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清的鞋子壞了,正好到了供銷社就去買雙草鞋,張富清見草鞋都壞了賣貨人員態度也不好很生氣,把供銷社的王主任罵了一頓,并且命令供銷社從今天開始整改,連鞋都沒穿接著去趕路了。高洞在研究修路的事情,只是需要炸藥沒有人懂,報批也是個難事,張富清又把這件事情攬了下來。張富清拉著小楊回家吃飯,孫玉蘭做了油潑面。孩子們都已經長大了,建國說學校推薦他去縣城運動會,所以想換一條新褲子,他這條又破又短。孫玉蘭卻說不行,畢竟張富清的褲子比他年紀都大,不還是一樣穿著。
張富清帶著人們修路,別人覺得他只是在這里喊幾句空口號,等他走了坑還是要本地人填,張富清就說他不修好這條路就不走了。當地人用面條下飯,張富清說起了陜西面食,說修好路后要親自給大家做一次搟面皮。張富清說修好路要讓高洞人也出去看看,也讓外面人看看高洞的景色,自己創造機會讓日子過得更好一點。村民們擔心修路影響農忙,不過張富清已經想好了解決辦法。
1977年秋,高洞公社,張富清帶著大家開工修路。建國自己打工買了一匹布,建榮和健全追在他后面艷羨不已。建國讓孫玉蘭幫他做條新褲子,可孫玉蘭要拿這布料給張富清做條新褲子,他那條破褲子已經穿了很久都沒換,建國也沒辦法。張富清和村民們忙著修路,在峭壁上飛來走去的。要點火了,張富清點火后才跑下安全的地方躲避。一聲轟響后,修路正式開始。
1977年冬,建國聽說恩施的國營廠在招工也想去試一試,不過招工名額有限,他想讓張富清幫忙,這樣家里也能富裕一點。孫玉蘭沒回答,叫他吧新做的褲子給張富清帶去。建國興奮地去了工地,張富清年紀也不小了,在工地上卻還是很賣力。父子二人坐在山頭吃午飯,建國拿出孫玉蘭讓帶的辣椒,是他自己做的。
建國支支吾吾,才開口讓張富清給他弄個指標,可張富清直接拒絕了,他不能一有好事兒就想著自己家。建國很生氣,張富清只想著自己的名聲,卻沒想過他們跟著張富清過什么日子,他是符合指標的,卻因為他的名聲連公平競爭的權利都沒有。建國委屈地拿出那條褲子,要張富清給他指條活路,張富清讓他和卯洞的高中畢業生一樣去林場,也是一條活路。
建國摔下褲子就走了,一路上越來越委屈,卻只能忍著。1978年春,建國去扎河溪農場種樹了,因為生張富清的氣也好久沒回家了。張富清帶著辣椒去看了建國,建國問他那個掛壁公路修的怎么樣了,他在那么危險的地方工作,建國都沒敢告訴孫玉蘭。1979年夏,經理兩年日夜奮戰,高洞終于有了第一條公路。孫玉蘭帶著孩子們準備跟著張富清離開這里,村民們聽說他要走了自發來送行,這么多年他在這里的工作大家都看在眼里。
1981年冬,湖北恩施來鳳縣。張富清被調到建設銀行做副行長,但是建行缺錢,財政局也缺錢。建榮復讀了一年還是沒考上讀書,她不想再繼續讀書了,張富清勸說她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有要做的事情,要有文化,他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礦井壓力大追著張富清希望再寬限他們幾天,張富清的壓力也大,索性就住在了礦上,整天數煤車。張富清來到建行后每一筆賬都記得清清楚楚,走遍了來鳳大小企業,財政局每年撥出一筆錢做獎勵,張富清用這筆錢蓋了辦公樓、職工宿舍。
勤勤懇懇工作幾十年后,1984年秋,張富清離休了。轉眼已經1985年,張富清和孫玉蘭來到來鳳已經三十年了。組織上讓張富清退下來,他也無怨無悔,每天在家里做孫玉蘭的助手。兩個人一起磨豆子做合渣,建榮做了護士,健全考了師范當了老師,家里也寬裕許多。張富清在家里也閑不下來,成天擺弄家里的東西。
