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衛昌德宮的士兵發現槍枝均已生銹,無法操作,只好分解槍枝進行整理工作,就在此時發現清軍已經大舉入侵。日軍與開化黨無法抵擋清軍的襲擊,終于束手無策承認起義失敗。高宗與明成帶著王室成員到北關廟去避難,金玉均卻想要護送高宗到仁川逃亡,被高宗拒絕。金玉均等人跟著竹添到仁川去,而洪英植跟隨高宗卻死于清軍的亂刀之下,高宗目睹一切,悲從中來…
金玉均等人跟著竹添到仁川去,隨即登上日本郵輪安全逃往日本。明成開始布局準備為高宗脫罪,免得清朝問罪于高宗。另一方面大力肅清政變份子的家族,所有參與政變的人士家族均無幸免,政變留下來的余波就是清國和日本如何在朝鮮獲得最大的利益了…
明成預知政變時候,高宗要求日本出兵的敕書,將會在談判的時候會引發問題,因此事先布局,以免滋生其它枝節,高宗卻不斷的自責開化黨員無辜犧牲,并且感到歉意。日本特命大臣井上馨與竹添再度來到朝鮮,準備與高宗秘密會談,卻被明成拒絕,當井上得知明成否認高宗親筆敕書之時,就將漢城條約之條款與朝鮮做交換條件,于是兩國簽訂漢城條約,未幾,李鴻章與伊藤博文也在天津簽訂天津條約,清國和日本同時撤軍,李鴻章同時將大院君遣返回國。高宗欣喜無比,明成和趙太后各懷心思,仔細思量自己的如意算盤。大院君終于抵達仁川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