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旭意欲撮合方鑒明的姻緣,所以每次在霜平湖賞琴品茗之時,都有帝姬從旁作陪。帝姬對方鑒明的傾慕之情,落入帝旭眼中,也便如同天成佳偶。而今日之所以召帝姬入宮,實則想為她引見劉嬤嬤,亦是她幼時乳母。
看到劉嬤嬤出現(xiàn),帝姬不由愣住,旋即喜極而泣,與對方當場相認。方海市和師兄在不遠處觀望,意識到自己或許當真判斷出錯,導致之前各種多疑,現(xiàn)在看來,帝姬身份不虛,自然是皆大歡喜的好事兒。
通過這段時間,方海市終于理解師父為何喜怒不形于色,旁人難以捉摸,正是因為受到他的啟發(fā),才逐漸明白退一步方能看清局勢,應懂得冷靜處事。方卓英聽到海市的自我反省,同樣感到欣慰。
劉嬤嬤想要留在帝姬府做事,因此帝姬專門派人給她騰出房間,吩咐下人要對劉嬤嬤尊敬,不可忤逆。而在另一邊,李御醫(yī)為緹蘭復診,發(fā)現(xiàn)她身體受損嚴重,若無良方醫(yī)治,唯恐以后難再生育。帝旭未料會這般結果,心生愧疚,然而緹蘭毫無怨恨,反倒是主動安撫他的情緒。
季昶來看長姐,知她意屬方鑒明,主動提及段御史上奏罷黜清海公之事。如今天啟城傳聞肆虐,坊間皆認定朝中有佞臣坐守,禍及社稷江山,況且帝旭維護佞臣,實乃昏君。隨著朝堂呼聲越來越高,逼著帝旭自剪羽翼,正當他在殿內惱火之際,帝姬主動請旨賜婚,以此方法留住方鑒明。
自從方鑒明深陷輿論漩渦,文武百官都不愿接近霽風館,唯獨帝姬經(jīng)常來往走動。本來帝旭就為此事犯愁,不知該如何懲處方鑒明堵住悠悠眾口,幸好帝姬這一提議,讓他找到可下的臺階。盡管方鑒明一再拒絕,可是賜婚圣旨很快下達,令他不得不領旨受命。
帝姬避免身份暴露,一邊維持著她與劉嬤嬤之間的感情,一邊又服用藥物壓制紅疹。劉嬤嬤專門用牡丹制作糕點贈予帝姬,瞧著她吃得津津有味,心里喜悅大盛,殊不知她前腳剛走,帝姬立馬放下糕點,咳喘不止。
趁夜深人靜,侍衛(wèi)英年奉帝姬之命,悄然來到后院,將瓦罐中的藥材倒進土坑里掩埋。與此同時,方海市值崗返回昭明宮,看到師父獨自在亭中喝酒,于是過去倒了杯酒,表達祝福。聽著方海市的話,方鑒明恍然想起那晚她在會仙樓喝醉時的情形,誤以為方海市對自己淡了感情,轉而愛上周幼度。
次日值守時,方海市遇到季昶,怎料他竟將大婚交于自己籌辦。方海市難以推托,唯有應下,可內心卻是道不盡的酸楚,還得不動聲色地掩飾著情緒,又在帝姬的邀請下,親自為方鑒明挑選合適的婚袍。
方鑒明毫無興致參與婚事籌備,甚至是一反常態(tài)地閉關打坐,就連昭明宮也讓家仆打理,不再過問。方卓英知道海市喜歡師父,唯恐她會因此失落難過,而方海市看似還算淡然,表明置辦婚禮雖累,但至少累積經(jīng)驗,以后還能幫襯著方卓英的婚事。
當天晚上,柘榴在綾錦司趕制喜服,方卓英過去探望,不由陷入沉思,想他素來孑然一身的師父,就算位高權重,也都無法掌控自己的婚事,還要娶個不愛的女子。柘榴察覺到方卓英心事沉重,安慰他應順其自然,天下事皆有緣法,既已發(fā)生不必傷懷,改日也可帶方海市來綾錦司小酌幾杯,由她親自準備下酒好菜。
