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著聽有人來報趙匡胤求見,郭威馬上召見。可見面不如聞名,看著面有菜色、衣衫襤褸的趙匡胤,郭威實在看不出此人有何厲害之處。郭威本以為趙匡胤是想來求個一官半職,卻沒想到趙匡胤居然只求當名小卒,這著實讓他吃驚不小。一旁的柴榮心有不服,但嘴上不明說,只請父親郭威讓趙匡胤入自己帳下聽令。郭威也就同意了。
在趙家休養多日,王月虹已經康復。她不想再打擾趙家,決定告辭離開。舒雅連忙勸阻,當今世道企是一個單身女子可以過活的。在舒雅的再三勸說下,王月虹只好暫時留下。
大營里,郭威收到消息,自己和柴榮的兒子都被后漢皇帝劉承祐控制。皇帝要郭威攻打叛軍李守貞所據的河中城。之前攻打傷亡慘重,皇帝不知前線之事,竟發三道金牌強令四個時辰內進攻河中城。繞了河中城幾圈后,郭威心生一計,命令在城東南西筑寨。這個命令讓官兵大惑不解,城上的李守貞同樣不明白郭威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李守貞見郭威并無攻城之意,也不出戰,靜觀其變。倒是后漢皇宮里的劉承祐沉不住氣,大罵郭威和朝臣陽奉陰違。為了立威,劉承祐想了個餿主意,郭威一天不出戰,就送一個朝中大臣的頭到大營之中。郭威看著御史送來的大臣頭顱,并不為所動,仍執意筑寨圍城,每天都讓軍兵輪流進出營寨。
城上的李守貞本想仗著糧食充足,與郭威對峙。但每天看到郭威大軍的營寨越建越多,兵丁進出不斷,城上的守軍逐漸心生怯意。最終李守貞沉不住氣,下令出城攻寨。郭威馬上棄寨撤離,讓李守貞來拆寨。如此反復,建了拆,拆了建。期間高懷德和符昭壽從洛陽趕到營地加入大軍。趙匡胤也通過自己的一身武功,逐漸得到郭威和柴榮的器重。
李守貞幾次沖寨后,城里的兵力越來越少,糧食也無法補充。郭威一直不正面對戰,也讓李守貞的軍隊士氣大減。郭威見時機已到,發動大軍攻打,一舉拿下河中城。
河中城雖已被攻占,但郭威并沒有按圣旨行事。劉承祐氣得發下詔書要誅郭威和柴榮之罪。郭威知道得罪了劉承祐,不可能再回開封。眾將領力諫郭威將軍殺回開封,把劉承祐趕下龍椅,自立為王。守在帳外的趙匡胤都聽得清清楚楚。此時柴榮來報,又有三名大臣被皇帝所殺,這更激起將領的滅漢情緒。就在郭威決定殺回開封時,趙匡胤進入營帳跪地力陳進攻開封的不利之處。開封御林軍遠多于郭家軍,此時趕回開封,人困馬乏,不可能得勝。為了鼓舞士氣增加勝算,可以將詔書內容修改一下,改成誅殺各大將領并活埋三千郭家軍。果然,大軍聽到此詔書馬上揮起刀劍要殺回開封,反了后漢皇室。
見劉承祐殘酷不仁,趙匡胤動員軍隊向郭威效忠,大家群情激憤,反應熱烈。營帳內,眾將領力勸郭威稱帝。柴榮見郭威沉默不語就使了個眼色,趙匡胤心領神會取出一件黃袍披在郭威身上。眾將領和帳外大軍跪地山呼萬歲。郭威遂率軍攻入開封。后漢皇帝劉承祐見無力回天,在宮中自刎。公元951年,郭威登基,國號大周。趙匡胤雖有開國之功,但他并未貪圖享受,而是去澶州追隨柴榮。柴榮也一直在等著趙匡胤的到來。兩人有共同的抱負和血性,柴榮相信趙匡胤必能成為自己的能臣良將,協助自己一統天下。三年后郭威病故,傳位于養子柴榮。
曾追隨柴榮的韓通連升三級,官運亨通,正自在家中聽著小曲。其子韓珪說起趙匡胤也連升三級,韓通氣就不打一處來。韓通此人心胸狹隘,因當年一件小事而對趙匡胤耿耿于懷。韓珪卻是個心懷大周的人。此時恰逢后漢殘余與遼國聯手來犯大周,韓珪讓父親舉薦趙匡胤為先鋒。韓通大喜,以為是借刀殺人之計,而韓珪卻是想看看趙匡胤是否真有才能。
大殿之上,大臣正在和皇帝柴榮商議如何應敵。殿前侍衛趙匡胤上前力諫皇帝御駕親征,眾大臣反對,但久經沙場的柴榮卻是意氣風發。韓通趁機推薦趙匡胤為先鋒,柴榮不知有詐同意趙匡胤隨駕出征。韓通自以為得逞,心中竊喜。
