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與林相因林珙之死第一時間召范閑上門,范閑正左右為難之際,幸而這時大內禁軍到了,慶帝口諭傳他進宮覲見。領范閑進宮的正是侯公公,也是上次駕車帶范閑去神廟的神秘車夫。范閑這才驚覺,原來那日進神廟是慶帝的意思。
侯公公一邊走一邊叮囑范閑在慶帝面前需要謹言慎行,尤其不可動宮殿內弓箭,那些都是陛下心愛之物。走著走著,范閑突然看到一個蒙面黑衣人從高墻飛過,這青天白日居然就有刺客,范閑十分吃驚,侯公公卻說不必大驚小怪,現如今慶國勢大,北齊和東夷城對慶帝畏之如虎,行刺已然成為常事。果然,那刺客很快便被宮典收拾了,侯公公告訴范閑宮典是大內侍衛副統領,御前班值,范閑立即意識到那日慶帝很可能也在神廟。
慶帝在御書房接見范閑,看到范閑來時,他卻故意躲開,在暗中觀察范閑的一言一行。誰知,范閑等了一會,竟然高聲呼喚慶帝,慶帝無奈只好走了出來。侯公公看見慶帝,立刻提醒范閑下跪,慶帝卻問范閑是否想跪,范閑下意識回答不想,慶帝便溫和地允他不跪,看得一旁的侯公公心中又驚訝又緊張。慶帝問范閑可曾看到剛才的刺客,原來,此刺客來自北齊,他進京第一日便被鑒查院發現,進京這段期間,他被六人相繼旁敲側擊,堅定信念,終于下定決心今日行動。最重要的是,那六人其實是慶國的暗探,而挑唆他刺殺正是慶帝的旨意。
慶國與齊國之戰,籌謀良久,不可無由,那刺客便是發兵的理由。此計雖然痕跡略重,但恰巧遇上牛欄街刺殺一案,范閑殺了程巨樹,夜審了司理理,北齊暗探潛伏京都,這才是伐齊更好的理由。隨后,慶帝又以誅殺刺客,活捉暗探為由特封范閑為太常寺協律郎。范閑正要謝恩,慶帝冷不丁丟出一句是不是他殺了林珙,范閑立即否認道自己沒有理由殺他,慶帝又道林珙策劃了牛欄街刺殺一案,范閑自是竭力否認自己知道此事。慶帝也不管他說的是真是假,只是告訴他太子已經知道了此事,話音未落,門外便傳來太子求見的聲音。
范閑不想見太子,侯公公便出來告訴太子,慶帝正有事交代協律郎范閑,今日不見駕,太子聽后冷哼一聲,對著書房行了大禮后便憤憤離開了。侯公公回到書房,看到范閑在房間里玩弓箭嚇了一跳,慶帝告訴他太子這關還需要他自己過,范閑順勢問林相找自己是否也是因為此事,慶帝神秘道林相已經同意了他和婉兒的婚事,至于具體情況,等他到了林相府,便會知道原因。范閑臨走前,慶帝看似隨意地點了范閑一句,說他看似真誠坦蕩,實則一舉一動都在偽裝自己,范閑聽到這句話面上波瀾不驚,心中卻為帝王的反復無常嚇出了一身冷汗。
林相謀士袁宏道來鑒查院找朱格,護衛查看了他隨身攜帶的東西刑訊用具對他起了疑心,袁宏道見他不肯通報,便順手拿起手上的針抵住守衛的喉嚨,再次強烈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愿。另一邊,葉靈兒匆匆來找范閑,詢問范閑是否殺害了林珙,聽到范閑否認,她才終于松了口氣。范閑王讓王啟年傳話給范若若,讓她把自己的行蹤告訴太子。范若若來到東宮,告訴太子關于范閑的行蹤,他聽了之后鎮定自若,告知他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說范閑此去兇多吉少,林相勢必要找出林珙死亡原因。另一邊,袁宏道通過朱格找到司理理,司理理否認曾將此事告訴犯下,袁宏道對她施與酷刑,測試她是否有說謊,司理理始終不曾改口。
袁宏道審了一段時間,言若海出現將他請了出去。范閑獨自一人來到林府,護衛打開門領他進去,在院中恰好遇到林相長子林大寶,范閑于是和林相的長子林大寶一起玩了一會游戲,林相在一旁偷偷地觀察兩人的相處情況,出乎意外,范閑對癡兒大寶十分有耐心,兩人相處的十分愉快。袁宏道將司理理事情告訴林相,覺得范閑不知道林珙是牛欄街的兇手,林相得知后,讓他進宮告訴太子情況。
