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蔣介石仍有少量部隊盤踞在我國沿海地區,試圖做最后的掙扎。中國人民解放軍31軍91師、32軍94師挺進古雷半島,伺機解放東山島。但在國民黨殘余部隊的頑強抵抗下,我軍先后兩次派遣偵察小分隊入島偵察,均被國民黨的高壓陣勢擋在了島外。
既然強攻不好使,政委林嶺東審時度勢后,提出了暗渡陳倉的建議。并派遣機靈的谷文昌,作為第三批上島偵察小分隊的其中一員,務必將敵人在島上的真實兵力部署和作戰意圖帶回來。
谷文昌帶領小分隊的隊員們,在火力掩護下成功渡海登島。他和劉玉清一組,化裝成來島上賣柴火的古雷老鄉,來到敵軍指揮部的門口偵察敵情。沒過多久,指揮部里就有人出來買下了他們的柴火,兩人在柴火的掩護下,成功進入了指揮部的大門,并從敵軍的閑聊中,了解到國民黨軍表面上佯裝修筑工事,暗地里卻已經準備潰逃的消息。
谷文昌和劉玉清準備回去報信時,被一隊國民黨軍盯上。幸好當地村民朱才盛用彈弓給兩人報了信,才讓他們逃過了敵人的伏擊。戰斗中,劉玉清為了掩護谷文昌犧牲,谷文昌也中彈受傷。正當敵人準備活捉谷文昌時,島上突然刮起了伸手不見五指的大風沙,國民黨軍只好撤退,撿了一條命的谷文昌被少年朱才盛背回了銅缽村。
朱才盛背著谷文昌到家時,正巧好心的教書先生父女也來家看望才盛生病的母親。在先生的建議下,才盛請來了銅缽村的村民來哥,用祖傳的金瘡藥治好了谷文昌。為表達謝意,曾做過石匠的谷文昌,拿出自己打磨好的五角星石頭,贈與來哥和秀珠當作新婚禮物。
偵察班的戰友們尋跡找到了谷文昌。解放軍們暫別了村民,帶著劉玉清的遺體,趁夜返回古雷半島報信去了。
他們剛走,駐扎在島上的國民黨就接到了上級的命令,要求他們提前撤離東山島并且就地補充兵員。當夜,國民黨便開始挨家挨戶地抓壯丁,新婚的來子等大部分村民都沒能幸免,被國民黨兵用槍威脅著抓走了。聽到風聲的朱才盛急中生智,藏在了教書先生家的床底下,才躲過了一劫。
第二天清晨,被抓了壯丁的村民們,在國民黨的威逼下跟著上了船,一起撤離了東山島。島上只剩下了一群老幼婦儒,和國民黨留下的一批潛伏人員。共產黨一槍沒放就拿下了東山島。
一心想打仗的谷文昌和政委林嶺東意外地被留了下來,一同投入到東山島的政權建設、安定民心、訪查民情的工作中去。林嶺東任東山縣委書記,谷文昌任城關區委書記。
剛解放的東山百廢待興。因為當地的自然環境過于惡劣,林嶺東考慮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讓百姓吃飽穿暖,這難度一點兒也不亞于帶兵打仗。而谷文昌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如何治沙。
共產黨的宣傳員正在銅缽村的廟前街宣傳我黨政策時,不明就理的鄉親們在地主老財潘光宗的蠱惑下,對宣傳員進行了圍攻,進而導致了群體事件的發生。聞訊趕到的公安人員怕事情鬧大,當即就要逮捕潘光宗。
隨后而至的谷文昌堅持以德服人的原則,不僅說服公安局的同事放人,還想出了讓潘光宗配合宣傳員一起上臺宣傳的好法子,潘光宗的蠱惑不攻自破。
谷文昌冷眼旁觀,發現潘光宗是個猶豫不定的兩面派,便決定將他作為第一批爭取的對象。谷文昌先是主動借書給潘光宗看,又以還書的名義再次找到潘光宗家中,規勸他認清當前形勢,在地主們面前做好表率作用。
林嶺東向谷文昌傳達了國家關于土地改革的政策安排,并了解到東山的地主大多集中在谷文昌管轄的城關區,叮囑他在維護好地方和諧穩定的前提下,必須將土改政策嚴格地執行下去。但具體如何實施,還劉得靠谷文昌自己想辦法。
為了土地改革工作的順利開展,谷文昌先是找到了潘光宗了解情況,得知富戶們要私下開會商議此事。晚上,潘光宗果然和當地的富戶們齊聚在祠堂里,共同商議土地上不上交的問題。谷文昌帶著一支小分隊偷偷潛入祠堂,伺機逮捕了其中的頑固分子。
為了將土改工作深入地開展下去,谷文昌親自帶隊,下到各村各戶走訪、了解實際情況。但因為和村民們語言不通無法交流,村民又普遍對剛入島的共產黨心存有敵意,工作很難開展下去。針對這種情況,谷文昌提出了少說多做的工作方針,他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打動老百姓。
