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百姓群情激憤為汲布叫屈,以及五官中郎將曹丕替汲布向曹操求情,張春華表示自己仍然不放心。這時,司馬朗闖入詢問曹丕白日所為,是否是弟弟司馬懿出的主意。在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后,司馬朗怒斥弟弟糊涂,說他千不該萬不該摻和丞相曹操的家事,如果楊修等人在曹操耳邊一吹風,就極有可能再次使得司馬家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對于家人們也不甚相信自己,司馬懿頗感苦惱。
深夜,仁義木前。曹丕獨自一人徘徊無定,思索著白日里發生的種種,已經父親那令人琢磨不透的態度,曹丕悵然若失。這時,同樣未眠的郭照不顧宵禁嚴令,來到仁義木前陪伴曹丕。兩人甜蜜地依偎在一起取暖,這一切,都被來給曹丕送衣裳的甄宓看在眼里,甄宓隨即黯然離去。
丞相府,對于曹丕的處理辦法,曹操征求兒子曹植的意見。宅心仁厚的曹植苦勸父親曹操不要殺掉汲布,否則自己也會良心不安。
翌日,曹操和衣上朝,汲布的生死存活即近分曉。另一邊,司馬府上,司馬懿夫人張春華焦急萬分,就欲提劍法場救人,司馬懿苦苦相求,這才將她攔了下來。
入午,法場,仁義木前。曹操親臨法場,汲布即將受刑。一時間全城萬人空巷,百姓紛紛前來圍觀。曹操朗聲回憶起當年麥田踏苗的經歷,表示自己不殺汲布則有違國法,殺汲布則有違仁義。最后,曹操直言,自己要用當初所欠天下百姓的一條性命來換汲布的性命,語罷舉劍削了汲布一縷頭發,以發代命。曹操的這一舉動,使得全城百姓下跪謝恩,得盡了人心。
汲布得救的消息傳到了司馬府,憂心忡忡的張春華頓時開心不已,同時愈發地佩服丈夫司馬懿的深謀遠慮。
丞相府,曹丕以校事府掌事的位置為代價交換,懇求曹操將司馬懿賜給自己為幕僚。曹操擔憂司馬懿會如名馬的盧,他這一身本事將來也許會成為他妨主的資本。曹丕直言自己不憂,遂得成全。
后院馬棚,曹丕開釋了司馬懿。兩人沿著險峻山路,策馬狂奔。行至一處陡峭懸崖,面對著開闊天地,萬方美景,司馬懿高聲“于皇時周,陟其高山”,表示自己愿意從此追隨曹丕振翅凌云。
司馬府中,張春華對于司馬懿的選擇頗為不滿。司馬懿細細對愛妻解釋,良禽擇木而棲,自己的心愿就是能輔佐一個明君,共同攜手,開創一個太平盛世。語到動情,夫妻二人緊緊相擁在一起。
曹丕府上,歌舞升平,宴賀新上任的幕僚司馬懿。在場的,都是曹丕現在的班底,司馬懿為了取信于眾人,忍痛割腕放血,并與曹真痛飲烈酒兩壇。酒過三巡,甄宓前來送醒酒湯,眾人紛紛道謝。可是隨即,消息便走漏到了曹操和卞皇后處,曹操大怒于曹丕幕僚劉楨和吳質無禮地平視甄宓,態度輕薄,因而重罰了他們。
曹丕回府后,疑心是甄宓告密,遂步步緊逼,痛斥甄宓居心狠毒。
面對曹丕的質疑和指責,甄宓百口莫辯。曹丕拂袖而去后,甄宓痛苦地伏在地上,哀言自己已經懷上了曹丕的孩子。
