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夜宿破廟談天論地,還未踏入京師,已然心生退意。都道寒窗苦讀高中榜首,升官發財光宗耀祖,可是考場人情世故,想要某個好前途,還得要看錢包富不富。每逢科舉之時,學子們紛紛登門拜相府,明相起步千余兩,索相略高,好處費多少決定官位大小,買者心甘,賣者情愿,一分價錢一分貨。
次日靳輔聽聞伙計把陳潢轟出客棧,急忙尋去破廟,奈何為時已晚,他們早就動身出發。于振甲看不出陳潢治世之才,甚至還有點榆木腦袋,直到他看見墻壁上的詩詞,又聽著靳輔的感慨,不免生出些許改觀。
康熙格外注重今年科舉,決定加設策論,希望找出類似大禹這等名臣,委以重任。早朝結束后,索額圖生氣明珠居然在殿上請旨降罪,還差點把他搭進去。明珠笑呵呵哄著索額圖,表示今日主動認錯是為走過場,畢竟圣上不會輕易降罪,話雖如此,索額圖并未完全消氣。
邊疆捷報傳至京師,康熙龍顏大悅,親自為皇額娘挑選上等好馬。然而廢后一句話,使得康熙再度起疑,懇請孝莊皇太后告知關于國史館沒有記錄在冊的真相,他想知道生母董鄂氏為何暴斃,更想知道父皇究竟有沒有出家。
孝莊皇太后始終不肯正面回應,與其深究前塵往事,還不如真正治理好朝野,穩定群臣。如今吳三桂狼子野心,就算康熙政績斐然,可在他們眼里,依舊是政令不出紫禁城且膽大妄為的小皇帝,所以孝莊皇太后對康熙叮囑再三,事實真相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守住大清基業,否則后世歷史任由賊寇書寫,必然會改得面目全非。
也正是因為孝莊皇太后的諄諄教導,康熙冷靜過后全身心關注前方戰事,吳三桂麾下大軍難以對付,索額圖建議靜觀其變,屆時率軍直抵荊州武昌,形成合圍之勢,確保能夠夾擊吳三桂,避免他有喘息的機會。
康熙聽聞昭烏達盟不日抵達京師,考慮科舉在即,索性下令敞開城門,犒賞葛爾丹五萬精騎,另外委派香山銳健營的騎兵陪同他們圍獵,總之是要盡地主之誼,避免在關鍵時刻出岔子。盡管索額圖和明珠都咽不下這口氣,可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索額圖讓小太子在自己臉上畫老虎,明珠突然登門故意戲弄,順便告知靳輔已達京師,索額圖聞言震驚又氣憤。此時靳輔謝過于振甲沿路護送,還望他若是遇見靳治豫,務必幫忙帶幾句話,身為人父沒有留下家產,唯有心向光明,夫復何求。
明珠給靳輔安置在養蜂夾道的伙房里,緊接前往上書房面見康熙,勸說他暫且按兵不動,切莫急于提審靳輔,否則供出一批河道官員貪污,勢必會導致政局不穩。康熙考慮到科舉事宜,也不想貿然生事,交代明珠照顧好靳輔。
但是索額圖死活不肯罷休,非要鬧進宮狀告明珠大膽干政,想讓康熙依法治罪。康熙安撫索額圖的情緒,承諾會過些時日追究靳輔罪責。本來索額圖還想繼續說幾句,康熙突然委任他幫自己留意奏報,此話一出,索額圖也不好多言。
考場學子們都在絞盡腦汁登門拜相,五兩銀、十兩銀乃至上千兩花進去都是心甘情愿。明珠看在錢的面子上,通知師爺查清學子背景,只要那些跟索額圖有裙帶關系之人,全都從名單里劃掉。徐乾學出身世族名門,多少還是有些家底,高士奇沒錢謀路子,又不愿像陳潢死讀書,索性悠閑悠哉,若能高中為幸事,中與不中聽天命。
學子拜相之事傳進皇宮,康熙表面是不動聲色,暗地里密切關注。明相府閉門不見客,惹得學子們怨聲載道,繼而投拜索相府。索額圖并非來者不拒,也是從中仔細挑選,格外注意徐乾學的拜帖,覺得此人善耍小聰明又不會太張揚,只要高中新科進士就會孝敬江南萬畝水田。
反觀高士奇口出狂言,左右不過萬兩紋銀妄圖坐上索相的位置,索額圖直接將他拜帖丟出家門。高士奇尚且不明緣由,科舉前夕幻想高中后穩步青云,老來封相爺還不忘提攜同窗摯友。此話一出,三人立馬起誓茍富貴勿相忘,若是都能入朝為官,互相保全,同進同退。
明珠親自主持貢院科考,所有學子接受搜身陸續進場,為期三天共定三篇文章一首詩,沒想到高士奇當天就完成,屬實讓大家覺得不可思議。然而明珠看不起高士奇這等輕浮之徒,假模假樣地恭維幾句,直接在他試卷上落墨,沒有記錄在冊。
朝廷大臣都知道索額圖和明珠是面和心不和,一位是出身顯貴,隸屬于正黃旗赫舍里氏,當今太子生母的叔父;另外一位則是寒門仕子,全靠科舉翻身抱著皇帝大腿爬到相位,所以索額圖從骨子里看不上明珠,卻又無法阻止他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壞自己好事。
