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十里錚錚聲響,通路漸為尸身堵塞,馬車難行。殺手數量龐然,已成鋒芒逐向馬車聚攏,官兵們搏命抵抗護送緹蘭公主及其侍女逃離。千鈞一發之際,方海市縱馬而來,直接將公主拽上馬背,但她女子身份卻被對方發現。
盡管眾人轉危為安,方海市依舊思緒不寧,只因她怕有人會拿此事做文章,專門針對霽風館。其實方卓英心如明鏡,但是顧及到師父先前的叮囑,并未向方海市透露實情。哨子突然到訪,謊稱已知方海市救下緹蘭公主,現有重要任務交由她去執行,需得立刻動身。
方海市信以為真,當即跟隨哨子離開營帳,期間打聽才知是要處理館中叛逆。殊不知,遠在都城的帝旭正為公主之事而大發雷霆,欲要追責,方鑒明為保海市周全,不得已才讓哨子將她帶走。
大軍護送殿下與公主抵達天啟那日,蘇鳴早已在城門恭候多時,特奉帝旭口諭,安頓緹蘭先到館驛休息,季昶隨他一同進宮面圣。朝堂之上,百官相迎,年輕的季昶在眾人注視下,一步步踏向正殿,因為身后那兩名隨從,他生怕哪一步踏得不實。
季昶受封昶王后,帝旭屏退了外臣,再也難掩喜色,同時不乏愧疚之情。季昶拿出那枚視若珍寶的鷹隼蛋,早年聽聞親自孵化且馴養鷹隼,可使鷹隼視飼主如母,通人心意,所以他要孵處世上最好的鷹隼送給帝旭。
而今兄弟團聚,帝旭格外珍惜,鄭重立下承諾,會保季昶拿到應得的那份。緹蘭公主的侍女出去打聽消息,得知湯乾自近些年護昶王有功,已被帝旭擢升為黃泉主將,不日后開拔趕赴黃泉關。
反觀偏殿之內,方鑒明與方卓英二人視死如歸般,等待著帝王的降怒。帝旭追問方海市下落,方鑒明解釋她在居北鎮私下行事,恐受追究已經逃走,霽風館需要些時日,方可將其捉拿歸案。
帝旭深知方鑒明有意包庇,于是下令讓他親眼目睹方卓英受刑,以示懲戒。方鑒明愛徒心切,不愿獨善其身,最終兩人一同受罰,各自杖脊一百。碗口粗的棍棒重重打在身上,很快便令方卓英昏死過去,就連醫官也都不忍直視,若再繼續恐怕難以救治。方鑒明向帝旭請旨,剩余杖刑由他代為受罰,帝旭不想鬧出人命,欣然應允。
考慮到緹蘭公主尚居館驛多有不便,再加上朝臣紛紛諫言,帝旭冊封其為淑容妃,一切從簡。緹蘭聞訊心生惱怒,大徵新帝如此之舉,分明是在藐視他們注輦。湯乾自叮囑緹蘭務必要沉住氣,如今她肩負注輦王室的重托,唯有效仿紫簪得到帝旭的心,才能避免其余諸國進犯。
方海市識破哨子的計謀,料到事態有變,因此拒絕逃走避禍,而是匆忙趕回霽風館,恰巧看到方鑒明從門外進來,身后幾人抬著早已昏死的方卓英。正因方海市天性頑劣且屢教不改,視師命為無物,所以方鑒明決意將她趕出師門。
因為這番訓斥,方海市既慌亂又自責,哭求方鑒明讓她今夜留下照顧師兄,待明日再決定是否離開。方鑒明沒有回應,撐著虛弱的身子回房上藥。哨子向方鑒明如實匯報原委,而方鑒明知道這兩個徒弟從小長大,感情深厚,也就任由海市去照顧方卓英。
帝旭大婚之夜,卻是抱著紫簪的牌位傷心欲絕,直到公公過來通傳,表示淑容妃已在殿外站了半宿,這才宣其覲見。從始至終,緹蘭都是以外物遮掩容貌身子,等到了御前,才肯揭去十八重皂紗,露出那張如同紫簪再生的臉,而她脖頸間同樣掛著注輦王室的龍尾神墜子。
一時之間,帝旭似乎難以分辨眼前之人究竟是誰,可又轉瞬反應過來,當場勃然大怒,恨不得將緹蘭掐死,叱罵對方只是贗品,下令她不許離開愈安宮半步。很快,帝旭派人往霽風館送去淑容妃的繪像,要求方鑒明跪領。
即便方鑒明傷勢嚴重,幾乎無法起身,可他依然咬牙堅持前去領旨,結果看到畫卷中的容貌,頓時大驚失色,眾人全都噤聲。當晚大雨滂沱,一遍遍沖刷著方鑒明內心的悔恨,若非他當年提早發兵合圍,或許不會落得如今局面,更不會連累身懷六甲的皇后紫簪慘死敵手。方海市不理解師父為何一反常態地跪下,但她甘愿陪在身邊,直到天亮放晴,方鑒明逐漸失去意識。
方海市全程守在床旁照顧師父,在這期間換了幾次布巾,反反復復,不知倒了多少盆血水,勉強止住傷勢??粗借b明臉色白得駭人,方海市為此心疼不已,暗自發誓要在臨走之前殺了帝旭,否則師父還會繼續受其迫害。
