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方卓英深受叔父額爾濟的器重,而他換回鵠庫人的裝束,承諾會追隨右菩敦王振興族幫。當晚部落里燃起篝火,一片歡歌笑語,唯獨方卓英坐在角落,回想自己拜入師門后,隔了幾年后再去翰州執(zhí)行任務(wù),發(fā)現(xiàn)瀚州大地上,依然是兵連禍結(jié),滿目瘡痍。
方鑒明耐心開導(dǎo)方卓英,表示大徵也曾戰(zhàn)亂不休,但是若想改變總會找到方法,所以他選擇與帝旭并肩同戰(zhàn),過著刀尖舔血的生活。如果有人愿意為翰州和平而努力,終有一日也會停止征戰(zhàn),方卓英則是最好的人選。
事實上,不僅師父對方卓英托以重負,就連右菩敦王也非常看好這個侄子。自從奪洛繼任新左菩敦王后,便開始大肆屠殺吞并部族,稍有不順從之人,無論男女老少會一律殺光,致使鵠庫陷入殺戮和動蕩。相較于奪洛的殘暴性子,方卓英有勇有謀,早年又在大徵苦練技藝,他相信有方卓英的輔佐,必然能平定草原,讓鵠庫重回安寧。
方鑒明獨自鉆研接觸柏溪之法,可心心念念皆是方海市。哨子過來匯報方卓英的情況,因為他貴為王子,又因刺殺帝旭而受到許多鵠庫人的擁戴,不少部族紛紛歸順,奪洛的轄地越來越小,其勢甚微。
而在另一邊,季昶生辰將近,于是懇請帝旭同意自己在東御馬場舉辦,并且展示豢養(yǎng)的鷹隼成果。帝旭欣然應(yīng)允,隨后召見方鑒明,跟他夸贊方卓英在瀚州表現(xiàn)不凡,所以非常滿意這個計劃的進度。
只不過帝旭覺得方鑒明對海市做得太絕,畢竟在這個計劃里,她成為唯一的局外人,始終被瞞在鼓里。方鑒明似乎想到些什么,跪地相求一事,希望待朝野安定,帝旭可同他解除柏溪,辭官回到流觴故土。因為方鑒明突然醒悟,帝旭為此開心不已,如果好兄弟能夠放下過去,重新開始生活,不失為一件好事。畢竟在帝旭看來,他與方鑒明的感情,無需靠柏溪所維系。
方鑒明坦言心中已有共度余生的良配,奈何兩人之間有些誤會,若是誤會解除,對方答應(yīng)跟自己相守,必定帶來與帝旭相見。帝旭好奇是哪位奇女子讓方鑒明動心,想著這月十八便是季昶的生辰,于是讓他帶心上人來東御馬場,欣賞季昶豢養(yǎng)的鷹隼。
由于方海市失手放走師兄,無顏回朝面君,所以自乞骸骨。帝旭從信中可看出方海市心灰意冷,言辭中頗有避世之意,怕是不打算回來,勸方鑒明寫信留住對方。
回到霽風(fēng)館后,方鑒明親自寫好合婚庚帖,并讓哨子快馬加鞭送往赤山城。此刻方海市在驛站看到柘榴和蘇姨,才知她二人竟是假死,且在方鑒明的安排下,隱姓埋名住在黃泉關(guān)的秘密之所,每日都為方卓英搜集情報,傳遞消息。柘榴不想讓方卓英知道她活著,只有如此,才能毫無牽掛,不會被人拿住軟肋,而她貿(mào)然前來,也是替方鑒明轉(zhuǎn)述此事。
方海市收到哨子送來的婚書,看到兩人的生辰八字,迫不及待地趕回天啟城。與此同時,方鑒明也暫且遣走昭明宮眾人,精心布置一番。
當天夜里,愈安宮發(fā)現(xiàn)有人丟來一個荷包,里面裝著索蘭王的龍尾神掛墜,包括一瓶毒藥和字條,命令緹蘭想辦法殺了帝旭,否則索蘭將會性命不保。
侍女碧紅曾被索蘭相救,對其心生愛慕,自然是格外掛牽他的安危。然而緹蘭根本不愿傷害帝旭,便對碧紅厲聲呵斥,吩咐她將毒藥丟擲。恰巧帝旭來到愈安宮,碧紅連忙端來人參湯,整個人極為緊張。
連夜入城來到昭明宮,走廊處鋪滿花瓣,一路延伸至霽風(fēng)樹下。方海市看到師父并無喜悅之情,而是將婚書仍在地上,斥責他從始至終都在瞞著自己。
因為在方海市看來,自己對師父空有一番心思,不敢要求有任何回報,明知道兩人不可能,也不會讓師父為難,未有一句怨言。可如今師父如此行為,若是想用婚事作為她委屈的補償,大可不必。
正當方海市準備離開,方鑒明立馬從身后緊緊抱住,真誠且炙熱地表達著真心,之前便已說過不會跟不愛的人成親,而他愛方海市,所以今夜就要成婚。