當初明珠力保王光裕沒有定罪,到后來擅自將靳輔接到京師關在養蜂夾道,現在居然負責監察科考,索額圖唯恐他從中提攜心腹,以后必然會凝成一股勢力。也正因如此,索額圖連夜密會伊桑阿等人商議對策,決定聯名請旨給王光裕定罪,緊接參奏明珠包庇罪臣。
等到早朝之時,康熙面對眾多老臣施壓,當場宣布王家三族充軍,女眷發賣。可隨著圣意下達,其他大臣聞著味地涌來,紛紛彈劾明珠亂政禍國。康熙心如明鏡,早已料到會有此局面,只要王光裕定罪,河道總督的位置空缺,自然而然成為大家眼里的肥肉。
若是能夠成為河道總督,每年獲利油水足,更為關鍵的,便是掌握生殺大權。黃、淮、運三者相互掣肘,之間密不可分,南糧能否北運主要在于黃河,倘若沒有糧草就會造成北方將士寸步難行,如果黃河決口十日,朝廷危亡立見,所以這便是康熙看重黃河的真正原因。
康熙苦思琢磨良久,實在是不明白靳輔請纓治理黃河,忠勇可嘉,怎會冒著生命危險貪污河工的安家費。御史們揣著明白裝糊涂,見風使舵,趁機造勢,康熙并非是任由老臣玩弄于鼓掌的昏君,繼而在朝堂上平息爭論,三言兩語保住明珠,這件事情徹底翻篇。
索相府師爺奉命去養蜂夾道,為的是能夠見上靳輔一面,奈何看守大臣軟硬不吃,直言明珠下令防火防盜防索相。索額圖聽完師爺的回稟,氣得整張臉通紅,不信明珠還能掀起驚濤駭浪,只要等到科舉結束,靳輔押送黃河邊斬首,照樣報今日之辱。或許是越想越氣,索額圖通知師爺傳令全府,也要來一招防火防盜防明珠。
為能解開心中疑惑,康熙秘密前往養蜂夾道,坐在屋內聽著明珠提審靳輔,總算是查明來龍去脈。靳輔為官二十年間,眼看黃河堤壩荒蕪,痛心疾首,也甘愿為黃河獻出生命,自認無愧于天地,無需明珠替他向皇帝求得恩典。
縱然是戴罪之身,靳輔莫忘百姓之危,懇請明珠轉告圣上,水患治理已是刻不容緩。除此之外,靳輔呈交陳潢所著書籍,希望可以加意查尋此人,而他拒絕任何恩典,唯獨心系黃河,至死未能如愿,實乃遺憾。
當晚天下舉子云集,京師長街盛況空前,二甲名單絡繹不絕,鑼鼓舞獅熱鬧非凡。江浙會館老板擺出賞銀坐等前三名。此時話音剛落,門外傳來嘈雜聲,只見官員前來宣讀徐乾學高中探花郎。
徐乾學愣在原地震驚不已,等他反應過來大受刺激沖出門,哭哭笑笑大喊大叫,周圍都是學子百姓的恭賀,幸好高士奇一巴掌將他打醒。轉眼間,天明將至,寒窗苦讀數十載,適逢三年科舉,有人歡喜有人憂。得中進士者,人間富貴,光耀門楣;落榜者愁腸百轉,如那黃河之水九道灣,跌宕起伏,急欲宣泄。
狀元、榜眼、探花三人進宮面圣,畢竟都是初見圣顏,難免有些忐忑。康熙注意到徐乾學左臉的掌印,接連發出質疑,盡管徐乾學嚇得結結巴巴,得虧回答還算是讓人滿意。三甲新科須得在翰林院讀書三年,徐乾學昂首闊步進入翰林院,沒想到他引以為傲的成績居然在這里顯得不足為奇,到頭來還要落得個抄書的工作。
康熙翻閱陳潢著作的治河書籍,立馬就被其觀點吸引,讀得廢寢忘食,可嘆沒能參加科舉。陳潢生病高燒,高士奇守在旁邊照顧,考慮再三還是決定去找徐乾學借錢,怎知他居然也是兩袖空空。
原本徐乾學以為科舉高中就能入朝為官,豈料還要在翰林院里苦熬三年,處處都需要打點花錢,光是這些還不包括置辦衣著家當。高士奇明白徐乾學的難處,也知道家里為他科舉幾乎是傾家蕩產,所以吃過飽飯就沒有再提及錢的事情,徐乾學過不去,掏出碎銀交給他和陳潢當作回鄉盤纏。
明珠查到陳潢住在江浙會館,急忙稟告康熙,考慮到會館里人多眼雜,乾隆易裝微服私訪。然而他們來到會館后,才知陳潢已經當賣行李回鄉,房間墻壁留下題詩一首,康熙默默記在心里。
成為探花郎不過是名聲好聽,徐乾學深知還需尋找靠山,于是先去拜訪明相府,一百兩銀子就聽幾句教誨。明珠沒有收下萬畝水田地契,意思不言而喻,徐乾學實在沒辦法,又屁顛屁顛地跑去索相府。
師爺負責招待徐乾學,索額圖站在屏風后面觀察,確定他值得重用后,這才現身攀談。當索額圖聽聞徐乾學居所簡陋,立馬通知師爺給他安排府邸奴仆以及出行馬車,也算是認下這門學生,徐乾學大喜過望,一路哼著小曲蹦蹦跳跳地往回走。
隨著科舉圓滿結束,康熙也準備前往黃河視察,索額圖羅列隨駕名單。康熙吩咐索額圖把靳輔送到他船上,并且強調不可怠慢以及傷其分毫。索額圖依言照做,命人將靳輔請到府里,變相跟他打聽關于黃河道的情況。
索額圖與靳輔之間交情不深,今日見面也絕非是為敘舊,主要還是警告他在皇帝面前謹言慎行。黃河水患事關重大,官官相護爾虞我詐,靳輔深諳其中道理,可他為人正直,索額圖直接以靳輔的夫人相要挾,果然靳輔有所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