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瑚把素練死前手中的珠花交給皇上,皇上看出這是前年七夕送給純貴妃的。毓瑚稱自己沒有找到其他的證據(jù)。皇上知道僅憑一只珠花并不能定罪,毓瑚告訴他純貴妃正忙著置辦皇后喪儀,嘉妃在她身邊相助。皇上更加疑心純貴妃。
皇后的喪儀十分隆重,皇上將其追封為孝賢皇后。純貴妃忙于打點宮中事物,對太后提起自己的永璋近期十分穩(wěn)重,太后聽了讓永璜與永璋分擔(dān)掌事,也可加以歷練。太后還提起孝賢皇后臨終前曾舉薦純貴妃為繼后,純貴妃只稱傳言可能有誤,自己不配為繼后。如懿宮中,海蘭看出了純貴妃處處討好籠絡(luò),嘉妃也常常巴結(jié),提醒如懿要加以提防。海蘭說如懿出身后族,又有皇上的情分在,理應(yīng)成為繼后。如懿稱自己要的只是皇上的情分,而不是位分。海蘭稱既有情分又有位分才是兩全其美。如懿仍然并不動心,表示一切都由皇上處置。
嘉妃聽說老王爺病重,恐怕活不到夏天。老王爺病逝,世子便可繼承王位。宮女提醒嘉妃如今后位空懸,讓嘉妃也要為自己打算。嘉妃表示自己從前只想做一名寵妃,為世子爭光,如今事已至此,只能繼續(xù)往前走。目前,嘉妃的敵人只剩如懿與純貴妃,嘉妃認(rèn)為如懿無子,又是景仁宮之后,不值一提,純貴妃勝在有三個兒子,而自己就要讓這個成為純貴妃的致命弱點。大阿哥來給如懿請安,大阿哥在翊坤宮中仍稱如懿為母親,二人十分親近。大阿哥走后,海蘭提起大阿哥身為長子,是眾皇子中唯一成年的,又為皇上生了長孫,占盡利處。如懿卻表示有利的地方必有弊,希望大阿哥能明白。孝賢皇后的祭酒禮上,純貴妃對如懿提起大阿哥曾前往翊坤宮一事,感慨大阿哥如今仍惦念著如懿,如懿表示大阿哥心中也有純貴妃,讓她不要多心。休息的時候,海蘭說孝賢皇后離世后皇帝性情大變,生前不見得有多愛惜,如今便似恩愛夫妻一般。?
大阿哥的福晉為他準(zhǔn)備了參湯,大阿哥稱自己要趕緊回皇額娘的靈前守著。福晉說大阿哥總是到如懿宮中,讓他也要顧及純貴妃的面子。大阿哥表示純貴妃有自己的兒子,還讓福晉少于純貴妃走動。大阿哥說如懿無子,只要自己多提起當(dāng)年的撫養(yǎng)之情,便會為自己爭奪太子增加一分勝算,什么親情孝義都是假的,只有太子之位才是最重要的。這一切都被如懿在外邊偶然聽到。如懿感慨自己曾真心疼過大阿哥,如今他卻變成了這個樣子。海蘭稱這才是皇子該有的樣子,在宮中的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只是一個笑話。海蘭提醒如懿如今純貴妃虎視眈眈,讓如懿一定要做好打算。
嬿婉親自為純貴妃揉腿,眾嬪妃也紛紛在身旁巴結(jié)。如懿見意歡還在服用皇上賞賜的坐胎藥,提醒她是藥三分毒,能不喝就不喝了。意歡稱皇上對自己好,自己不能不喝。海蘭聽到三阿哥去往太醫(yī)院去取金銀花,便隨后帶著五阿哥也去往太醫(yī)院,路上遇到三阿哥,海蘭把五阿哥帶到一旁,假意沒有看見三阿哥。海蘭囑咐五阿哥在先皇后梓宮奉移的日子千萬不能哭,因為當(dāng)天所有的皇子都會痛哭流涕,若是他能保持清醒,皇上必會對他另眼相待,皇上需要的就是不被悲喜影響,能夠成為太子的阿哥。三阿哥將這一切都聽在耳中。
