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去說服劉揚的使者劉伯先極力想促成劉秀和過珊彤的婚事,但劉秀一聽結盟的條件是聯姻連連搖頭,他稱自己已經娶親,如何還能聯姻?劉伯先不解男人三妻四妾正常得很,娶了過珊彤也沒委屈了主公劉秀,眾將也皆以為與劉揚結盟是解決目前困境的最好辦法,都勸他莫因一己私情陷眾將于危難之中。
名醫程馭為了治好陰麗華的腿疾在征得陰麗華同意后下了猛藥,服藥后陰麗華腹痛難忍,此時尉遲峻卻來請陰麗華速去昌城,稱不去必會后悔,就算是自己背著她也得去。陰麗華以為劉秀有了危險,顧不得自身病痛趕去昌城,沒想到在議事廳門口就看到各將領在圍著劉秀逼他娶親,劉秀只是堅定地回答“妻秀已經有了,妾不需要”,陰麗華現身責怪眾將領劉秀已經言明不愿娶妾,為何還要咄咄逼人?劉秀來到麗華身邊稱他乃一介山野村夫,能娶到麗華已是三生有幸,過氏貴氣逼人,他劉秀高攀不上。
第二日馮異趁著劉秀又被眾將圍著勸諫之時來找陰麗華,一進門他就拔劍欲刺,他說陰麗華反正是要死的,與其有一天讓她后悔自縊而亡,不如他先當了這個惡人,成全了他們這對夫妻。如今只要娶一個女子便可輕而易舉地化干戈為玉帛,然而劉秀卻執意不肯,劉揚不降,早晚有一天會兵戎相見,他問陰麗華是不是想讓將士們為了他們的兒女私情白白送命?陰麗華說自己只知道她是劉秀的妻,劉秀是她的夫,他們之間容不下第三人。馮異稱她無異是逼劉秀去死,門外的將領們都是從洛陽就一直跟隨著劉秀,但若到了劉秀失去人心,再無人忠心跟隨之時,就算他想解甲歸田也為時已晚,因為劉秀不可能活著離開河內郡。馮異說眼下劉秀是對陰麗華心懷感念,但若是一個大丈夫為了一個女子葬送了大好前程的話,只要他日他有了一絲悔意,日后他們夫妻相處就不可能像今日這般坦誠與無私,他勸陰麗華既然事事為劉秀著想那么不如大度一些。
眾將圍著劉秀只是不停地喊著“請大司馬三思”,劉秀卻一味地回絕,陰麗華最終痛苦地選擇妥協,她替劉秀做出選擇,對前來勸諫的將領們說劉秀明日就啟程,前往真定提親。
入夜劉秀來到麗華房中求她跟自己一起離開,一起回到南陽過平凡的日子,麗華勸他應以大局為重,以前他們的心愿就是“讓天下太平,讓大家不再忍受失親之苦”,如今實現的機會來了一定不能放棄,只要劉秀能好好地活著,自己無論到了哪里都會為他祝福。翌日劉秀踏上提親之路,而陰麗華則留下一紙休書,在尉遲峻的陪伴下離開昌城。
來到真定王府提親的劉秀被逼著當日成親娶珊彤為妻,原來這個條件劉伯先早已答應了劉揚,若不答應則劉揚必定當場翻臉,權衡再三劉秀決定忍下一口氣。新婚之夜劉秀唯有裝睡讓自己逃避面對被逼迎娶的新婚妻子,而留宿荒郊野外的陰麗華喝下了程馭留下的第三劑藥性最猛烈的一劑藥后口噴鮮血。
新婚第二日過珊彤就迫不及待地帶著劉秀去看當年他救下她們母女時落在馬車上的那些縑帛,看著縑帛他才想起原來眼前的妻子就是自己曾經施救的母女。珊彤說這些縑帛她已熟讀于胸,也因此對劉秀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劉秀苦笑道現在倒是他自己越來越不了解自己了。
珊彤母親召來從小服侍珊彤的仕女瑛絡,她說自己對新女婿不甚放心,他那句“娶妻當得陰麗華”天下皆知,在娶自己女兒之前劉秀早已有了陰氏,她怕女兒會受委屈,她向侍女打聽女兒和女婿有沒有同房?此話正被經過珊彤聽到,她連忙上前扯開話題,只是說劉秀對她很好,他們很恩愛,然后急著拉劉秀前去拜見劉揚。
劉秀向劉揚提出他與珊彤成親已有三日,昌城的兄弟都等著他回去一起北上討伐王郎,他與珊彤商量過了,明日就啟程。劉伯先趁機問劉揚此次準備派多少兵力支持大司馬?老奸巨滑的劉揚稱劉秀昆陽一戰以少敵多,而且眼下坐擁精兵數萬,對付王郎定不成問題,至于自己手里兵士人數雖多,但都是閑散門客之流,而且周圍還有不少草莽流寇,所以他決定自己這邊的人馬暫時坐鎮真定,待時機一到再支援大司馬。
陰麗華的腿傷一直沒有起色,尉遲峻說自己是帶她來找程大夫的師父治療的,相信一定可以治好,沒想到尉遲峻口中的世外高人竟是陰麗華的舅舅蔡少公,和蔡少公一起生活的正是劉秀的同窗嚴子陵。數年不見舅舅,一見舅舅的面麗華滿腹的委屈再也忍不住兩行清淚。
劉秀回到昌城得知麗華已經離開,他問鄧禹若他是自己該何去何從?鄧禹勸劉秀事已至此已經沒有退路,只有平定戰亂,才能對得起大哥和麗華的犧牲和退讓。
