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與清國水師一決雌雄,日本天皇親下詔書改一日三餐為一餐。在天皇與日本百姓的重重壓力下,日本議會終于通過了內閣增加軍費預算的方案,將原本由清北洋水師訂購的軍艦買回日本。日本海軍在總噸位、航速與火炮射速三方面全面超過北洋水師。?北洋水師閱兵,中外記者交口稱贊,為大清掙得了面子,朝廷嘉獎李鴻章,李鴻章借機再次提出請朝廷撥款為北洋水師添購炮彈,而戶部尚書翁同龢出于私心,硬是卡住,未給北洋一錢銀子。?醇王被嚇死了,慶王奕劻頂了缺,成為頤和園總監工,此時工程即將完工,唯缺南洋木材。內務府小德子與太監總管李蓮英趁機介紹奸商李光昭。李光昭暗自將翁同龢書法綴集成書,翁同龢痛痛快快地將本應給李鴻章北洋水師添購炮彈的60萬兩銀子批給了李光昭。?李鴻章得此消息,私下要盛宣情看住海關口岸,決定將里面的蹊蹺一并端出。
李光昭的南洋木材被海關扣住了。李鴻章親自提審李光昭,方才明白其中的奧秘:60萬兩的白銀實際只用了10萬兩用于購買木材,其中40萬兩被各色官吏中飽私囊。李滿意氣急,決定"這一單買賣,咱們只跟翁同龢做。"?光緒皇帝見了李鴻章的奏折,大罵翁同龢糊涂。慈禧則不顯山不露水地點了參與此事的李蓮英。?由于戶部連續五年未給北洋一錢銀子,李鴻章決意聯合美國商人合資辦銀行。本來十分秘密的事,無意間給底下的奴才泄露了出去。英、法及其他列強豈容美國獨享此等好事,紛至沓來,對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奕劻提出抗議。因前有南洋木材一事,翁同龢不便上書奏陳,便夜訪慶王府,具陳合資之弊。?在與慈禧獨對時,慶王奕劻進言合資不利大清,不料遭太后訓斥,慈禧教導奕劻,有事應多請教李鴻章。但是奕劻的話慈禧還是聽進去了。?朝廷不給銀子,與外人合資辦銀行慈禧又不允,李鴻章心事重重來到戒臺寺請教皇室中唯一具有雄才大略的恭親王。
李鴻章來到宮里,借請慈禧品嘗西洋咖啡之由陳述合資辦銀行之事。誰知慈禧暗恐李鴻章做大,未予應允。為示安慰,特派小德子將宮女紅兒送與李鴻章。?苦于力量單薄,孫中山抱著希望來到萬木草堂,欲與康有為一道策劃反滿革命。而康有為則不要革命,推崇君主立憲,兩人志不和則道亦不同。?日本海軍此時羽翼已豐,遂派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外相陸奧宗光等人密謀利用朝鮮內亂,派兵登陸朝鮮,尋釁清兵,欲與大清開戰。?李鴻章收到袁世凱從朝鮮發來的急電,并未看清日軍出兵朝鮮的嚴重性,為參加太后萬壽慶典,在家里與紅兒練跪,并為送什么賀禮而焦急萬分。?日本大使小村來到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宣布日本與中國斷交。?宮里慈禧正為自己六十壽辰試裝,將戰與不戰的問題一古腦推給了光緒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