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生了個女兒,不到半年就死了,最近又懷孕了,但是皇后已經對生皇子不抱希望了,李尚宮的兒子小善已經九歲。皇上看過崔一炫的上書,以為父親試探皇上,將計就計,批閱中贊許其句句剛正不阿,升任他為戶曹參判,說凡是指責崔一炫的人必是小人。大院君對皇上的批閱不服。崔一炫的上書引起軒然大波,被認為是皇上對大院君的批判。皇后認為如果想做貨真價實的皇帝,必須制造機會使父親引退,皇上領悟。六朝眾臣寫上書辭職,否則就請皇上撤回批閱,皇上憤怒,態度更強硬,立即把其統統免職,皇后贊許皇上的做法。大院君急見皇上,闖進東政宮。
大院君見皇上沉睡為其蓋被,之后與皇上共訴父子之情,大院君氣已消。在思政殿,皇上質問崔一炫的上書中“看一人的臉色行事”到底指的是誰。皇上發現崔一炫是明辨是非的忠臣而兩次提拔他,崔一炫認為“忠”才是“孝”,愿為皇上承擔重擔,誓死跟隨皇上。因此,他再次呈上一張詔書直指大院君。皇上拿出命昭牌與崔一炫一人一半,命他可隨時進入皇宮,無人可以傷害他。皇后提醒,如果左相右相大臣辭職,皇上不要孤身奮戰,要保住自己的權力,不能半途而廢,否則保不住腹中的孩子。皇后要皇上與太后聯合,顧及宮外事,自己管宮內。深夜,領相金炳學與大院君,皇后與皇上各自商議相互的對策。大院君感覺皇上反對他,認為皇后是主謀,準備與她周旋到底。李尚宮感覺要出大事,逼侍女去把符咒埋在交泰殿地下,詛咒皇后生不了兒子,被洪尚宮發現,認為侍女是來偷聽皇后談話的。
第二天大院君上早朝,派人查崔一炫行蹤,禁衛隊長李景夏感到不妙。趙太后同意皇后的意見,讓皇帝親自主政,但是如果有關的人事不變,會換湯不換藥。皇后許愿給護衛隊長興寅君(皇上的伯父)封官。大院君前來試探皇帝,質問兒子自己是否為皇上和百姓著想、一心為國,忍受無限羞辱。激動地教訓皇帝并舉中國的例子(具體內容見下)。皇上又軟下來,哭訴自己不孝。李尚宮命令使女再去把符咒埋在大殿地下,詛咒皇帝回心轉意。同治九年8月20年教旨:兵部判書徐相鼎、刑曹判書徐相輔。皇后的哥哥閔生鎬不到一個月的兵部判書官職被撤,其它被革職的人復職。大院君查崔一炫行蹤,似正在擬上書。皇后希望皇上果斷行動能早日主政。皇后請閔謙鎬去找崔一炫,讓他繼續寫上書。閔謙鎬假稱是大院君派他傳話,騙過監視崔一炫的衛隊長,將皇帝的旨意告訴崔一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