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鎖正帶著村民和知青們開荒,建紅興奮地跑過來告訴他自己跑了半個月總算是把化肥給弄過來了。金鎖很感謝她,建紅見自己十多天不在社員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干勁十足,問他是怎么辦到的。金鎖告訴她是因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讓大家相信會有更多的好政策頒布下來,讓大家看到了希望。
寶鋼終于建成了,在建成儀式上,老夏撥打了鄧小平辦公室的電話,希望能夠讓他聽到寶鋼建成的第一聲。鄧小平接了電話,夏默告訴他今天不光是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重要日子,寶鋼也正式建成了,底下工人們響起了一片歡呼。鄧小平聽著電話那頭傳來的寶鋼開工的炮聲,無比欣慰和感動,中國的重工業總算是要發展起來了。工人們懷著無比的熱情開始揮灑淚水,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美國石油公司也在線看了中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知道中國已經決定改革開放,他們馬上就能和中國做生意了。石油大王哈里斯提出現在就是進軍中國的最好時機,那是一片沃土,不可忽視。他還表示,自己能夠感覺到美國正在調整自己的政策,中美馬上就要建交了,他們的合作將會更加便捷。為了響應這種趨勢,美國時代周刊的雜志更是決定將鄧小平作為封面人物重點推出和宣傳鄧小平的時代已經到來了。
英國領導人也表示,中國不會再關緊大門,他們不會因為香港問題而排斥他們,只要英國持續保持強大的經濟實力。蔣經國也看了時代周刊,他和鄧小平是莫斯科的同學,他表示中國大陸的經濟會馬上發展起來,對臺灣也會調整政策。鄧小平時代對臺灣很有好吃,問題就是現在美國的態度,但是迄今為止,無論是官方還是他們派出去的情報人員都沒有得到任何消息。
全國知青會議召開了,田源跟知青們一起討論知青的返城問題,他給大家念全國知青工作會議的內容,大家都很關心自己能不能回城。但是整個內容都被念完了,也沒有提到知青們的返城問題,大家都很失望就都散了。田源一個人坐在外面吹著口琴給自己排解,他感到很無奈。另一方面,彭德懷和陶鑄的追悼會也在北京舉行,大家都在為他們曾經在文革中犯下的錯誤懺悔。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全國都氣氛都不一樣了,老田為了追求年輕染了頭發,曹慧要他洗了,老田說洗不掉了,曹慧覺得他是為了找第二春就走了。雖然老田追出去跟她解釋自己是為了外交活動,曹慧還是以要趕稿子為由離開了。鄧小平訪問了美國,他發表講話,中美關系正處在重要轉折,兩國人民合作發展是大局趨勢。維護世界和平,為世界發展而努力,是中美兩國的責任。
鄧小平在美國的講話引起了熱議,石油大王哈里斯更表示自己以后還要到中國去。香港的船王知道中國投資環境的改善,也約見中國外交人員,表示自己很希望在中國投資。香港問題是在中國特定環境下產生的特定問題,但是這并不是中國拒絕香港商人在中國投資的理由。
香港問題涉及主權問題,外交人員不能自己做主,便決定請示鄧小平。鄧小平在美國參觀了肯尼迪大劇院,還聽了兒童合唱團合唱的中國歌曲,他和卓琳走上臺和那些小朋友擁抱。哈里斯打聽到鄧小平在美國的休斯敦參觀美式飛機,便帶著夫人殺了過去,他希望當面和鄧小平談談投資中國石油的事情。但是等他趕到航天中心的時候,工作人員告訴他鄧小平三個半小時前就離開了,而且現在很有可能會和德克薩斯的石油大亨見面。
哈里斯趕緊趕到那里,夫人對他的舉動很不理解,覺得他這樣做太丟面子了。哈里斯跟夫人解釋,中國的改革開放讓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中國太重要了,自己必須要爭取到和他們合作,雖然夫人還是不怎么理解,但是也沒有那么抵觸了。他和夫人去赴宴,但是他們并不在邀請名單內,雖然他堅稱已被邀請。最后,他在名單上找到了一個熟人的名字撒謊混了進去。夫人覺得很丟臉,他們并沒有座位,但是哈里斯還是帶著夫人去了五號桌,今晚他一定要見到鄧小平。
鄧小平聽明哈里斯的來意,表示中國很愿意和他合作,而且現在中國十分需要他的幫助。
老田給曹慧做了飯,曹慧覺得很稀奇,說他的獨身生活可以繼續下去,但是老田還是希望兩人復合。曹慧跟老田講起今天自己跟鄧小平開會的時候的事情,鄧小平在文革時受了很多苦,但是提起毛主席還是充滿了尊敬,還要高舉毛澤東思想大旗幟,這讓她很感動。正說著建國走進來給她看了田源和眾知青書寫的要求返城的聯名信,希望她能夠幫忙。曹慧很想幫自己的兒子,但是報社工作剛剛開展起來,所以她也不知道能夠幫到什么程度。
曹慧帶著建國去找領導,雖然領導表示知青返城是青年報紙關注的重點,但是中央領導人態度不明確,他們也不能貿貿然地刊登。曹慧突然想起中國青年報有個欄目是群眾來信,可以在那一欄上刊登。而且鄧小平同志也能看到這封信,只要鄧小平同志關注到這個問題,那么知青返城問題很快就能解決。
鄧小平看了信后覺得問題很嚴重,要立刻解決,他便要負責這一方面的負責人來向自己匯報工作。負責人自己也有三個孩子在農場,他深知知青返城的迫切心態,便如實地向他反映和報道了知青的現實狀況。正說著王震就來了,他和鄧小平商量要深入了解情況,先摸清楚形式,不要一味地壓制知青。知青的生活情況確實很艱苦,發展生產,改善知青的生活條件這個問題要先得到解決。
王震表示自己很愿意聽這些知青訴說,自己很愿意負責來解決這個問題。鄧小平也在中央正式提出了這個問題,一方面是要安撫知青們,讓他們安于自己的工作崗位不要再有這么多的怨言,另一反面,中央也要調查實際情況,真正地為知青解決問題。中央很快就派了調查小組過來調查情況,知青們很高興。但是結果卻不盡人意,知青們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
經過商量,田源等廣大知青決定進京請愿。田震知道后熱情地接待了他們,田震并沒有責備他們,而是和他們拉起了家常,說起了自己的故事。田震平易近人的態度讓田源他們覺得很感動,隨后,田震又告訴他們中國現在處于特殊時期,農業生產對于中國真的很重要。知青們想要返城也是為了更好地為國家奉獻,但是現在國家確實需要他們留在農場。田源被他的一番話所感動,知青們理解了國家的困難,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都決定返回農場,投身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