眾朝臣向帝旭上奏各城郡布防,但是他卻視若罔聞,不斷回想著昨晚發生的事情。此時緹蘭為拿回掛墜,親自端著蓮花糕來到殿外,豈料帝旭睹物思人,一怒之下打翻糕點,叱罵她罔顧圣意。
正因帝旭情緒失控,于是再次狠掐緹蘭的脖子,侍女們見狀紛紛跪地求情,這才讓他逐漸恢復理智,當即甩手離去。待方鑒明醒來后,得知方海市獨自離開霽風館,根據以往接觸所了解,認定她是進宮刺殺帝旭。
由于方海市帶著霽風館的令牌,所以進出皇宮暢通無阻,可當方鑒明急忙趕往大殿時,意外見到帝旭獨自一人,絲毫未有方海市的蹤影。殊不知,方海市在花園巧遇緹蘭,二人已在別苑敘舊閑談。
通過侍女講述,方海市了解到緹蘭的遭遇,為她忿忿不平,盡管早知帝旭暴虐無道,卻沒想到會對自己的女人下狠手,可恨他應當在儀王之亂中死掉。因為這話太過大逆不道,宮中耳目眾多,緹蘭提醒方海市謹慎為妙。
敘舊結束后,方海市準備告辭,帝旭突然派人前來傳旨,宣召緹蘭即刻面圣。正殿之上,帝旭看向迎面走來的緹蘭,似笑非笑,而他身邊則是站著方鑒明,微微垂下目光,無法直視那張極其熟稔的臉孔。
帝旭故意表態要將緹蘭賞賜給方鑒明,但話音剛落,在場二人立馬跪下。緹蘭泫然欲泣,未曾想過帝旭竟會這般荒誕,至于方鑒明則認為緹蘭貴為公主,不可高攀,況且他已有血誓在先,此生絕不娶妻。
方海市躲在殿外偷聽,當她聽到師父的這番話,瞬間亂了方寸,不慎弄出動靜。帝旭讓躲在暗處之人現身,方海市別無他法,飛身上前欲要行刺,幸好方鑒明及時將她攔截,并且壓著她跪下給帝旭行禮。
侍女看清刺客模樣,下意識喊了方海市,間接暴露她與緹蘭是舊相識。事實上,帝旭早已對方海市有所耳聞,于是改了主意要將緹蘭許配給他,也算是成全一段姻緣。方海市怒罵帝旭未得實證善意揣測他人,既為緹蘭抱不平,更要為師父和師兄報仇。
眼見方海市像是炸了毛的獅子,義正嚴詞地指責他的種種惡行,換作旁人早已起了殺心,可偏偏是帝旭不同于常人,不僅沒有生氣,甚至讓方鑒明松開方海市,看看他有多大能耐殺了自己。
因為帝旭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所以人們都會有所避忌,也因為他是兇殘暴戾的皇帝,從內宮到朝堂,無一人敢與他視線相接。即便如此,帝旭依然能夠看到彌漫在宮廷之中的恐懼,以及腹誹的云翳,為此深感厭惡,反而想要尋求一死。
可惜方海市根本不是方鑒明的對手,短短幾個回合已見真章。緹蘭自知帝旭對她不喜,同時無法忍受方才的屈辱,于是決定取下簪子自盡,帝旭及時出手制止,大罵她惺惺作態,找個理由讓她離開大殿。
帝旭沒有追究今日刺殺之事,并且給他師徒二人賞賜,臨走之前提醒方海市應該再多學幾年,若想殺他只有先打敗方鑒明。在此期間,方鑒明始終隱忍不發,直至出了皇宮才痛斥方海市生性執拗,正是看出她對帝旭沒有臣服之心,才一直反對她入宮辦差。
如今方鑒明大為失望,狠心要將方海市趕走,揚言帝旭是他摯友,勝過任何人乃至生命,此生已發誓永遠忠誠。然而方海市也曾發誓要對師父盡忠,所以即便長劍刺入血肉,也不愿離開他。
方鑒明終究下不去手,轉身揚長而去,任由方海市在雨中長跪。穆德慶奉旨前來霽風館,要讓方海市以武舉人的身份參加今年科舉。正因如此,方鑒明撐傘去見方海市,責令她執行一起任務,只有完成任務才能留下。
鞠典衣欣慰柘榴對刺繡頗有天賦,所以想讓她為新任射聲校尉縫制官袍。雖然方卓英前些日挨了杖刑,可他并未貶職,因此這項重任交由柘榴來完成。霽風館內,方卓英休養數日已行動自如,傷勢好了近半。方鑒明沒有同意方卓英辦差,叮囑他先養傷。
方海市奉命前往指定地點刺殺一人,豈料對方竟是趙叔。當初趙叔打算向霽風館請辭歸隱,是為養老而準備,可如今上了刺殺名單,實在是令她頗感意外。趙叔自稱勾結尼華羅的細作,導致計劃出了意外,所以他甘愿赴死,甚至為了不讓方海市為難,當即自行了斷。
盡管任務已經完成,方海市依舊難過不已,且不論她從小受趙叔照顧,光是趙叔“勾結外敵”這一條都無法說通,為此去找師父解惑。方鑒明提醒方海市倘若時至今日還要問個究竟,那就沒有留在霽風館的必要,所有從霽風館走出來的人,只有效忠帝旭,沒有心慈手軟。