另一邊,楊修付給曹府一個侍女賞錢,并嘉獎他干得漂亮。原來,這一切都是楊修出的餿主意,他買通曹丕府上的下人,暗中坑害嫁禍曹丕,從而達到剪除曹丕羽翼的目的。
許都,城門。劉禎等人被貶即將動身赴任,曹丕為他們送行。作為他們的主公,曹丕為沒能好好保護自己的幕僚而痛苦不已,劉禎等人勸慰曹丕,來日方長,不爭一時意氣。
曹丕征求司馬懿的意見,懇請司馬懿將夫人的義妹郭照送到自己府上,成為自己可以相信依賴的人。司馬懿將事情原委告訴了夫人張春華后,張春華強烈反對,并表示自己絕對不會把自己的妹妹往火坑里推。可是,郭照卻闖進屋里,表示自己是萬般愿意的。郭照深情告白的一切,都被屋外的司馬孚聽在耳中,對郭照傾慕有加的司馬孚一時間黯然神傷。張春華見自己拗不過郭照,情急之下將她反鎖在屋內,不讓她私自出門。
曹丕府上,司馬孚單槍匹馬找到曹丕,質問曹丕是否會給郭照一輩子的安定和幸福。在得到了曹丕真摯的答案后,司馬孚的心里已然有了主意。
司馬孚回府后,帶給了郭照曹丕的情詩,并忍痛瞞著張春華私自放出了郭照,讓她與候在院外的曹丕相會。待張春華得到消息趕到時,木已成舟,再難追回。望著曹丕與郭照一騎兩人甜蜜地遠去,張春華憂心忡忡,司馬孚則百感交集。
曹丕府上,新聚的情侶郭照和曹丕濃情蜜意。對于自己對郭照的感情以及和司馬家的態度,曹丕坦誠相待毫無保留,這使得郭照一時間有些難以接受。另外,對于新婦郭照,賢惠的甄宓并沒有嫉恨她,而是以姐妹之禮相待,處處對側室郭照照顧有加。
曹丕對郭照吐露真誠,郭照在得到曹丕的真心回應后,決意不再離去,要一直陪伴在曹丕左右。
丞相府,荀彧為貶臣劉楨求情,并直言不諱地表示曹操如果一意孤行要打壓曹丕的話,恐怕會落人口實,留下和荊州劉表一樣“廢長立幼”的流言。談及立儲,曹操取出了當日郭嘉所書的立儲建議,上面赫然是兩個大字——立賢。
翌日,校事府滿寵宣讀曹操詔令:著曹洪次日征討吳國,于城南出師,特詔曹丕一早出于東門攜丞相令旗犒師相送,如果辰時令旗不到,以延誤軍機之罪嚴懲不怠。事后,滿寵告知曹丕,他的弟弟曹植也攜一枚令旗從西門出發,曹操實際上是讓兄弟兩人展開一場時間上的角逐,從而分出賢庸。
一時間,這個難題赫然擺在了曹丕和曹植兄弟面前,顯然這是曹操出的一個困難的考題,考校的就是兩位公子隨機應變的才能和膽力。楊修斷定,翌日比有人會阻攔,為今之計是殺了阻攔的人,因為曹操要看到的是兒子身上帝王特有的殺伐果決。宅心仁厚的曹植堅決反對濫殺無辜,卻被楊修雄辭駁回。
對于曹操出的難題,令君荀彧分析這表面是考察二位公子,實際上卻是在考校楊修和司馬懿。高瞻遠矚的荀彧一下子就看到了問題的本質。
深夜,曹丕方面也在緊張地商量著對策。司馬懿冷靜地分析,曹操是當世雄才,眾人不僅要聽他所說,做他所想,還應該分析他的未曾說和未曾想。
翌日,天明。曹操突然下令,讓東西兩城禁閉,任何人不得進出。司馬懿面對焦急等待計策的曹丕等人,說自己只想出一個道理:不違臣禮,不背子道。這個道理的究極含義就是,不爭輸贏,只問對錯!而曹植那邊,楊修則與曹植兩人兩騎轟闖出城,并且殺了阻攔的西城守城將領。