三阿哥將自己在路上聽的話告訴純貴妃,純貴妃得知海蘭已經(jīng)動了歪心思,讓三阿哥學(xué)著海蘭的教導(dǎo),冷靜持重。海蘭帶著五阿哥來見皇上,皇上寫下了述悲賦悼念先皇后,感慨自己在皇后生前沒有好好對她。五阿哥為皇上準(zhǔn)備了參湯,還提起大阿哥曾說起明神宗寵愛鄭貴妃所生的第三子朱常洵,不喜歡長子朱常洛。皇上知道海蘭不懂這些,五阿哥還小,這些話只能是聽來的。皇上聽出了大阿哥自比不得寵的朱常洛,而永璋便如朱常洵有了成為太子的心思,只怕是仗著生母的緣故。海蘭提起宮中人人都說純貴妃即將被封為繼后,皇上對純貴妃的忌憚更加深了一分。海蘭帶著五阿哥走出養(yǎng)心殿,海蘭夸贊五阿哥說得很好,還囑咐五阿哥不要將這件事告訴如懿。皇上詢問毓瑚大阿哥和三阿哥和禮喪的眾位大臣相處如何,毓瑚稱二人都十分謙和有禮,皇上懷疑他們二人各懷鬼胎,招攬人心。大阿哥準(zhǔn)備去祭奠生母,卻被嘉妃看在眼里。
皇上得知宮中的人瞧不起如懿膝下無子,處處巴結(jié)純貴妃。皇上安慰如懿,可如懿卻不以為意,皇上感慨如懿心胸寬廣。大阿哥來祭奠生母時,看見嘉妃正在祭奠,嘉妃稱曾經(jīng)毒害哲敏皇貴妃的人已經(jīng)隨她來到地下,大阿哥聽了質(zhì)問嘉妃所指何人。嘉妃稱自己在宮中缺少依靠,只能謹(jǐn)慎度日。大阿哥表示自己身為長子,一定會看護(hù)弟弟。嘉妃告訴大阿哥他的額娘薨逝乃是孝賢皇后所為,還提醒大阿哥要不露聲色,小心謹(jǐn)慎。
孝賢皇后梓宮奉移的日子,眾皇子和嬪妃都紛紛落淚,只有大阿哥與三阿哥不動聲色。皇上問大阿哥為何一滴眼淚也沒有流,大阿哥稱自己見皇阿瑪傷心過度,自己還要替皇上操持先皇后的喪失,不敢悲痛。皇上問起三阿哥,三阿哥也說自己也是看著皇阿瑪傷心,想保持一些清醒與理智,不敢悲痛。皇上聽了雷霆大怒,打了二人各一個耳光,指責(zé)他們不忠不孝,內(nèi)爭外斗,圖謀不軌。純貴妃替三阿哥辯解,皇上遷怒純貴妃,還稱自己后悔未將大阿哥交給如懿撫養(yǎng),才會造成如今的局面。皇上余怒未消,指責(zé)大阿哥一直以長子自居,覬覦太子之位,三阿哥也處處與大阿哥爭鋒,討好親貴,二人言行言行悖亂,無人子之道,都不可能繼承大統(tǒng)。
純貴妃聽了皇上的話,承受不住,暈倒在地。眾人將她扶回鐘粹宮。純貴妃清醒之后急忙來向太后求情,可太后并不見她,只是囑咐她今后要安分守己。純貴妃走后,太后稱她教子不善,犯了帝王的機(jī)會,自己也救不了她。同時,太后也為大阿哥三阿哥二人均無傷心之色感到懷疑,認(rèn)為此種有蹊蹺,命人詳查。