方海市來到如意坊選份稱心的禮物,可挑來挑去都不如意,直到周幼度從門外進來,才知這如意坊本就是他祖下產(chǎn)業(yè)。周幼度讓掌柜拿來他游歷各地所收藏的寶貝,方海市看到那對喜燭臺,忽然想到之前在黃泉關,曾送師父喜燭,當時不懂為何物,如今再看心情頗為復雜。
喜燭臺樣式簡單,卻出自河洛之手,屬于無價珍寶,周幼度看出方海市對這樁喜事未有半點開心,所以不愿將燭臺賣給她,只待她若尋得良緣大婚,定會割愛。周幼度從所有寶貝里,順手選了一柄如意,隨后帶著方海市走遍各個商鋪,不過半日功夫已幫她置辦齊全。趁著還有些許時間,周幼度和方海市在街邊閑逛,恰巧旁邊的江湖雜耍吸引了方海市的主意,而周幼度的目光則落在她身上,看得癡迷。
周幼度為海市選了款上等的玉扳指,并讓方卓英轉交給她。盡管方海市不愿收下如此貴重禮物,卻又不好立馬拒絕,索性便等著之后找機會歸還?;氐秸衙鲗m,方海市親手獻上賀禮,方鑒明為此心情復雜。
考慮大婚在即,方鑒明跟帝旭請旨將海市調回黃泉關,結果遭到拒絕。帝姬一度向方鑒明示好,奈何對方態(tài)度依舊疏離,對于這樁婚事顯得漠不關心。而事實上,方鑒明光想著如何游說海市離開天啟,索性以“師父”身份命令她收拾東西盡快啟程。
方鑒明對方海市語重心長,認為她如今已經(jīng)長大,該是考慮嫁人,若心里裝著哪家兒郎,可找個空隙銷去軍籍,換個身份做回女子。方海市聽到師父的這番話,覺得諷刺又難過,反問他明知自己的心意,為何還會如此。
當晚季昶向帝旭匯報大婚事宜,雖是用心操辦,可他優(yōu)柔寡斷的性格,實屬稍有欠缺。緹蘭深知帝旭還在處理公務,于是專門守在回去金城宮的路上,希望能讓他在這深寒之夜有人陪伴。
二人說話間,方海市匆忙而來,只為求帝旭允她如期返回黃泉關。正因方海市態(tài)度堅決,不愿辜負師恩,所以帝旭不好再過多干涉,只得答應。待其走后,帝旭暫且拋開方鑒明的真正用意,牽著緹蘭往寢宮而去。
臨別之際,方海市向周幼度辭行,并將扳指歸還于他,縱然對方心性良善,乃是一知音密友,可除此之外,再無其他關系。凝視著昭明宮內的霽風樹,方海市感慨萬千,曾與師兄見過霽風花落,更與周幼度賞過霽風花開,唯獨少了師父,像是上天有意敲打她,近些年的時光都給了霽風館,猶如霧里看花,活在一出戲法里。
次日窗半開著,方鑒明似是極早起來,僅止步于窗前望向對面房間。此刻方海市撫摸著師父的玉扳指,輕輕落吻便同書信留下,方鑒明悵然矚目,直至那身影撥馬向城外奔去,忽覺傷感。
帝旭派人為緹蘭備好錦服,與她一起送帝姬出嫁,算是給予了莫大榮寵,畢竟以往皆是由皇后身份,才能接受帝姬的行禮拜別。與此同時,方鑒明握著扳指,獨自站在城樓處,靜沉默端凝如同石像,漠然地俯瞰著遠處,一無所視,亦似乎一無所見,直至天明。
這年初秋逢寒之際,天啟城一場隆重婚事于宮中舉辦,方鑒明在帝旭及百官注目下,迎娶鄢陵帝姬。反觀帝姬府紅羅妝點,一派喜慶,仆人們如魚群忙碌,無暇留意潛入府中的奇裝男人們。
