了司馬懿,他獨自抱著小沅的牌位,瘋癲一樣,邊哭邊笑。他沒有想到一輩子對司馬家忠心耿耿,可是自己心愛的小沅卻被司馬家的人所殺。
臨終之際,司馬懿決定放生自己養了一輩子的烏龜。他命侯吉駕車,帶自己到城外洛水。誰知半路上馬車越來越慢,司馬懿感到疑惑,訓斥了侯吉,當他看時,這才發現趕車的侯吉居然不知什么時候靠著車門睡著了。司馬懿伸出手想叫醒侯吉,誰知侯吉身體經冰涼,原來已經悄無聲息的離世。司馬懿心頭傷感,他握著侯吉的手,心中感慨萬千,侯吉對司馬家忠心耿耿,操勞一生,自己權傾朝野,卻沒能給達成侯吉的心愿。想到這里,他就覺得非常愧疚自責。
司馬懿獨自駕車,在洛水河邊將烏龜放生。洛水河畔,他悵然的望著河水,回憶著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不由自主再次練起了五禽戲。司馬師和司馬昭兩人擔心司馬懿的安全,便隨后帶著侍衛尋找而至。兄弟倆遠遠看見司馬懿在河邊練習五禽戲,忽然看到司馬懿停止練習,盤坐在河邊,久久不見動靜。司馬師司馬昭預感到不妙,對視一眼,連忙跑去查看,這才發現司馬懿已經溘然離世,享年73歲。
至此司馬懿傳奇一生,終于落幕。年輕時候,司馬懿最討厭曹操那樣玩弄權術之人,然而形勢所迫,再加上他自己心中欲望膨脹,司馬懿終究也成了像曹操那樣的權臣,這恐怕是年輕時的司馬懿做夢也沒想到的,真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全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