大阿哥和三阿哥跪在雨中請罪,皇上執(zhí)意不見二人,純貴妃來到此處,將三阿哥抱在懷中向皇上求情,毓瑚告訴他們皇上已經(jīng)下旨責(zé)罰了兩位皇子的師傅與諳達(dá),讓阿哥們回去閉門思過。大阿哥向皇上扣頭后轉(zhuǎn)身離開。經(jīng)此一事,純貴妃大病一場,宮中眾嬪妃也無人來看她,就連嘉妃也未曾前來。純貴妃得知現(xiàn)在宮中的喪儀之事正是嘉妃的四阿哥領(lǐng)著眾皇子行禮,純貴妃想著皇上斥責(zé)永璜與永璋之日卻夸贊了四阿哥,更為傷心。皇上懷疑純貴妃身邊之人有意泄露先皇后曾舉薦純貴妃為繼后之事,命進(jìn)忠公公帶人查驗純貴妃宮中之人,略有不順眼的就趕出宮去,純貴妃見此情景愈發(fā)自責(zé),認(rèn)為是自己斷了永璋的太子之路。
四阿哥又得皇上夸贊,回宮給嘉妃請安。嘉妃十分欣慰,同時也囑咐永珹要更加小心,四阿哥表示自己一定不會辜負(fù)額娘的期望。如懿知道海蘭借著皇上懷疑大阿哥和三阿哥,用計讓他們二人徹底失了寵愛。如懿見大阿哥如今十分消沉,心中舍不下當(dāng)年的情分,海蘭卻說如懿太重感情,這將是她最大的軟肋。海蘭表示自己希望如懿有一天明白自己的心意。嬿婉見到海蘭從如懿宮中離開,想去求見如懿,可如懿并不見他人。嬿婉想到嘉妃也是競爭后位的有力人選,若是她成了繼后,今后的日子便更不好過,便決定去啟祥宮拜見。惢心提醒如懿海蘭是為了如懿打算,如懿表示自己當(dāng)然明白海蘭的苦心,可還是忘不掉當(dāng)初自己和永璜的感情,想到如今乖巧的永璜變了樣子,如懿暗自落淚。
嬿婉在路上見到嘉妃,嘉妃諷刺嬿婉曾經(jīng)是自己的宮女,如今成了嬪妃也處處巴結(jié),見風(fēng)使舵。嘉妃看見自己的鞋上沾了泥土,讓嬿婉幫她擦拭。嬿婉為了結(jié)交嘉妃,只能攔住嘉妃的車輦,忍辱為她擦拭。嘉妃詢問嬿婉侍寢以來為何未有身孕,還稱嬿婉能伺候皇上已經(jīng)是天大的福分,不配誕育皇子。這時,凌云徹偶然遇到嘉妃與嬿婉,嘉妃走后,凌云徹見嬿婉流淚,拿出手帕讓她擦拭。嬿婉稱自己不愿讓凌云徹見到自己這樣的樣子,如今的路雖然難走,自己也會一直走下去。嬿婉回到宮中,十分記恨嘉妃,下定決心一定要有一個孩子,才能穩(wěn)固自己的地位。
李玉來找惢心,見惢心與江太醫(yī)十分親近。江太醫(yī)走后,李玉拿出一枚玉簪子送給惢心,惢心稱禮物太過貴重,堅持不收。交談之中,惢心提到嘉妃生兒育女,這樣的福分誰都羨慕,李玉想到自己不能給惢心這樣的福分,也不想再耽誤惢心。太后傳如懿到慈寧宮,太后讓如懿為自己畫眉,太后稱如懿落筆利索,下手更利索,怪不得兩位皇子才會折在她手里。如懿稱自己并未做過,是兩位皇子行事不慎,還稱自己當(dāng)年教誨不善,才會使大阿哥惹得皇上動怒。
太后稱如懿說話滴水不漏,比起其姑母長進(jìn)不小。如懿說姑母去世已久,自己全憑太后教導(dǎo)。如懿稱自己一直不懂為何延續(xù)家族榮光就要位至中宮,太后也說當(dāng)年景仁宮就是被她自己的心思困死的,自己從未做過皇后,如今卻走到了最后,能和先帝同穴共眠。太后提醒如懿不要像她姑母一樣作繭自縛,如懿表示自己謹(jǐn)遵教誨。海蘭聽說太后急召如懿,知道太后一定會問起大阿哥三阿哥一事,想自己去向太后言明,可如懿卻說此事已了,讓海蘭不用擔(dān)心。海蘭擔(dān)心如懿怪罪自己,如懿囑咐她這樣的事不要再有第二次,因為即便躲過了太后的責(zé)問,也躲不過自己的良心。
