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亥革命爆發,風云突起。楊度號召各省聯合請愿,呼吁袁世凱重新主持立憲,此舉引起載灃不滿。?御史江春霖奏請捉拿袁世凱,張之洞極力為袁辯護,反遭載灃一番冷嘲熱諷,又羞又急之下,被當即氣死。?宋教仁按孫文的指示,負責創建同盟會,又分別會見楊度、袁世凱,希望獲得支持。?武昌革命勝利舉行。黎元洪被迫擔任大總督。孫文等得知消息,均打算回國舉事。?清王朝內部一片混亂,但載灃仍拒絕了奕劻舉薦袁世凱帶兵鎮壓革命的提議,將大任交于蔭昌。不料軍隊將士均不聽從蔭昌號令。
蔭昌無法調動軍隊,無奈只有向袁世凱求助,袁世凱顧盼左右而言它,再三回避。?奕劻讓徐士昌去請袁世凱出山,袁世凱提出五條要求,載灃不得已而全部答應。袁世凱終于奉旨就任,但在養心殿上,和載灃仍有一番口舌之爭。?載灃引咎退位,內閣全權處理行政。?為籌經費,清廷內部開始籌措公債。?共和革命勢力日益強大,已擔任大總統的孫文力邀楊度加入,但楊度仍把希望建立在袁世凱君主立憲。
擔任大總統的孫文日理萬機,但最危急的情形是政府已沒有經費。袁世凱和孫文談判南北停戰,但在國體是共和還是立憲上互不妥協。經過反復蹉商,談判終于通過,孫文退位,改選袁世凱為大總統,條件是清帝退位,國體共和。?清廷內部一片混亂,良弼組織滿人宗社黨,卻被革命黨人彭家珍暗殺致死。?奕劻怒斥袁世凱背信棄義,但袁世凱依舊我行我素,翻臉不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