最終,事情的結果如人所料:殺伐果決的曹植一方最終將令旗送到,而曹丕卻因為遵從曹操的命令,連城門也未能踏出。
曹丕情急之下想要硬闖城門,被司馬懿苦苦勸下,無奈只得從東門折返。消息傳到了令君荀彧耳中,其侄感慨司馬懿到底差了楊修一成,然而,荀彧卻不這么認為。在荀彧看來,過剛易折,楊修太過鋒芒畢露,恐怕才是那個真正棋差一著的人。
丞相府,曹丕與司馬懿趕到,為未能及時送出令旗而請罪,曹操罰二人殿外枯等。而大殿內,曹操對于曹植的表現大聲叫好,并冊封曹植為平原侯,食邑一千戶。領恩受命的曹植與楊修步出大殿,楊修頗為得意地斜視司馬懿一眼,飛揚跋扈著離去。
在眾臣皆退去后,曹操這才宣詔曹丕和司馬懿覲見。大殿之上,曹操質問曹丕為何貽誤軍機,而曹丕受司馬懿所教,跪地直言就算自己不能將令旗送到,弟弟曹植也能送到——他寧忠孝而死,不忤逆而生。此語一出,曹操頗為動容。隨即,曹操冷下臉色,讓曹丕與司馬懿即刻前去大理寺領罪受罰。
大理寺牢獄中,五官中郎將曹丕和司馬懿陷于囹圄,然而,大理寺的鐘寺卿鐘繇(徐敏?飾)倒是對二人頗有善意。鐘寺卿等人走后,司馬懿悉心打掃了牢房,仍舊恭恭敬敬地以臣禮伺候曹丕。曹丕哀凄地感慨境遇不濟,并詢問司馬懿是否后悔輔佐自己,司馬懿真誠地表示,即便再來一次,自己也同樣會如此選擇。
曹丕府上,郭照得知愛人入獄后,心急如焚。依照姐夫司馬懿先前的交代,郭照趕往司馬府求救。在得知司馬懿被連坐投獄后,張春華擔心萬分。片刻之后,司馬防也得知了消息匆匆趕來,老邁的司馬防連連感慨,與覆車同軌者未嘗安,認為兒子選擇輔佐曹丕實在是一個錯誤。
眾人離去后,郭照與司馬孚獨自交談。郭照為司馬孚的光明磊落以及拿得起放得下所感動,夸贊他是一個真正的君子。
令君府上,崔鈞火急火燎地來尋荀彧,認為曹操偏私地將曹丕投入大牢,這是亂法亂綱,要求群臣聯名上書仗義執言。在荀彧的支持下,剛直正義的崔鈞帶領一眾大臣趕赴丞相府進諫。
牢獄里,睡夢中的司馬懿喊出了夫人張春華的名字。而曹丕,則焦慮地計算著時日。以眼下的情勢,兩人如果被關押超過十日,就要枯等到曹操征討荊州歸來。當曹丕問及司馬懿的對策時,司馬懿說出了三個人名:卞夫人、甄夫人和郭夫人。
曹丕府上,甄宓與郭照招來當時鎮守東門的城門吏,拜托他與曹操說一句話,并答應會求卞夫人保證他的安全。
在卞夫人的引薦下,東門守吏覲見曹操,慷慨請死以代替曹丕。曹操深為其所動容,答應不殺曹丕,當即釋放了城門吏,親自為其解縛覆衣,并賜其母親生絹十匹。
大牢里,鐘寺卿親自前來,奉曹操之命釋放曹丕,并喚其前去為大軍送行。曹丕詢問司馬懿,一會兒見到即將出征的父親后該怎么做,司馬懿教他只需痛哭即刻。
許都,城門。魏軍出征在即,群臣夾道相送。才高八斗的曹植當即賦詩《白馬篇》為父親壯行,驚羨絕倫的文采當即震懾眾人。司馬懿隨即給了曹丕頂門一掌,使其淚流滿面撲至曹操身前,一番樸素至極的孝子之語,頓時感動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