方鑒明拉著海市進了寢室,掩上房門,已然布置成婚房,案上那兩根喜燭,便是方海市曾經(jīng)送他的禮物,如今則見證二人締結(jié)良緣,訂成佳偶。
屋內(nèi)炭火暖熱薰人,映著紅羅賬內(nèi)訴衷腸,待彼此飲過合巹酒后,轉(zhuǎn)眼間春宵一刻。方鑒明將海市安頓于床榻,探手入懷,只見她是滿面羞澀,漸漸染起兩抹嫣紅。可當方海市不再遲疑,準備迎合對方的溫存之時,方鑒忽然臉色大變,似是忍受著極大的痛苦,反手將她點了睡穴,旋即奪門而出,一口鮮血噴在地下。
此時帝旭在愈安宮內(nèi)品嘗參湯,尚未曾察覺身旁侍女的異樣神色。直到方鑒明踉蹌跑來,拋出暗器打翻湯碗,這才知湯里有毒,而在下一秒他便暈了過去。
李御醫(yī)通過檢驗斷定方鑒明所中之毒,乃是來自注輦的未生花,因毒性猛烈且花種稀缺,所以歷來無解。盡管方鑒明累年嘗試各種毒藥,服用解毒丸,但他若以功力抑制,頂多比常人捱上月余,隨著毒素擴散經(jīng)脈,屆時恐怕回天乏術(shù)。
正因如此,方鑒明看淡生死有命,認為這件事情必有隱情,希望帝旭切莫對外聲張,更不要遷怒愈安宮。碧紅主動招供下毒緣由,當場撞柱謝罪而死,緹蘭悲慟痛哭,以至于身體出現(xiàn)不適,待醫(yī)官診脈發(fā)現(xiàn)她懷有身孕。
那夜紛飛大雪,方鑒明強自忍著毒傷,一步步走回昭明宮。燭火下,方諸的臉色越發(fā)蒼白,每當念及海市對自己情深義重,內(nèi)心猶如滴血。原本方鑒明想盡全力護得海市余生安穩(wěn)順遂,奈何造化弄人,終究相負。
昶王府內(nèi),季昶得知方海市連夜趕回天啟城,且不管她為何原因,而是吩咐管家往昭明宮送去請柬,準備借著明日生辰為由,將她差入王府。
反觀徹夜通明的金城宮,豆大油燈點亮至天明,穆德慶奉命安排值守,清點所有中衛(wèi)軍隨侍從,確保消息不會外露。帝旭依舊失魂落魄,自知徹底弄丟了方鑒明,希望還能憑借一己之力,可以保住緹蘭。哨子向方鑒明匯報季昶的情況,包括他向帝旭奏請方海市進府當差。意識到方海市已被盯上,對方必然不易罷休,所以方鑒明吩咐哨子盯緊昶王府,不可有半點疏漏。
昨夜方海市睡得極沉,還未知究竟發(fā)生何事打,待她醒來后,師父早已不在身邊,于是便來到院子里,一路走到師兄的房間,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屋內(nèi)陳設(shè)半點未變。由于上次方海市已給帝旭上書乞離,消除軍籍,以后留在都中無事可做,于是決定要安心為人婦,為方鑒明生兒育女,打理這一方庭前花開花落。
共進早膳時,方鑒明親自熬好魚片粥,并未喂給方海市,無一不是體貼入微。方海市為昨日之事向方鑒明道歉,懊惱本不該先睡著,承諾今夜定會好好侍奉,可她如此懂事卻讓方鑒明有些心疼。
臨去東御馬場之前,方鑒明承諾海市這是最后一次男裝示人,以后不必再男兒裝扮。方海市以為師父要在眾人面前鄭重介紹自己,為此格外激動喜悅。
縱然明知流觴方氏的家主向來不得善終,方海市依然不會后悔,而是滿心期待地戴好扳指,朝著師父囅然一笑,他亦淡笑以對,眼睛里藏著看不透的窅暗漩渦。
東御馬場上,帝旭為季昶慶賀生辰,觀賞他所展示自己豢養(yǎng)的鷹隼,豈料鷹隼竟向方海市襲去。隨著方鑒明拉起長弓,離弦的箭挾著銳利嘯鳴,自海市頭頂擦過,又深深貫穿鷹隼身體。
僅是一瞬間,方海市的女子身份曝光于人前,百官見之喧嘩驚艷,帝旭更是頗為震驚,當他看到那枚扳指,立馬理解方鑒明的真正用意。
季昶趁機發(fā)難,認為方鑒明包庇海市女扮男裝,著實犯下欺君之罪,懇請帝旭徹查霽風(fēng)館,其他大臣趁機推波助瀾。帝旭反應(yīng)迅速,急忙上前摟住海市,當眾宣稱她是自己事先安排在霽風(fēng)館,隨即下令啟程回宮。
在此期間,方海市主動向帝旭認罪伏法,任憑處置,懇請他不要責怪師父。然而帝旭則提醒方海市若想保住方鑒明,從這一刻起就要視同盲人,緘口莫言。
