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15年,諸國林立,宋蒙金三國成鼎足之勢,大蒙古草原上,一股強大的勢力正在集結,成吉思汗帶著三子窩闊臺、四子托雷,發動了對金的戰爭。成吉思汗和窩闊臺與金軍正面激戰之時,金軍繞道偷襲了蒙軍后方-拖雷的大營,此時托雷的妻子貼尼即將臨盆,托雷僅帶親民趕回營救貼尼,數倍于他們的金兵被打退,貼尼在戰火中生下男嬰,托雷為他取名忽必烈。
九年以后,忽必烈看書時被兄長嘲笑,書被搶走后忽必烈上馬追趕,他在途中看到貴由打闊端時上前幫忙打架,貴由被踢翻在地上,貴由母親路過時看到將他帶走。忽必烈讓弟弟阿里不哥去拿大餅時被帖尼發現,帖尼罰忽必烈多跪一個時辰。馬官庫而達的女兒伊娜是忽必烈的好朋友,她是草原上美麗的小女孩兒。
公元1224年,九歲的忽必烈在故鄉和林迎回了在外征戰、闊別四年之久的成吉思汗和其率領的蒙古大軍。忽必烈不慎騎上烈馬時被父親拖雷制服,成吉思汗答應親自教他最好的馬術,成吉思汗清楚只有人馬合一才能馳騁天下,忽必烈自幼時就被成吉思汗認可,稱必成大器。成吉思汗準備征服西夏之后對付西域,他想讓人培養一些新馬種。
成吉思汗對于長子和二子的爭執感覺到痛心,他用自己辦法化解了兩人的矛盾。成子思汗對孫子們的狩獵很滿意,他用獎賞看出了他們的選擇,蒙哥想像哲別一樣當一名神箭手,他選擇了強弓,忽必烈選擇了一串佛珠,只有那個家里沒有。成吉思汗向阿律楚材問起看法,他們都都清楚忽必烈是可造之才。公元1226年,蒙古軍隊通過了戰略準備后針對西夏發動了浩大的戰爭,對于忽必烈和貴由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
成吉思汗對于西征志在必得,忽必烈和貴由也在隨軍征戰的隊伍里,他們將在戰爭中得到歷練。攻打西夏的蒙古軍隊受到頑強蝗抵抗,幾場遭遇戰后沒取得太大優勢,而此時成吉思汗的身體愈發虛弱,但他依然在堅持指揮戰斗,直至將西夏的中興城形成合圍之勢,如果不能攻下城池,蒙古大軍將面臨困難。唐兀惕砍了蒙古使者帶去信函給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看后撕毀,眾將沒有破敵良策,忽必烈說出自己看法,他提出燒了敵軍糧草可破中興城,成吉思汗采納的他的建議,忽必烈表現出軍事天賦。
西夏中興城斷糧后人心浮動,三日后西夏軍隊想突出重圍時被蒙古軍隊合圍,西夏慘敗,蒙古軍活捉了敵方主將。
西夏主將葉綽麻被帶到成吉思汗面前,成吉思汗命人砍下他的頭顱來祭祀長生天。拖雷收到術赤王的緊急信件,術赤一個月前病逝,托雷不想讓父王知道,但已兵分兩路傳達過去,成吉思汗得知長子術赤大王歸天的消息后痛心不已,本就虛弱的身體更是雪上加霜。成吉思汗自知命不久已,他要見四子托雷,他要在兒子之中選一個接替大汗之位的人,成吉思汗給兒孫們留下囑托,金軍駐守潼關難以攻破,他提出假道于宋可攻破金軍。成吉思汗了解兒子們的性情,察合臺被賜封地,窩闊臺有野心,成吉思汗將大汗之位傳給他,托雷得到漠北土地和蒙古起家的二十萬精兵。
