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有功名在外的方小公子,因在東御馬場亮出女兒身份,徹底引起軒然大波,且不論朝野上下該是何等妄議,僅是帝旭本人也都始料未及,深知方鑒明故意將燙手山芋拋給自己。
與此同時,方海市在宮女玉苒的引領下來到偏宮,并且換上女子裝束,她迫切想要知道師父的情況,殊不知,接下來將會有更大的噩耗。
方鑒明看到海市的第一句話,便是讓她入宮為妃,如此才能平息眾怒,保全性命,還可守在帝旭身邊,護其安危,當屬兩全其美之策。方海市無法接受師父的決定,甚至一度以為他是在策劃何事,直到方鑒明刻意閃躲,以及那番明明是贊美之詞,卻字字句句令她絕望的話,所謂的不世之材成為葬送她人生的理由。
如今看來,方海市就像是師父射中的那只鷹雛,從一開始便注定此生永困皇權,糾葛不斷,至死方休,直至攥成模糊的血肉,還要榨干最后一點價值。方海市不愿屈服,一怒之下拔簪欲自盡,奈何方鑒明及時伸手擋住,任由發簪刺穿手掌,血紅得刺眼。
在方鑒明來此之前,他已懇求帝旭納方海市為妃,坦言自己大限將至,況且樹敵眾多,倘若到了撒手人寰那天,向來性子傲烈的方海市定會遭人刁難,所以希望帝旭可保他周全。
因為方鑒明的托付,帝旭強忍著悲慟答應下來,并且承諾從今以后所有東西,都會讓方海市光明正大的擁有。可惜方海市尚不知情,而方鑒明毫不在乎,如果能讓心上人活著,恨他無妨,生不如死亦無妨,僅于此意。
當夜大雪臨至大徵皇宮,隨之而來的,還有那些自詡清正廉明的言官,一連數十人跪在紫宸殿外,上奏方鑒明欺君禍國,直諫帝旭嚴懲這等佞臣。
群臣之意如雪花般,紛紛飄進殿內,帝旭視若罔聞,轉身去了方海市的寢宮,怎料她竟拔劍相向。待屏退眾人后,方海市跪求帝旭允許她一死了之,甚至要當場自刎。
帝旭出手阻攔,卻在打斗中被她所傷。反觀方鑒明坐在婚房里,右臉憑空現出一道斜飛的血痕,轉瞬間又有咬痕從手臂滲透,細密纖小的牙印清晰可見,令他心如明鏡。
自從緹蘭禁足愈安宮,整日郁郁寡歡,當她聽聞方海市女子身份暴露,未有太大驚訝,而是擔心她會受到責罰。正當緹蘭要去向帝旭求情,碧紫趕緊將她攔下,表示宮中已傳聞帝旭要納新妃,極有可能便是這位方小公子。縱然緹蘭有過片刻失神落寞,但她還是誠心祝福,想著帝旭與方海市兩情相悅也算良配,不像自己只會犯錯惹怒。
次日早起后,帝旭讓穆德慶傳召禮部冊封方海市為淳容妃,又安排玉苒為她沐浴更衣,繼而冊封禮事宜。方鑒明專程來見帝旭,獻上一斛鮫珠以作慶賀,如實道方海市幼年逢仙,受鮫人眷顧所得鮫珠。
旭得此吉兆是滿心歡喜,還為方海市賜別名“斛珠夫人”,史無前例地莫大榮寵。方海市根本不領情,趁旁人不在決意溺水尋死,玉苒見狀大叫,方鑒明顧不得妃臣有別,一個箭步沖了進去,直接將方海市從水里抱起。
看到師父臉上的劍傷,方海市恍然想起昨夜曾與帝旭打斗時的畫面,心底憑空冒出一連串猜測。之所以帝旭沒有受傷,只因傷勢轉至方鑒明,也就解釋為何他近些年耗損的如此嚴重。
帝旭對方海市道出實情,有關于流觴方氏家主與歷代帝王的糾葛,從第一任清海公開始,時至今日已有幾百年,每一任都成為帝王家的柏溪,他們身上肩負著沉重的使命,得到榮華地位以及雙倍的痛苦災厄。
了解到真相的方海市,越發難以接受,心疼方鑒明的遭遇。帝旭認為方海市若還想護著方鑒明,眼下只有一事,非她不可。待帝旭前腳剛走,方海市一改態度,要讓玉苒侍候她換上宮妃裝束。
紫宸殿內,眾臣紛紛進諫,要求帝旭必須懲處方鑒明,并不認可方海市乃是祥瑞之人。方鑒明呈上當年龍尾神贈予方海市的鮫珠,讓大家一一過目,怎知季昶暗示臣子們趁機發難,質疑鮫珠真偽,不應為給她脫罪而故做逢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