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麗華在與官兵廝殺之時暗地里一直有一雙眼睛在默默地關注著她,在陰麗華為保全表姐的尸體放棄武器命懸一線之時,一直躲在暗處的男子毅然出手救下陰麗華,此人正是劉秀的族兄劉玄(劉圣公),劉玄是陰麗華母親的徒弟,當年上林行刺戰役中陰麗華的母親就是為了救劉玄才身負重傷,最后陰麗華的父親帶著昏迷不醒的妻子眼看無法突出重圍,只得把幼女托付給劉秀后連人帶馬墜下懸崖,陰麗華就是因目睹爹娘慘死而突發疾病導致喪失記憶。
劉玄告訴麗華自從上林行刺失敗后,他就離開長安回到故鄉蔡陽,回家后弟弟被官府所殺,他替弟弟報仇后就只得詐死,然后亡命天涯。劉玄欲前往平林投奔王匡陳牧的平林軍,他讓陰麗華隨他同往,屆時殺至長安將莽賊千刀萬剮,就可以替她的爹娘和他的親人報仇了。陰麗華堅持要回新野,于是兩人就此別過。
陰麗華身體虛弱強撐著趕路,終于體力不支暈倒在地,幸遇帶著家眷回舂陵的劉秀二哥才平安回到劉家。
劉家眾門客都紛紛贊賞陰麗華的仗義,身為女子,明知宛城是龍潭虎穴也愿意不顧自身安危去給李家報信,哪像李軼貪生怕死,只知道做縮頭烏龜。李軼從屋外經過,眾門客的譏諷之言他都聽在耳內卻無法發作,他自知李家已經完了,堂兄李通又下落不明,他不知道今后該如何在劉家立足。
李軼心情不好,劉伯姬寬慰了他幾句,李軼沖口說善良賢惠的伯姬妹妹可比蠻橫無理的陰戟強百倍、千倍,伯姬頓時引李軼為自己的知己,李軼又挑撥說陰戟把劉秀的馬給帶了回來,而劉秀一人留在宛城又沒有馬可怎么回來?還告訴伯姬他聽到流言蜚語說陰戟回來后天天和大哥混在一起糾纏不清。
陰麗華擔心劉秀的安危,想要再次趕回宛城去找他,劉縯不準,他說自己了解三弟,三弟一向機警過人肯定可以脫身。劉伯姬進門看到大哥和陰麗華相執說笑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她質問大哥難道還沒被陰麗華騙夠嗎?若不是因為陰麗華,鄧禹怎么會一去不歸?三哥又怎么會留在宛城?如今陰麗華又想來勾引她的大哥,簡直就是一個狐貍精,劉縯再也忍不住狠狠地扇了妹妹一個耳光。
陰麗華日盼夜盼終于盼回了平安歸來的劉秀,她告訴劉秀表姐不在了,她后悔自己過于逞能沒聽劉秀的話,劉秀寬慰她一切都是新莽政權的錯,如果不是新莽篡權,她的爹娘、她的表姐都不會死。陰麗華發誓要以手中的長歌劍助劉家推翻新莽政權。
劉縯請來了舂陵的宗親一起議事,劉氏宗親之首舂陵侯劉敞主持大局,眾宗親均不贊成舉事,怕自身遭到牽連,聰明的劉秀利用天象之說指出大哥所為乃天命所授,他率先向大哥劉縯下跪稱將追隨大哥復興漢室江山,并口呼“逆賊當誅,漢室必復”,陰麗華偕眾門客下跪隨之大喊口號,一時之間氣沖云宵,眾宗親的情緒瞬間被調動起來,現場形勢急劇逆轉,劉氏一族一致同意造反推薦王莽政權,復興漢室。
陰興和鄧奉都要陰識同意他們一起去參加劉縯的舂陵大軍,也好為推翻新莽政權出一份力,陰識心思縝密,他讓陰興和鄧奉留守陰府不可輕舉妄動,只有保存了實力,將來劉縯他們如果遇到麻煩,他們才有能力去幫助對方。
劉稷向大哥匯報,新野尉與長聚縣守正在長聚集結新軍打算來剿滅他們,劉秀提出己方兵力和戰馬均不足,若匆忙應戰恐對自身不利。他向大哥建議聯合南陽反莽的新市和平林兩軍,這樣勝算會更大一些。
劉縯派出說客前往平林軍接洽兩軍聯合事宜,軍中將士分成兩派,有人認為舂陵軍缺兵少馬勢必會拖累己方,也有人認為之前平林軍受新軍圍追,如果能和南陽最具影響力的劉氏宗親聯合將對己方的人脈和名聲有很大幫助。將軍王匡想到劉玄也是劉氏宗親,他想聽聽劉玄的意見,劉玄稱劉縯此人有霸王之氣,上陣時一定沖鋒陷陣、殺敵于前,對士氣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若將軍不放心,可以等他們打過一仗知道勝負后再做決定。
當日劉秀的馬給了陰麗華,如今舂陵軍迎來首戰,而劉秀則只能騎著家里的耕牛助兄長復興漢室,看著劉秀躊躇滿志的樣子,陰麗華對劉秀的好感又多了幾分。