谷文昌了解到,當地的老百姓目前最急需解決的就是吃飽飯的問題。便特地召開了大會,把潘光宗等一批較有覺悟的地主老財請到了臺上,當眾表彰他們捐出糧食、布匹和土地的事跡。既有效解決了一部分老百姓的吃穿問題,同時也把潘光宗等人樹成了好好接受改造的典型,還順理成章地收了這部分地主老財們的全部土地和糧食,可謂一舉數得。連林嶺東都對他的這一做法連連叫好。
政府為切實解決百姓們的實際困難,還專門下發了救濟糧,可谷文昌卻了解到百姓們怕其中有詐,無人敢領。谷文昌便帶領干部們,將救濟糧一一分成小袋,冒雨大雨給鄉親們挨家挨戶送糧食,還因此被誤會成特務抓了起來,鬧了笑話。不僅如此,他還號召手下的干部義務幫鄉親們干農活、挑水,令百姓們十分暖心。
谷文昌的警衛員陳文才剛來報到,就被拉著一起去找既懂普通話又會閩南語的當地學生吳志遠,請他做自己的翻譯。原來是谷文昌意識到要想做好工作,既要因地制宜更要知己知彼。如果和鄉親們語言不通,再好的動機也不一定起到好效果。
民政科科長史英萍了解到,銅缽村大部分家庭都是丈夫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家中只剩婦儒的困難戶,也因此無法享受利民政策,生活難上加難。史英萍為此特地找到林嶺東,想幫群眾解決“敵偽家屬”的問題。
谷文昌請來吳志遠給自己當翻譯,帶著他和警衛員陳文才一起,再次下到村里走訪調研。有了吳志遠的幫助,谷文昌和當地百姓們的溝通變得切實有效多了。但谷文昌發現,如果自己不學好閩南話,就很難真正走進當地人民的心里,便主動請吳志遠當自己的閩南語老師。
谷文昌去山口村走訪時,想拍馬屁的蔡村長得知谷文昌是河南人,便鼓動村民用現學的河南話歡迎谷文昌的到訪,鬧出了笑話。谷文昌最討厭搞形式主義,嚴厲批評了蔡村長溜須拍馬的錯誤行為,蔡村長也由此深刻地感受到,谷文昌和以前那些國民黨的官不一樣,應該是個真心實意為老百姓干實事的好干部。
公安部門截獲了一封國民黨的密電,得知國民黨近期要針對共產黨的干部們實施暗殺。為做好保衛工作,上級專門配發了一批槍支。號稱神槍手的谷文昌在林嶺東面前軟磨硬泡,死活把配發給自己的手槍換成了心儀的沖鋒槍。
與此同時,以小學教員的身份作為掩護的國民黨特務孫立明,正悄悄召集手下,按照上面的指示制定暗殺計劃,他的第一個暗殺對象就是谷文昌。
東山的沙暴再次來襲。谷文昌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沙暴的危害極大,并了解到東山世代受風沙所困,內心五味雜陳。沙暴過去后,谷文昌急忙出去查看災情,親眼目睹了沙暴把村民好不容易種下的糧食全都連根拔起,他第一次有了“治沙”的念頭。
谷文昌來到山口村察看災情時,正遇到蔡村長帶著鄉親們集體出島乞討,這也是為了活命的無奈之舉。因為山口村正處于沙暴的風口上,百姓受災情況尤為嚴重。過去不到十年的時間里,附近的村子就被沙暴埋了四個。
聽完蔡村長的訴說,一向把百姓疾苦放在首位的谷文昌一邊勸說村民們返回,一邊當眾表示一定給大家爭取來“救濟糧”,不再讓山口村餓死一口人。在林嶺東的大力支持下,谷文昌實現了對村民的承諾,并在區委設立了救濟點,現場為群眾們發放“救濟糧”。
熱心腸的史英萍路過時,看到領救濟糧的隊伍秩序有些混亂,便協助維持好后,才放心地離開。谷文昌遠遠地看著這個背影很是眼熟,等他想起此人便是史英萍時,她英姿颯爽的背影已消失在人群中了。
蔡村長感念谷文昌是個真心為群眾辦實事的好干部,感激涕零甚至要給他下跪為謝。谷文昌心里卻明白這只是權宜之計,若想長治久安,還是得“治沙”。
轉眼又到了劉玉清的忌日,谷文昌說到做到,特地來看望劉玉清的妻子——同為南下干部的滿喜同志。并送來了慰問金。谷文昌向滿喜坦言,劉玉清是為了掩護自己才犧牲的,他打心眼里覺得愧疚,臨走時,谷文昌還悄悄地給滿喜留了一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