成吉思汗讓眾官員在窩闊臺死后在孫子里選拔合適人選繼承汗位,忽必烈是他看好的繼承人。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病故于鄂爾多斯,八年后,忽必烈已經慢慢走出爺爺病逝的悲痛,他的聰明才華讓大家認為忽必烈是草原上的雄鷹,但他萬萬沒想到這一年在感情上受到深深的打擊。
蒙古套馬比賽開始,忽必烈和眾兄弟們一起參加,伊娜在一旁觀看,忽必烈率先套住頭馬,眾人拍手鼓掌,忽必烈上馬后馴服烈馬并成功登臺。忽必烈因表現突出被窩闊臺賞賜第一杯酒,窩闊臺相信蒙古遲早會征服天下。北方盜賊肆虐,窩闊臺命年輕人出兵剿滅,貴由因年紀大而取得領兵之權。
忽必烈和伊娜相互都有好感,他答應她在打仗歸來后迎娶她,伊娜也愿意等他回來,她還親自為他縫制了袍子,伊娜為忽必烈送行。取律楚材向窩闊臺匯報達蘭喀喇的動向,窩闊臺準備用聯姻的辦法來對待他們,伊娜成了嫁給達蘭喀喇王子的人選,她知道后非常難過,但王命難違,伊娜帶著忽必烈送的匕首出發,她用忽必烈送的匕首在他們約會的溪水旁自殺。
貴由率軍發現盜賊老巢后安排三路人馬進攻過去,忽必烈建議貴由等其他兩路兵馬到后再發動攻勢,但貴由不聽,貴由被盜賊包圍,忽必烈救他于危難之間,其他兩路人馬到后盜賊望風而逃。忽必烈回去后受到重賞,他的幾個兄弟也被封賞,貴由的表現讓窩闊臺并不滿意。馬官庫而達被賞賜牛羊百頭。
忽必烈飲酒時發現庫而達臉色不悅,跟過去后聽到庫而達的訴說,當忽必烈聽說汗大妃的主意后非常惱火,忽必烈質問她為何逼死伊娜,汗大妃謊稱不知,貼尼看到后上前勸說。忽必烈來到溪水旁吊念伊娜,他撿起地上的那把匕首。拖雷相信忽必烈的心情會隨著時間而好轉起來,貼尼建議給忽必烈說一門親事。
拖雷妹妹見到為忽必烈提親的書信后十分高興,他們全家來到拖雷賬中,五公主的女兒察比已經長大。察比在市集的酒館見到喝多的忽必烈,忽必烈出手相助還幫了她,當察比知道他的身份后有些生氣地回去。察比在她的帳篷中見到喝多的忽必烈躺在那里,她生氣出賬后踩到水沆被弄了一身臟。
拖雷在街上看到喝多的忽必烈后命人將他拉起來,忽必烈被帶到點將臺前,那里像征著一種榮耀,拖雷講出一番道理,他給忽必烈三天時間來改變自己。忽必烈恢復了理智,他開始訓練軍隊的火炮力量,察比收拾東西離開,她不想再見到忽必烈,五公主對她也很無奈。
察比騎馬出現在忽必烈的訓練場,忽必烈及時出手救她于危難之中,察比改變了對他的看法。察比隨父母回到托雷賬中,吃飯時忽必烈對之前的態度向她表示道歉,察比原諒了他。窩闊臺召集眾將商議攻金之策,拖雷認為此時不是最好時機,他的建議沒有被采納。
窩闊臺堅持要按自己的策略攻金,托雷無法勸說,忽必烈認為先應該和宋議和,他的想法和托雷不謀而合,耶律楚材和忽必烈先行去宋,察比在忽必烈離開前送他東西。窩闊臺一意攻金,沒想到在鳳翔遇到強烈抵抗,蒙古軍隊沒有得到便宜,他們進退兩難。金軍渡河,窩闊臺派人請拖雷支援,拖雷需要準備十天時間,他要備齊糧草才能出征,汗大妃給他五天時間。窩闊臺命人在林中駐守,拖雷擔心中了金軍之計,忽必烈向宋借道成了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