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參觀了日本的煉鐵廠,他找陪同人員幫自己翻譯機器上的說明。他問起陪同人員這臺機器出廠的時候他們在干什么,聽了大家的回答,鄧小平有了前所未有的緊迫感。當中國國內還在瞎折騰時,日本卻在集中所有力量搞建設,中國水平起碼落后了日本三十年。鄧小平感嘆如果能夠把這樣的機器送進寶鋼,中國的鋼鐵會有多么大的進步。
晚上鄧小平一個人在思考,他把老夏找過來,要他明天去跟日本有關部門商量一下,希望他們能派專家對寶鋼建設進行支援。經過五十幾位專家的研究和實踐,寶鋼地基問題解決了,所以寶鋼建設越發急迫起來。老夏覺得鄧小平的想法很好,這時鄧小平又問起了《驚雷》這個劇本,他知道老夏的兒子建國就是這個劇的發起人。鄧小平知道他們的劇本排練有很多阻力,他覺得應該對年輕人多鼓勵,而不是盲目壓制。鄧小平的態度讓老夏很感動。
鄧小平第一次做新干線,他覺得這種速度能夠催人前進,他跟陪同人員講以后中國也要有這樣的鐵路。回迎賓館后,他接見了黃華,黃華告訴鄧小平,他的訪日在世界上引起了轟動。鄧小平講中國發展離不開國家社會,現在世界大戰打不起來,中國應該抓住機會多派人到各個國家,和各個國家打好關系,尤其是中蘇,中日,中美。中國已經不能再折騰了,國家發展重點必須集中在經濟建設上來。
得知鄧小平日程后,日本首相為鄧小平送行。老田和老夏知道田源他們找不到劇院,便把劇本給有遠見的胡喬木看了。胡喬木看了以后也相當重視這個問題,再加上鄧小平的支持,他們便委派了秦主任來解決這個問題。秦主任親自去了田源他們排練的地方,告訴他們問題已經解決了,中央很支持他們的活動,給他們安排了人民劇院,田源和建國都很高興。
陶鑄一案成了平反冤假錯案的重中之重和代表,負責的工作人員面對責問表示自己已經對這個案子做了很多次的檢查了,沒有任何問題。陶鑄摯友便送來了相關材料,證明了陶鑄的清白,并希望他們能夠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