雙方大軍很快在高平遭遇,趙匡胤和自己的幾個兄弟帶著軍士奮勇殺敵,打敗敵軍。占領敵城后,趙匡胤并未遵旨屠城。柴榮不僅未因此責罰,反而將自己的愛駒賜予趙匡胤。趙匡胤還被加封殿前將軍,官階遠在韓通之上。這是韓通始料未及的。韓珪也由此知道了趙匡胤的確是個有真才實干的能臣。
月虹住在趙家多年,心里也對趙匡胤有了感情,但礙于舒雅,她只能把感情深藏在心里。趙母也忍不住拿出了另一半玉佩,說出了實情。月虹這才知道原來趙匡胤正是自己青梅竹馬的夫君。但趙匡胤已有了家室,趙母想讓月虹作偏房,又怕委屈了她。正巧趙匡胤回到家中,趙母就當著趙家父子兩人的面說出了月虹的身世。趙弘殷也認為有婚約在前,不能虧待了月虹。趙匡胤對月虹也有好感,但不知如何向舒雅開口。
舒雅受趙母之托與月虹商量。舒雅早知月虹的心意,自知從相貌才智上都無法相比,只能委屈的稱月虹為長。因長期抑郁,舒雅病倒,久治不見好轉。月虹聽說華山有一名神醫樊老先生,能治百病,就決定外出尋找。此時不甘失敗的偽漢和遼國再次聯合南唐國軍隊進犯大周,趙匡胤要隨駕出征,無暇顧及舒雅,只能拜托月虹盡快找到名醫,治好舒雅。
大周軍隊在柴榮的率領下一路勢如破竹,卻在南唐壽州受到頑強抵抗,無法再前進一步。
柴榮親自督戰攻打壽州,戰況慘烈。趙匡胤不幸腿部中箭。大帳里,趙匡胤讓符昭壽抓住自己,張瓊生生將箭拔了出來。即使如此,趙匡胤誓不肯離開戰場。
壽州久攻不下,腿上箭傷又時時作痛,趙匡胤坐在大帳里愁眉不展。此時小兵來報,有名叫趙普的人獻藥。名為獻藥,實為投名。趙匡胤早知趙普此人博覽群書,有救國之志。趙普自恃其才不愿與他人為伍,游歷列國增加不長見識。在華山時,趙普得陳摶老祖指點,這才來投奔趙匡胤。在趙普看來,列國之中無人能一統天下,唯有趙匡胤可為之。
針對目前情況,趙普出一計,避開壽州轉攻滁州。趙匡胤依計攻下滁州,南唐皇帝李璟大驚。此后趙匡胤又拿下瓜州,直指南唐都城金陵。遼漢兩國見趙匡胤如此厲害,大周軍隊勢如猛虎,嚇得紛紛撤退,只剩南唐軍隊苦苦支撐。為保住南唐江南之地,李璟不得不忍痛割讓江北,向大周稱臣求和。
趙匡胤屢建奇功,卻不敢獨享功勞,將功勞讓給皇帝和其他將領。在戰役中抓獲南唐將領陳承昭。趙匡胤知道此人無領軍之才卻是治水的好手,日后天下一統,他就是個能用之才,遂力勸陳承昭降周。陳承昭知道南唐大勢已去,愿意投降。
因趙匡胤的赫赫戰功,柴榮加封趙母和舒雅兩人為誥命夫人。但舒雅卻日漸病重,神志不清。所幸月虹身穿道服,歷盡艱苦,終在華山之中找到神醫樊老先生。經神醫診脈知道這是長期失眼所致的抑郁之癥,加上舒雅已身懷有孕,需溫藥慢慢調理。見舒雅有救,趙母對月虹更是心生感激。
為答謝皇帝的雙誥命之恩,年事已高的趙弘殷主動請命代皇帝赴壽州犒軍。途中大雪紛飛,天寒地凍,趙弘殷身染重病。深夜路經趙匡胤把守的滁州城時,隨隊士兵呼喊打開城門,救治趙老將軍。但趙匡胤為遵守皇帝頒布的宵禁令,絕不同意打開城門。是夜,城門外傳來哭聲,趙匡胤跪在城頭,面向城下車馬謝罪。天亮解禁后,趙匡胤出城迎到的只是父親凍得僵硬的尸身。
接到趙匡胤請求守喪的奏折,柴榮大贊趙匡胤忠誠。一旁的韓通卻趁機挑撥,稱對父親尚且如此,對其他人更不會手下留情。目前趙匡胤在軍中的名聲太盛,很可能會居功自傲。柴榮嘴上說著信任趙匡胤,心里卻有了一些想法,遂派韓通赴滁州監軍。
趙普聽聞是韓通要來滁州做監軍,提醒趙匡胤要小心提防。不久后,有沈義倫來投靠。趙匡胤倒履相迎。沈義倫是趙匡胤的故交,見識才能不在趙普之下。有了趙普和沈義倫兩個能人輔佐,趙匡胤更是雄心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