劉玄得知劉秀娶了劉揚的外甥女得到了劉揚十萬大軍的支持,他當即決定起兵攻打邯鄲,助劉秀一臂之力,共同討伐王郎。
嚴子陵與陰麗華兩個歡喜冤家聚在一起整天斗嘴倒也使陰麗華的日子沒那么苦悶難熬。突然尉遲峻傳來消息信都失守,任光、耿純等人的家眷均被敵軍挾持,是在劉秀率主力大軍北上攻打柏人城時,王郎一面派大將張參進駐,另一面派信都王率部眾圍困信都,信都本來就兵力空虛,加上城內有大姓豪族馬寵,殺死了守門的漢軍將士,打開城門迎接邯鄲軍,信都不攻而破。王郎以城中將領家屬為人質向劉秀發檄文,稱劉秀若不投降就要對家屬開殺戒。
劉秀得到消息決定不顧一切要回援信都,馮異提議劉秀仍留在當地攻打柏人城,派任光和李忠率兩支隊伍回援。
陰麗華讓尉遲峻召集陰家在河北安置的所有人,務必要將漢軍家眷救出來,尉遲峻稱陰家影士不足屈屈五百人,以五百人對王郎的大軍如羊入虎口有去無回啊。
劉揚得知信都落于王郎之手,劉秀腹背受敵,他估計劉秀此次是兇多吉少了。劉秀派劉植前去向劉揚求援,劉揚稱病避而不見。無奈之下劉植只得求過珊彤出面向舅舅救援,珊彤義無所顧立即起程回真定。
得知劉秀遇到麻煩,陰麗華心急如焚,蔡少公借下棋告訴麗華棋如人生,要成大事者必先舍小我而顧全大局,就如劉秀娶過氏、麗華離開劉秀,正因為他們懂得珍惜人的性命,所以他們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保全更多的人,哪怕犧牲了自己的感情和尊嚴,無論再殘酷、再痛苦也要做出決定,為將帥者焉能不懂得取舍?
陰麗華告訴尉遲峻說自己和嚴子陵已經定下了周詳的營救計劃,他只需按計劃實施就可以,尉遲峻提出這樣一來他們的人即使僥幸存活,也會因此暴露身份,再無存在的意義,大公子在河北培養了數十年的人脈也會因此完全葬送啊!陰麗華讓尉遲峻只管照辦,大哥怪罪有她頂著。接著她又讓嚴子陵幫忙,她冒充劉秀的筆跡寫信給在信都附近的馬武,讓嚴子陵負責送信。
過珊彤回到真定但舅舅劉揚避而不見,劉揚以為外甥女臉皮薄,多晾她一會她就自然會離去,沒想到珊彤此次前來是鐵了心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她讓瑛絡取出事先準備好的毒水準備在舅舅院中自盡,劉揚見外甥女來真格的,只得為了應急胡亂答應了珊彤。事后他卻對妹妹說王郎孤注一擲,派出了二十萬大軍,即便自己派兵過去相助劉秀也無勝算,到時不僅解救不了信都的人質,反而會讓他的兵士們送死。而劉秀若真是能成大事之人應果斷放棄信都,當然如何決定是劉秀的事,但讓他派兵卻決無可能。
珊彤讓瑛絡速速準備馬車她要趕回信都把舅舅派兵出征的好消息告訴夫君,瑛絡為難地勸小姐不如還是等戰事緩緩再去,被逼急了才說這是夫人的主意。珊彤來到舅舅書房外偷聽到舅舅和母親的對話,舅舅稱自己現在是樂看好戲,那王郎就是個掛羊頭賣狗肉的玩意,那更始王朝也只是個外表長得漂亮的臭皮囊,要是沒有劉秀在河北替他打穩江山,步王莽后塵那是朝夕之間的事,他看珊彤就是皇后的命,而劉秀若真是做皇帝的命則自有皇天的庇佑,想那陰麗華的性子怎么會耐得住不出手,他們陰家仗著五百影士將新野鑄成銅墻鐵壁,若劉秀真當了皇帝,那陰家必然會成為他們的心頭大患,到時再想動手恐怕就來不及了。此話正合過氏心意,她想著若陰家出手影士必須損兵折將,以后陰麗華在皇宮自然不敢囂張,她的女兒自然也不會受委屈了。
尉遲峻帶著陰家影士劫了信都大牢將信都家眷全數救出,但追兵隨后趕到,浴血奮戰中幸有收到陰麗華求援信的馬武及時率兵趕到支援,信都之圍算是解了,但尉遲峻看著兄弟們倒在血泊之中不禁大放悲聲。
柏人城攻下了,信都之圍也解了,劉秀的燃眉之急解決了,但大家都想不明白會是誰去向馬武求救的呢?
兵士報告正有一隊人馬向軍營奔來,跑近一看竟是當時帶著蓋延離開的吳將軍,他不僅帶來了景丹、蓋延,還帶了漁陽六千鐵騎前來投奔,誓死追隨,永不再棄,吳將軍的到來令漢軍更是如虎添翼。劉玄得知劉秀再度化險為夷,他派謝將軍假裝和劉秀會合坐收漁翁之利,收復河北。
陰麗華執意要獨自去祭拜逝去的陰家影士,卻被劉玄派人擄去長樂宮,翌日尉遲峻和蔡少公見麗華遲遲不歸,一路找來才發現麗華被擄,蔡少公令人立即分頭通知陰家和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