不過多時,帝旭來到正廳觀禮,當他喝下帝姬的敬酒,忽然毒發(fā)倒地,人事不省。只見帝姬露出得逞笑容,趁機將匕首抵住方鑒明的脖子,控訴這對君臣的種種惡行。轉瞬間,蘇鳴率領大批鵠庫人破門而入,重重包圍,揚言是為助公主除掉大徵禍害,其他大臣見形勢不妙,紛紛倒戈。
然而他們卻不知,方鑒明早有做準備,事先已安排方卓英等人在周圍設伏。本來方海市將要遠赴黃泉關,可在出城時發(fā)現(xiàn)許多鵠庫人,那些人的頭發(fā)和面容都掩回披巾之下,最易辨認,令她察覺到城中有異狀,為避免打草驚蛇,白天在隱秘處藏起來,等晚上潛入皇宮面見帝旭,這才知道師父的計劃。
蘇鳴見方海市喬裝內侍現(xiàn)身,很是震驚,就連毒發(fā)身亡的帝旭,竟也毫發(fā)無損,方才不過是演戲給帝姬,只為引出蘇鳴。由于北府軍都是帝旭的親信,根本不存在叛逆之謀,反倒是順理成章剿殺鵠庫勇士,一舉拿下亂臣賊子。待帝旭下令,方鑒明遵令清掃叛臣。而英年眼見計劃失敗,當即啟動機關,無數(shù)支毒箭從四面八方射出,方鑒明危機時刻掩護海市,季昶更是為保護帝旭而受傷。
英年掩護偽帝姬離開,毅然赴死在北府軍槍下,可惜他所做的犧牲皆是無用,帝姬脫逃未遂,遭到兩面堵截。方海市不想傷害對方,希望她能束手就擒,隨自己回宮認罪,偽帝姬聞悉英年已死,自知復仇無望,失魂落魄地癱倒在地。反觀方鑒明追蹤蘇鳴至郊外,強行壓制著體內鴆毒,一刀將其封喉。
所謂的鄢陵帝姬,真正身份乃是汾陽郡王庶女聶若菱,其父聶敬汶與先帝聶妃同為親姐弟,后來追隨儀王叛亂失敗,以至于牽連九族,僅剩聶若菱一人活了下來。正因聶若菱與褚琳瑯為表姐妹,容貌相似不足為奇,也是她冒充身份入宮復仇的關鍵。
在方鑒明和帝旭的連番質問下,聶若菱坦然承認自己是為利用蘇鳴,至于幕后真正主謀,她并未透露只言片語,而是怒斥帝旭上位名實不符,殺人應償命。隨著話音剛落,聶若菱拔簪自戕,臨死之前對帝旭含恨詛咒,寧愿不得超生,永為厲鬼世代糾纏。
方海市在周幼度的陪同下匆忙趕來,看到這一幕,心情極為復雜,反觀師父面色如常,早已司空見慣。細作崔內官欲趁夜外逃,豈料方卓英率人包圍,連同他身邊的小內侍一同捉拿。
施內宮負荊請罪,連連求饒討命,自稱督查無力導致少府監(jiān)出了細作。崔內官看不慣施霖這般怯懦無能,索性攬下所有罪責,供認不諱。帝旭吩咐方卓英將他們拖下去嚴加審問,記錄詳情,待處理完所有事,忽覺疲憊不堪,幸好身邊還有緹蘭的陪伴。
周幼度陪著方海市在會仙樓飲酒,可方海市回想起今日所見,依舊是郁郁寡歡,實在不懂英年舍命相護的汾陽郡主,為何會選擇自輕,而那些身影伶仃且站在高處之人,一如既往地心狠決絕,任何人都無法改變他們選擇的道路。
奈何她卻不知,在周幼度所看到的凡塵俗世,皆逃不出“欲”的羈絆,而站在高處的人,有著非常人的意志,也必定會拋棄重要的東西,就連方鑒明亦是如此,哪怕中毒至深,仍然拖著殘軀在雨中強撐等待,直到周幼度攙扶著方海市出來。此刻方海市還在半醉半醒間,只覺得師父正抱著她往昭明宮走,而她也趁機發(fā)問,好奇師父對她可否會像對待鞠典衣和帝姬那般,若是橫死在面前,又可會多看幾眼。方鑒明雖然內心珍愛海市,也自言會保護海市,可是這些醉酒的海市卻無法知道。
