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方海市睡得深沉,連夢都不曾做過,如同重返巢穴的幼獸般,身處溫暖熟悉的氛圍之中,倍感安心,任由意識渙散于黑暗,直至次日醒來后,日升中天,師父早已在昭明宮內等她多時。
分隔數月之久,方海市通過師父看到來自瀚州的書信,獲悉之前奪洛再生事端,率少量兵馬突襲右部,塔拉為救卓英中箭身亡。方卓英為避免損傷太多鵠庫部屬,單騎引奪洛去空曠處摔跤對決,最終將其制服,逐出草原,而后成為新左菩敦王。
方鑒明向方海市道歉,承認自己當初來不及謀劃部署,所以才會不得已送她入宮。如今瀚州安定,昶王伏罪,天下得以安寧,方鑒明詢問海市有何打算。本來方海市以為師父還想將自己推開,怎知方鑒明竟一反常態,主動拉起海市的手,許諾這一生永不相負。
在方鑒明的真情告白下,方海市感動熱淚,叮囑師父從今以后不可再有欺瞞,就算危及性命之事也要道出,彼此白首相莊,生兒育女。盡管方鑒明全都應下,可方海市顧忌他悶葫蘆的性子,提出要親筆寫下簽字畫押。方鑒明未有半點遲疑,牽起海市跑向房間,如約照做完成,直接撲倒海市,與她甜蜜親吻。
原本帝旭還在掛牽著方鑒明的身體,可當他看見對方眉眼帶笑,狀態似乎很好,便知這其中定有方海市的功勞,一個人若是得到愛情滋潤,幸福喜悅盡表露于外。帝旭答應方鑒明辭官歸隱,所以想到萬全之策,屆時對外宣布清海公的死訊,再給方海市下一道密旨,命她送瑯嬛回越州,就地修行不必返朝,如此可讓二人過著晴耕雨織的生活。
只不過,方鑒明若是離開天啟,帝旭徹底成為孤家寡人,手足親情均已不再,身邊的可信之人寥寥無幾。一場宮變結束,隨之而來的,便是帝旭面臨艱難選擇,關于如何處置季昶,其實他也拿不定主意,盡管明知不該存有私心。
自從季昶進入詔獄,整天自言自語,恐怕得了失心瘋,方鑒明知道帝旭是顧念親情,想對季昶網開一面。然而季昶身負多條命案,證據確鑿,若不謹慎處理難以服眾,況且季昶善于韜光養晦隱藏實力,留在身邊會有隱患,因此方鑒明希望帝旭三思而行。
索蘭專程獻上注輦運來的水果,一片赤誠令帝旭欣慰,于是挽留索蘭在天啟多待幾日,之后安排姐弟會晤事宜。與此同時,季昶在食物里發現字條,警告他欲保家安,切勿妄言,如此看來背后還有人。
沒過多久,索蘭匆忙趕來向帝旭請罪,聲稱詔獄里的季昶并非大徵皇子,而是冒名頂替,真正的季昶早在注輦為質期間意外溺亡。帝旭聞言大驚,立馬傳喚方鑒明師徒商議,但是方鑒明認為僅憑證詞不可全信,于是委派霽風館暗衛前往注輦查探。
方海市忽然想到瑯嬛可通過觸摸獲取對方記憶,索性帶著季昶來到湯池。正如索蘭所言,季昶溺亡以后,王室在坊間尋了一位樣貌身形大抵相似的男孩,經過嚴格教習,成為現在眾人眼中的昶王。
真相大白后,方海市奉命給季昶送去毒藥,允他留個全尸。奈何季昶根本不領情,怒罵他們這些天生高貴之人,何曾仁慈過,正因自己出身低微,嘗盡各種冷暖,才會想要往高處攀爬。
可在方海市看來,品性好壞與出身高低無關,而她就是在漁村長大,父母樸實本分,卻能夠為萬民福祉甘愿舍命。只要念及阿娘慘死,方海市恨意有增無減,本以為親手殺了季昶報仇會很痛快,現在覺得他可悲又凄涼。
回到昭明宮,方海市的心情格外低落,甚至想不通帝旭因季昶之事震怒,為何要秘而不宣地瞞了下來,沒有公開處刑。方鑒明覺得帝旭之所以這么做,主要是為了緹蘭,雖然這個秘密是索蘭捅破,可他提供的證詞卻有待推敲,難說注輦王君是否早知此事。
倘若貿然昭告天下,并且大張旗鼓地徹查,那么查出真相關乎注輦與大徵兩國,必定傷及緹蘭在宮中的地位,不僅會有眾臣上書廢黜,就連將來的孩子也都難以幸免,如果誕下皇子,立儲之事將要變得異常。
方海市覺著湯乾自幼時跟隨季昶去了注輦,絕非良善之輩,方鑒明表示暫且按兵不動,防止打草驚蛇。朝堂上,黃泉營張承謙等將士因平叛有功,帝旭逐一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