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蘭在供銷社的工作做的兢兢業業,別人家的老婆都能好好的工作,她憑什么不行?可組織上安排了這個任務,孫玉蘭不支持他誰支持呢。可張富清和孫玉蘭兩個人的工作都不足以養家糊口,四個孩子她絕不能餓死一個,所以她告訴張富清,結婚這么多年她什么事情都依著他,就這件事情,不行。張富清和她商量著來,孫玉蘭最終還是選擇退下來支持他的工作,她能過好日子,也能吃糠咽菜。
1965年秋。孩子們都長大了,衣服得做新的了,建珍的病藥也不能斷,家里開支實在省不出來,張富清叫孫玉蘭把他那項開支省了。孫玉蘭抱回了一只豬養著,張富清擔心干部家屬帶頭不太好,不過孩子們畢竟要張嘴吃飯的。張富清見自己的箱子被動過,是建國用里面的東西換了小豬,張富清氣得打了他一頓。
1967年春,一個地方的生產起來了又被派到另一個地方,張富清始終沒有停下腳步,這次他一走就是兩個月,孫玉蘭干點雜活貼補家用,而孩子們也長大懂事了,每天下學后撿柴火,都能幫她一把了。家里鍋里、灶里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孩子們撿回來的,沒花一分錢,孫玉蘭很是高興。張富清托人帶回來一塊冰糖,孫玉蘭砸碎了分給幾個孩子吃。
孫玉蘭找了份新工作,在手工聯社,解決了家里不少困難。張富清的工作忙,孫玉蘭在家一人帶著四個孩子,省吃儉用。一天醒來,孩子們發現自己多了雙新鞋子,是張富清回來了。也許是好久不見,孩子們看著他都一臉陌生。過年了,今天家里的飯是管飽份,張富清還給建珍帶了蘋果回來。建珍懂事,切開給家人都分了一瓣吃。張富清始終記得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友,他們有的死的時候還不到二十歲,張富清總說他不是一個人。張富清和孫玉蘭說要等卸甲歸田時回老家洋縣,讓那里也能通上電過上好日子。1968年夏,來鳳開了家照相館,孩子們都好奇地湊去看拍全家福。張富清還在外工作,孫玉蘭說他不在不算全家福。建國說張富清成天不在家,要照張相給他帶在身上免得忘了,孫玉蘭就帶著孩子們拍了一張照片。
孫玉蘭累病了,建榮和建全都回去陪建珍了,建國陪在她身邊。大夫說孫玉蘭累不得,更不能讓她生氣。孫玉蘭不愿意繼續在診所待著,建國想交了錢帶她回家,手工聯社那邊因為是臨時工只能報百分之七十的醫藥費,但大媽好心,把剩下的我也給了他。建國帶著建榮去駐隊的地方找張富清,一路上跋山涉水,在一位大哥的帶領下上了山。張富清這幾天帶人在二尖子山日夜奮戰,回來后建國拿給他那張全家福,說孫玉蘭得了心臟病,還有風濕,想讓他回家去。可張富清忙著在這里修大田,暫時還回不去。建國管他要了錢說要把醫藥費還給楊嬸嬸,可他知道把這兩塊錢拿走了張富清就吃不上飯了,臨走前把錢留下了。
1974年夏,張富清從三胡調到卯洞,一家人從破屋子搬到了廟里,不過張富清又去高洞駐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