為了確保首戰快速取勝鼓舞士氣,陰麗華提出由她率五十名兄弟扮作流民混進城內,與大軍里應外合。首戰在城里城外的密切配合之下迅速告捷,陰麗華在城墻上大喊“降者不殺”,守軍為了活命紛紛投降,一仗打下來舂陵軍的陣容又擴大了不少,新市、平林軍看到舂陵軍首戰告捷自然是欣然與之結為同盟軍,統稱漢軍。
當年劫持過陰麗華的馬武跟隨劉玄一起投奔平林軍,此時看到自己的恩公劉秀自然諸般親熱,劉玄暗地里叮囑馬武不得與劉秀交往過密,他認為舂陵軍和新市、平林軍目前貌似同盟但日后必起爭端,無兵無權的自己目前只得委屈自己左右逢源,伺機龍飛重天。
漢軍一路勢如破竹般打下唐子鄉、湖陽,陰麗華正與劉秀在討論這邊糧食軍備應該夠他們用上一陣子時,軍士前來報告綠林軍嫌財物分得少,正在哄搶,劉稷帶人都快跟對方打起來了,劉秀趕到現場命令舂陵軍將手中財物放下,他不允許舂陵軍為了些許財物和在沙場并肩浴血的同胞們起爭執,若再有發現軍法處置,三言兩語中劉秀盡顯敦厚大度之風,令邊上準備看笑話之人均暗暗贊許。
劉秀拉著陰麗華陪自己去湖陽外祖父家道歉,說這是他娘特意關照的。來到外祖家門口卻看到新市軍的張卯無視漢軍軍規正在搶劫外祖父家的財物,劉秀無法坐視不管,出手教訓了張卯,回到軍營張卯則在王匡的庇護之下此事不了了之。陰麗華心里不痛快,擔心他們的舂陵軍和這些草莽流寇混在一起,如果因此而失民心的話,那么如何打敗莽賊、匡復天下呢?
劉秀讓陰麗華不要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綠林軍跟著王匡多年一下子要讓他們按照舂陵軍的軍規行事恐怕有難度,且等他們再打幾場勝仗后糧草的囤積有了一定數量,這樣的局面應該會有改變。
陰麗華讓劉秀去看望受到驚嚇的外公,劉秀擔心以外公的脾氣肯定會大發雷霆,陰麗華告訴他血肉至親再怎么生氣打一頓氣就消了,頂多他劉秀挨打時自己陪著就是了,沒想到兩人趕到外公家,外公已經對著赤著上身的劉縯開打了,邊打邊罵孫兒枉為劉氏后裔,所謂義軍強盜不如,罵著又不舍地抱著孫兒痛哭失聲。
張卯恨透了陰麗華,他向王匡提議不如先打新野,搶夠了錢糧再打棘陽、宛城,平林軍軍師也同意張卯的建議,于是他們商定以新野糧草豐足又是文官守城便于攻打,再加上可以替鄧家報了被挖祖墳的仇為攻新野之由,于公于私劉縯都不好開口反駁。
陰麗華擔心此去新野會被大哥抓回家,大哥之前曾說過如果她再擅自離家將被禁足一輩子,她讓劉秀一定要幫她在大哥面前說話。
新野宰實識務者為俊杰,根本沒有任何反抗就開城門迎接劉縯進城,并兩三說明自己與鄧家無冤無仇,挖鄧家祖墳也是聽命行事,再說陰識也勸說他莫與大軍為敵,新野城不費一兵一卒就這么拿下了,劉縯認為是陰家幫了自己的大忙,決定上門向陰識道謝。未等劉縯上門,陰興和鄧奉先行前來犒勞大軍,感謝舂陵軍讓他們新野免受戰爭之擾,他們自然還有一個任務是要將陰麗華帶回家,這也正合劉秀之意,他覺得陰麗華雖有智謀武藝,但心中并無城府,跟著他留在軍隊只怕會有危險,他只想待來日隨大哥成就大業,再去陰家風風光光地把麗華娶回家。
王匡見新野城撈不到好處就急著往棘陽趕,劉縯聽說守城將領岑彭是個善用軍法之人,沒想到趕到棘陽如入無人之境,守城岑彭居然提前撤走了,并搬走了全城的糧草財寶,王匡的那幫手下都快氣瘋了,挨家挨戶地搜什么都沒找到,正在大街上罵娘呢。劉縯感到自己小看了岑彭,這家伙主動退兵、保存實力,這樣誰都沒輸也沒贏。劉秀提醒大哥岑鼓可不是那么簡單之人,從進城時看到的那些車轅印、馬蹄印來看,他們撤兵軍不慌、馬不亂的,由此可見他們的撤退是計劃好的,這恐怕是堅壁清野之計。
果然空城是岑彭故意留給漢軍的,他在受到上級的訓斥時說他是棘陽人,熟悉棘陽的地形,城是故意留給對手的,很快就會收回來,他的目的是令漢軍放松戒心后,才好誘敵而殲。
在陰麗華的再三爭取下陰識終于同意放她征戰沙場,翌日陰麗華告別家人離開陰家莊獨自上路追趕大軍。
漢軍行進到小長安聚處,突然遭遇伏擊,枕木、巨石、火球……從山上源源不斷滾落下來,岑彭下令“生擒劉縯,賞金千兩”,重賞之下自有勇夫,一時之間漢軍的陣腳亂了,混戰中劉二哥為救伯姬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