純貴妃病了數(shù)日,皇上一直未去探望。太后稱此事并非純貴妃一人之錯,想讓皇帝盡早立后。皇帝想等兩年喪期已滿再做決定,太后提議先冊立皇貴妃,位同副后,這樣也能有人主持后宮事務(wù),太后認(rèn)為純貴妃是合適的人選。可皇上卻認(rèn)為如懿更善于打理宮中之事,堅持立如懿為皇貴妃。皇上還提起自己想讓訥親前往平定金川戰(zhàn)事,太后稱訥親兵法并不嫻熟,非統(tǒng)軍之才,想讓訥親留在宮中,可皇上主意已定無法改變。太后最后提醒皇上若是皇后沒有家世、沒有子嗣會十分辛苦。皇上卻稱如懿若是無法忍受辛苦就是她無能,就像自己給了訥親揚名的機(jī)會,他若是不能把握,也是他無能。皇帝走后,太后感慨皇上已經(jīng)不再是登基時的皇上了。
如懿被冊為皇貴妃,嘉妃也晉升為嘉貴妃。冊封禮后,眾嬪妃參見如懿。如懿提起幾日后皇上請了安吉大師到宮中祝禱,到時嬪妃們也可一同祈福。夜里,世子繼位的消息傳來,新王承襲王爵后都要進(jìn)京覲見,嘉貴妃得知自己能再見世子一面,十分欣喜。嘉貴妃想扳倒如懿,讓世子進(jìn)京之時看見自己位居中宮的樣子。
皇上得知世子新承王位,卻與王妃發(fā)生齬齬,逼得王妃羞憤自殺。皇上認(rèn)為這位新王逼死發(fā)起,不仁不義,不配為人。皇上讓人將新王押解回京,還囑咐不要將此事告訴嘉貴妃。嬿婉帶上禮物來看望嘉貴人,卻吃了閉門羹。嬿婉走的時候遇到了進(jìn)忠公公,進(jìn)忠告訴嬿婉玉氏的新王爺被押解進(jìn)京,提醒嬿婉這是一個扳倒嘉貴妃的好機(jī)會。
嬿婉命宮女去找從前凌云徹身邊的趙侍衛(wèi),讓他換上太監(jiān)的衣服來到自己宮中。趙侍衛(wèi)提起凌云如今是否記恨自己,趙侍衛(wèi)稱他仍記得從前的情分。嬿婉知道凌云徹還惦念自己,命人把自己的戒指戴給他。凌云徹得知嬿婉保受嘉貴妃欺負(fù),動了輕生之念,急忙來見嬿婉。宮女領(lǐng)著凌云徹進(jìn)宮,走到門前卻讓凌云徹自己進(jìn)去。凌云徹走進(jìn)房內(nèi),不見嬿婉準(zhǔn)備先行離開,可宮中已點燃了秘制的香藥,嬿婉來到凌云徹身邊,握著凌云徹的手,稱自己如今才知道離不開凌云徹。嬿婉抱住凌云徹,想將他留在房內(nèi),嬿婉把凌云徹推到床上,稱自己想要一個孩子,凌云徹如今已經(jīng)神智不清,聽了她的話這才知道自己已被利用,搶打精神推開嬿婉,守在門外的宮人聽到房內(nèi)傳出聲響,趕來攔住凌云徹。嬿婉知道凌云徹是真心對待自己,命人放他離開。凌云徹走出房內(nèi),把頭埋進(jìn)宮中的水缸之中,這才清醒過來。
嘉貴妃身體不適,這時前來送冰的宮女毛手毛腳,驚擾了貴妃。嘉貴妃責(zé)罰她跪在太陽底下,不許吃飯,不許飲水。安吉大師進(jìn)宮祝禱,眾嬪妃都前去迎接,安吉大師行進(jìn)路上,冰室宮女艾兒摔倒,安吉大師的弟子安多將她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