向來有功名在外的方小公子,因在東御馬場亮出女兒身份,徹底引起軒然大波,且不論朝野上下該是何等妄議,僅是帝旭本人也都始料未及,深知方鑒明故意將燙手山芋拋給自己。
與此同時,方海市在宮女玉苒的引領(lǐng)下來到偏宮,并且換上女子裝束,她迫切想要知道師父的情況,殊不知,接下來將會有更大的噩耗。
方鑒明看到海市的第一句話,便是讓她入宮為妃,如此才能平息眾怒,保全性命,還可守在帝旭身邊,護其安危,當屬兩全其美之策。方海市無法接受師父的決定,甚至一度以為他是在策劃何事,直到方鑒明刻意閃躲,以及那番明明是贊美之詞,卻字字句句令她絕望的話,所謂的不世之材成為葬送她人生的理由。
如今看來,方海市就像是師父射中的那只鷹雛,從一開始便注定此生永困皇權(quán),糾葛不斷,至死方休,直至攥成模糊的血肉,還要榨干最后一點價值。方海市不愿屈服,一怒之下拔簪欲自盡,奈何方鑒明及時伸手擋住,任由發(fā)簪刺穿手掌,血紅得刺眼。
在方鑒明來此之前,他已懇求帝旭納方海市為妃,坦言自己大限將至,況且樹敵眾多,倘若到了撒手人寰那天,向來性子傲烈的方海市定會遭人刁難,所以希望帝旭可保他周全。
因為方鑒明的托付,帝旭強忍著悲慟答應(yīng)下來,并且承諾從今以后所有東西,都會讓方海市光明正大的擁有。可惜方海市尚不知情,而方鑒明毫不在乎,如果能讓心上人活著,恨他無妨,生不如死亦無妨,僅于此意。
當夜大雪臨至大徵皇宮,隨之而來的,還有那些自詡清正廉明的言官,一連數(shù)十人跪在紫宸殿外,上奏方鑒明欺君禍國,直諫帝旭嚴懲這等佞臣。
群臣之意如雪花般,紛紛飄進殿內(nèi),帝旭視若罔聞,轉(zhuǎn)身去了方海市的寢宮,怎料她竟拔劍相向。待屏退眾人后,方海市跪求帝旭允許她一死了之,甚至要當場自刎。
帝旭出手阻攔,卻在打斗中被她所傷。反觀方鑒明坐在婚房里,右臉憑空現(xiàn)出一道斜飛的血痕,轉(zhuǎn)瞬間又有咬痕從手臂滲透,細密纖小的牙印清晰可見,令他心如明鏡。
自從緹蘭禁足愈安宮,整日郁郁寡歡,當她聽聞方海市女子身份暴露,未有太大驚訝,而是擔心她會受到責罰。正當緹蘭要去向帝旭求情,碧紫趕緊將她攔下,表示宮中已傳聞帝旭要納新妃,極有可能便是這位方小公子。縱然緹蘭有過片刻失神落寞,但她還是誠心祝福,想著帝旭與方海市兩情相悅也算良配,不像自己只會犯錯惹怒。
次日早起后,帝旭讓穆德慶傳召禮部冊封方海市為淳容妃,又安排玉苒為她沐浴更衣,繼而冊封禮事宜。方鑒明專程來見帝旭,獻上一斛鮫珠以作慶賀,如實道方海市幼年逢仙,受鮫人眷顧所得鮫珠。
旭得此吉兆是滿心歡喜,還為方海市賜別名“斛珠夫人”,史無前例地莫大榮寵。方海市根本不領(lǐng)情,趁旁人不在決意溺水尋死,玉苒見狀大叫,方鑒明顧不得妃臣有別,一個箭步?jīng)_了進去,直接將方海市從水里抱起。
看到師父臉上的劍傷,方海市恍然想起昨夜曾與帝旭打斗時的畫面,心底憑空冒出一連串猜測。之所以帝旭沒有受傷,只因傷勢轉(zhuǎn)至方鑒明,也就解釋為何他近些年耗損的如此嚴重。
帝旭對方海市道出實情,有關(guān)于流觴方氏家主與歷代帝王的糾葛,從第一任清海公開始,時至今日已有幾百年,每一任都成為帝王家的柏溪,他們身上肩負著沉重的使命,得到榮華地位以及雙倍的痛苦災(zāi)厄。
了解到真相的方海市,越發(fā)難以接受,心疼方鑒明的遭遇。帝旭認為方海市若還想護著方鑒明,眼下只有一事,非她不可。待帝旭前腳剛走,方海市一改態(tài)度,要讓玉苒侍候她換上宮妃裝束。
紫宸殿內(nèi),眾臣紛紛進諫,要求帝旭必須懲處方鑒明,并不認可方海市乃是祥瑞之人。方鑒明呈上當年龍尾神贈予方海市的鮫珠,讓大家一一過目,怎知季昶暗示臣子們趁機發(fā)難,質(zhì)疑鮫珠真?zhèn)危粦?yīng)為給她脫罪而故做逢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