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不忍傷明成的心,對于下牒子給李尚宮之事情,請教朝廷眾臣,不料引起大院君心生不滿,甚至懷疑是明成教唆高宗如此做,高宗極力為明成辯白。正當(dāng)高宗不知如何是好,一籌墨展之時,明成告知高宗,大院君是皇上的父親,但也是皇上的臣子。大院君對于高宗頂撞之事情,耿耿于懷,甚至不上早朝以示憤怒,高宗甚感難過,心中亦懼怕父親惱怒自己,對于明成皇后的建言,怒言相向,明成皇后無力相助。高宗決心回到云峴宮向父親道歉,不搭鑾轎走路回去,以示自己道歉之誠意,大院君趁此機會,提及封李尚宮之子為世子。
大院君提及封李尚宮之子為世子,一時宮中喧騰,并有多人準備巴結(jié)永寶堂。御駕遷移景福宮在即,大院君決定將趙太后等三位娘娘留在昌德宮,趙太后又怨又憤,無奈請趙寧夏去關(guān)說大院君,答應(yīng)將不干涉所有宮內(nèi)事務(wù),只愿安心養(yǎng)老,大院君又鏟除一位異己。高宗心里對明成的歉意越來越重,感覺明成身世凄涼,越發(fā)責(zé)怪自己,這晚高宗到西正間去找明成皇后,明成滿心感動迎接高宗。明成皇后自從與高宗行過大禮之后,第一次與高宗同床共枕,心中感動莫名,無限歡喜,多少的黑夜讀書度過,此刻明成感覺到自己是幸福的,明成身邊的人也深深感動,認為現(xiàn)在只剩下皇后生子冊封世子之事情了。
景福宮的重建工程已近完工,大院君表示隨著遷移景福宮,國家將開啟新的紀元,開始實行撤廢書院壓抑貴族儒林等政策,引起很多貴族勢力之反彈,高宗內(nèi)心也恐懼因此引起更過的禍患,但是明成卻鼓勵高宗,一定要支持大院君,免得父親孤軍作戰(zhàn)。完和君已經(jīng)四歲了,開始讀書認字了,不過皇后娘娘卻尚未得子,永寶堂李氏卻有意無意捉弄皇后娘娘,明成皇后心中難過,卻不表露出來。大院君有提及冊立世子知事情,閔升鎬到處去找安東金氏以及豐陽趙氏希望得到支持,確保皇后的勢力,未料明成卻警告閔升鎬,千萬不可輕舉妄動,以免遭來更大的禍患。大院君聚集朝廷眾臣,欲奏請高宗冊封李尚宮之子為世子,但是眾臣卻因各種理由不上早朝,回避此事。大院君冷眼旁觀眾臣察言觀色,已經(jīng)看皇后臉色行事,更加重內(nèi)心之危機意識,因此更迫切加緊腳步冊封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