2014年冬。今天是張富清九十歲大壽,孩子們帶著孫子孫女們也回來了。本想去飯店吃,張富清卻非要自己做。家里的老房子已經三十年了,孩子們想換個電梯房,可張富清已經住慣了不想換。退下來三十年了,張富清卻依然每天都關心著國家大事。日子依然過得平淡,孫玉蘭在某天,突然暈倒了。躺在醫院里,孫玉蘭還在心疼錢,如果不是張富清逼她從供銷社退下來她也是可以公費醫療的。張富清的良心都給了國家,孫玉蘭并不埋怨什么。
張富清也住院了,醫生建議借此機會把白內障手術做了,建行說要幫他全額報銷,可即便這樣張富清也非要做便宜的。健全問張富清有沒有軍人證明,說要給他去做個登記。健全回家翻出了張富清的箱子,里面放著他的一套軍裝,還有幾塊軍功章緊緊地用布包裹著。
健全拿著這些去給張富清做了登記。健全把軍功章用手機拍了下來,這些東西他們幾個兒女從來都不知道,估計連孫玉蘭也不知道。一次同學聚會上,做記者的同學偶然看到了健全手機里軍功赫赫的那些照片,讓幾個生面孔去了張富清家,要挖第一手的資料。
健全帶著三個人回了家,說是老同學特意讓他們來拜訪張富清。張富清回憶起了壺梯山戰役,那對他來說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過去的事情反而記得越來越清楚。當時的張富清還是青年,家在國統區,張富清回不去家就留在了共產黨。說起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區別,張富清還提起他見過彭德懷司令員,就在壺梯山戰斗的時候。提前過去的那些事情,張富清滿眼都是懷念。
張富清給他們指了指在壺梯山戰役中獲得的的一等功勛章,戰役結束后師黨委批準了他入黨,并且授予他戰斗英雄的稱號。張富清回憶了自己的戰斗事跡,因為糧食緊缺,西北野戰軍大多數時候是餓著肚子上戰場的,可即便這樣也把對手打得屁滾尿流。1948年冬,馬上要打到洋縣了,張富清和戰友說起了家鄉的美食,東北戰友說等中國解放,要請他們吃豬肉燉粉條。
張富清接著回憶起了第二枚功勛章,永豐戰役中,張富清帶突擊組夜間上城奪取敵人碉堡,也是在這一次的戰役中,張富清親眼目睹了兩個好戰友的死去。張富清當時心中憋悶,心里只有一個念頭,炸碉堡。那一仗西北野戰軍大獲全勝,但也犧牲很大,帶著他一起沖上去的那些老兵們一個都找不到了,他找了很久都沒找到,他只是想要告訴他們,我們勝利了。戰火后的廢墟中,張富清仿佛看到他們兩個人在閑談,說著解放后的生活,可是一轉眼他們又都不見了。
年邁的張富清回憶起這一幕內心悲切,這些事情,七十年了他都沒有和別人講過,現在講出來還像昨天一樣。永豐戰役結束后,張富清再次被授予戰斗英雄稱號,并獲得了第二枚功勛章。這些獎章張富清珍藏在箱子里那么多年,是因為他還活著,可是那些和他并肩作戰的戰友們都犧牲了。張富清發誓,要完成他們沒有完成的愿望,把這面革命大旗抗到底。
2019年冬。張富清的戰斗事跡被刊登在報紙上,張富清看到后卻大發雷霆,告訴健全到此為止下不為例。家門被來采訪記者和群眾踏破了,健全連忙給同學打電話批評了他。張富清的事跡被報道后縣委也很重視,指派宣傳部整理出來,但記者們都想深入采訪張富清。宣傳部為此上門拜訪了張富清,希望他把英雄事跡講出來。后來張富清接受了來自全國媒體的采訪,他不愛看戰爭題材的電視劇,因為會想到以前在戰場上的事情。說起那些事情,張富清潸然淚下。
張富清重新穿上了軍裝,部隊里也來了人,說歡迎老英雄回娘家看看。三五九旅特地慰問張富清,張富清還聯系上了當初在三五九旅一起作戰的老戰友。戰爭年代張富清立過功,但是沒有告訴其他人,也沒有告訴家人子女,那是因為他的戰友不到二十歲就犧牲了,而他還活著,他有什么資格把那些功勞拿出來說呢。張富清要好好活下去,好好完成工作,告慰戰友們死去的英靈。
因在永豐戰役中勇敢殺敵,張富清受到了彭德懷司令員的親切接見,并拿出一盒罐頭嘉獎。來到烈士紀念碑前,張富清雖已年邁,軍禮卻依然有力堅強。即便脫下軍裝,他們依然是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