趙叔的死對方海市影響太深,以致于難以分清何分對錯,何為因果,就好比阿爹為尋鮫珠傷,最終喪生于鯊口,倘若沒有帝旭苛責珠稅為因,又怎會造成今日之果。所以在方海市看來,縱然人間翻覆了千萬遍,餓殍塞道或是盛世華年,只要帝王一聲令下,眾人皆可淪為螻蟻。
方卓英理解海市難以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可他還是希望對方能夠明白,哪怕身處霽風館一日,都要聽差辦事,無分對錯。正是看到方海市如此難過,方卓英心生不忍,決定幫她去找師父討個答案。
盡管方海市從小生長于此,可她從未親手殺人,更別提是陪伴多年的伴當。方卓英認為師父若要責罰錘煉方海市,大可委派其他任務,何必非要殺趙叔,這讓一直仰慕師父的方海市開始自我懷疑,對她也同樣太過殘忍。
然而方鑒明早已表明態度,從十年前那晚初遇海市,便給了對方兩條選擇,要么做個只求安逸的閨房女子,要么是拋棄安逸擁有權力的男子。如今方海市兌現她的選擇,這也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
次日一早,方海市收拾東西離開霽風館,準備前往瀚州巡店歷練,盡管她沒有與師父當面辭行,卻是朝著方鑒明的房間磕頭拜別,并且留下書信一封。哨子認為方海市出去歷練并無不妥,只是瀚州位處苦寒之地,再加上他辦差時間較短,唯恐途中遇到麻煩。
正如哨子所料,方海市途經客棧歇息,竟遭埋伏。老板娘與伙計趁夜偷襲,縱然方海市已有所察覺,還是沒能料到對方藏有后手,只因客棧掌柜誣陷她和強盜勾結,而奉命抓捕的官兵則是來路不明。
就在方海市準備出去迎戰,怎料師父竟突然現身將她救走,并且呵斥對方行事陰暗,若是再有下次定會以其之道還至其身。待回霽風館后,方海市猜到昨夜客棧那伙官兵實則是北府兵,而當今能夠私自調遣北府兵,說明此人身份絕不簡單。
方鑒明打消海市的猜忌,表示他與那人曾是舊時,只不過是有些私怨罷了,無需過于憂慮。反倒方海市身手欠佳,巡查鋪子也不急于一時,以后有的是機會,便讓她繼續留在霽風館,不可再動刺殺帝旭之心。
柘榴與繡娘在河邊清洗皂紗,忽然一陣疾風吹過,愣是將皂紗刮飛,無影無蹤。恰巧方卓英無意間拾到皂紗,同樣是滿頭霧水,結果看到柘榴在附近焦急尋找,立馬認出她便是上元燈節令自己一見鐘情的女子。
苦尋無果后,柘榴和繡娘失落而歸,怎知那方皂紗已整齊疊好,擺在石桌上,令她很是驚訝。柘榴以為是風神聽到自己的禱告,便親手制作柘榴花餅用來供奉。殊不知,她的一舉一動皆被方卓英看在眼里。從那之后,方卓英經常會去綾錦司的房頂偷看柘榴,品嘗著柘榴做的糕點,傾聽她的心事。
方海市通過哨子得知師父從未冤枉趙叔,盡管趙叔是受鵠庫細作要挾,不得已答應傳遞消息,可是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唯有嚴懲趙叔方能保住他唯一的侄兒。隨著誤會解開,方海市自知錯怪師父,于是親自端著燒鴨向他賠禮道歉。
此時方鑒明在亭內撫琴奏曲,這一幕美好畫面,令她不由想起過往點滴。其實方鑒明本身就是嘴硬心軟之人,表面看似冷若冰霜,實則早已原諒了方海市,甚至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著她的傷勢。方海市的刀傷影響使力,有時候很難拉滿弓,方鑒明手把手腳踏,結果這親密的距離,反倒讓方鑒明有些舉足無措,頗不自在地轉身離開。
早朝之時,眾臣紛紛向帝旭請奏,唯獨季昶無心于朝政,在大庭廣眾下打起盹來,失手摔碎鷹隼蛋,丑態盡出。帝旭見狀宣布退朝,私下里向方鑒明聊起海市,期待他是否像方卓英那般一舉奪魁。
沒過多久,參加科舉的消息傳到方海市耳中,當她得知是帝旭欽點,內心有些糾結,既想參加,又礙于身份不便。幸好方鑒明并未反對,而是讓她承諾絕不會刺殺帝旭??紤]到科舉事關重大,為能奪得好成績,方海市攔住著急進宮的方卓英,虛心向他請教如何增進武功,以及需要留意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