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決中英問題,就要先解決香港問題。經過商量,英國首相撒切爾決定出訪中國。在英國撒切爾夫人一直以雷厲風行和強硬的作風聞名,她希望這次依然能夠通過她的強硬的外交手段解決香港問題。撒切爾夫人即將訪華,中央也召開了緊急問題。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毋庸置疑中國有權收回香港。但是這勢必惡化和英國的關系,而以中國現在的狀況不太適合和英國交惡。為了解決這個兩難的境地,鄧小平確定解決香港問題的十二條方針。這個方針不僅能夠表明中國的立場,更能夠維持兩國友好的關系。盡管如此,鄧小平還是做了打算,不管怎樣,香港中國一定要收回來。
還有一件大事將要發生,中國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在即,但是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尤其是關于經濟建設到底該走怎樣的道路,中國改革開放設立經濟特區引進外資這到底是姓資還是姓社?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鄧小平決定前往北戴河,商議十二大相關的這些問題。
十二大終于召開了,鄧小平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他主持了大會開幕式,并致開幕詞。他高度地評價了這次大會的歷史地位,認為這次大會將是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最重要的一次會議,他還總結了我國建國以來的歷史經驗,正式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命題。
胡耀邦代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報告。報告共分為6個部分,主要包括歷史性的轉變和新的偉大任務;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全面高漲;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把黨建設成為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堅強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