方鑒明給海市蓋好錦被,轉身離開回到房間,最終支撐不住,昏了過去。待方鑒明醒來時,已過三日有余,方海市守在床邊照顧,不等他開口,立馬匯報了這三日內所發(fā)生的事情,以及城中細作暗線皆已肅清。
在這過程中,方鑒明一言不發(fā),只有方海市講個不停,到后來實在講不下去,以拿藥為由奪門而出,頓時紅了眼眶。之前醫(yī)官來為方鑒明診治,早就說明他的身體狀況,因為常年受傷導致內損,再加上近來中毒至深,就算祛毒有效,恐怕也無幾年可活。
季昶在醫(yī)官的調理下,身體暫且無恙,他也在醒來之后,再次對帝旭表明忠心,一番話講得令人動容,變相撇清嫌疑,掩飾了野心。畢竟昶王的浮浪短志,早已傳遍整個天啟城,百姓多當笑話看待,沒人在意這灘爛泥究竟有多大本事。
如今都中風波平息,遠在鵠庫的奪洛卻因損失大將而發(fā)怒,于是決定親自出馬,并讓部下去通知城內的接應,誓要取得方鑒明和帝旭的項上人頭。與此同時,方海市為師父送來湯藥,在證實過此次事件的猜測,又向他請教了關于聶若菱的偽裝,總算解開心中的疑惑。
蘇鳴自以為只要將方鑒明逼回流觴,肯定會令他視帝姬作救命稻草,殊不知,方鑒明從始至終都對帝姬非常冷淡,倘若當真是褚琳瑯本人,以她的性子絕不會求帝旭賜婚??v然人的外貌舉止可以相像,但是心性卻極其難學,正因劉嬤嬤是方鑒明的暗線,發(fā)現(xiàn)英年半夜掩埋藥渣,徹底暴露了偽帝姬的真面目。
大雨之夜,緹蘭與帝旭同塌而息,忍不住詢問紫簪的過去,才知阿姐在帝旭心里是個極為堅強且勇敢的女子。有時候帝旭也會感到疑惑,這個外表看似柔弱的人,是否會有令她害怕的東西。
恰恰是緹蘭的話,帝旭逐漸意識到自己竟是紫簪的弱點,一個深愛著丈夫的妻子,若是當真在乎,必然不愿失去,以及看到所愛之人難過。帝旭獨自來到紫簪的寢宮,親手封存了那枚龍尾神,吩咐穆德慶將紫簪畫像連同牌位撤走,逝者已矣,往后紫簪永存于心底。
周幼度主動來找方鑒明,毫不隱晦地表示自己喜歡海市,即便曾想盡一萬分力期盼她能回眸,奈何她的目光永遠留給那個男人,甚至為了對方喜歡霽風花,努力練習射箭。起初周幼度認為方鑒明屢次傷透海市,定然是個薄情之人,直到那晚會仙樓外,終于明白與其所作枉然,不如放手成全。
方鑒明在意自己壽數(shù)不長,故而拖累海市,可人生在世,終究會有一死,對于方海市而言,長壽等同多幾日光陰,若能與相愛之人結成連理,不枉虛度。周幼度坦言自己會放手成全,因為知道自己贏不了海市心中對方鑒明的執(zhí)念,他唯愿海市此生能開心。此刻方卓英趁值守時探望柘榴,隨口提及細作與鵠庫暗中聯(lián)絡。柘榴懇請方卓英將繡著暗語的織物類證據(jù)拿來一份,實則想要確認姑姑的真實身份,但是方卓英沒有在意,反過來安慰她不必多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