大寶帶著范閑來書房見林相,談話的時候,林相拿出林珙寫的字,告訴范閑,大寶小時候得過一場病,好了后就變成了這個樣子。人雖然長大了,心智缺如幼童,他三個子女,大寶癡傻,林婉兒也患有癆病,只有老二林珙身體還算康健,如今林珙被人殺死,林家的希望也徹底沒有了。林相更是直接告訴范閑林珙是牛欄街刺殺幕后主謀,想試探范閑對林家的態度。范閑假裝才得知此事,不明白林珙為何要殺自己,林相見他反應不似虛假,終于放下心防,他現在只希望范閑和林婉兒盡快完婚,將來林家的產業和人脈也都會交給他,只要他保護住林婉兒和大寶,范閑表示這不是一場交易,因為他心中早已有了林婉兒。
林若甫當著范閑的面將林珙寫的字燒掉,表明日后自己會放下過往,專心扶持范閑,還讓他一定要小心東宮,一來范閑要從長公主手中奪走內庫,而來他與二皇子交往密切,自然會引起太子誤解。京都水深,他若不選一方勢力棲身,必然會為自己召來殺身之禍。最好的辦法,便是不偏不倚,盡量別和太子與二皇子見面。
范閑擔心太子視他為眼中釘,日后他登基會禍及林家,如今他將為林家女婿,自然也歸屬于林家門下。林若甫嘆道他會盡力從中調和,若太子始終視范閑為敵,這儲君之位換人也一樣坐。范閑離開時,告訴大寶自己將來會娶婉兒,今后還請他吃餅,帶他去看大海,大寶被他哄得十分高興,只是大寶常常會提起二寶林珙,這讓范閑心中有些復雜。范閑委婉告訴大寶二寶已經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誰知道大寶立刻就意識到二寶死了,就和他曾養過的小動物一樣。婉兒曾告訴他,死就是去很遠很遠的地方,再也不會回來,但終有一日他也會去那個地方,所以大寶盡管思念,卻不會悲傷,他期待有一天會再相聚。
袁宏道將審問司理理的結果轉告太子,他不解林若甫為何這么快決定,將小姐和林府的未來托付在范閑身上?林若甫淡淡道,他之前看到范閑和大寶在一起,其實林相清楚就算是府里的下人,看見大寶眼光里也總有揶揄不屑,大多數人都瞧不起他,不耐煩和他說話。可范閑和他在一起,笑容真摯,他看出來那是發自內心的。就在那一刻,他便決定,如果林珙的死和他無關,林家就會選他做未來依托。
范閑離開時,大寶依依不舍,他覺得范閑不像林相以前叫過來的那些人,因為那些人都不喜歡跟自己玩,只有爹在的時候,他們才會對他笑。但他并沒有將這些告訴爹,因為爹知道了就會罵那些人。范閑被大寶的天真和善良吸引,他從澹州來京都這些日子,遇到了許多人,他覺得大寶比他們大多數都可愛,大寶聽見他夸自己十分高興,反復叮囑他一定要經常來找自己玩。
范閑心情愉快地離開林府,沒多久,一臉大汗的王啟年追了上來,他匆匆告訴范閑,太子已經離開了東宮,要去鑒查院見司理理,或者說,他要去救司理理。太子告訴若若,他會以儲君的身份發誓,若她說出夜審真相,他便將她救出地牢,保她周全。范閑得知后急匆匆地趕去鑒查院,他心里清楚,司理理到現在都不說出真相,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她知道鑒查院看重范閑。所以只要她關在鑒查院一天,她就不會說。若她知道太子會救她,定然會說出實情。只要司理理說出真相,太子、林相、甚至陛下,都會認為是他殺了林珙。
兩人趕到鑒查院,發現太子已經來了,他們只好躲在暗處觀察,現在只能寄希望于有人能攔住他,別讓他進鑒查院,否則便是死路一條了。幸好,慶帝曾下旨,所有皇子不得接觸鑒查院事宜,王啟年猜測院內幾位大人不會讓太子進去。太子帶著精銳護衛停在了鑒查院門口,果然,朱格出面攔住了他,但太子并不害怕,他囂張地告訴朱格,他便是要硬闖,除非他敢對自己動手。朱格自然不會動手,但言若海卻敢,他威脅道要是太子繼續闖,他只好出手擊暈他。太子仿佛被他惹怒一般,竟令護衛們拔刀打算硬闖,躲在暗處的范閑看到這一幕,不由有些心灰意冷,他沒料到太子會如此強勢,甚至打算收拾行李逃離京都。正在這時,街上傳來熟悉的轟鳴聲,范閑趕緊去看,原來是黑騎護送院長大人回來了。陳萍萍下了馬車之后,范閑第一次見到這個在京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好奇他的腿怎么了,王啟年告訴他當年陳萍萍曾率領黑騎,千里奔襲,拿下北齊第一大魔頭肖恩,但那一戰受傷后,他便再也無法行走。
陳萍萍看見領著護衛的太子,就像看見過家家的小孩,只是輕飄飄地讓他回去。太子哪里受得了他這種態度,大聲質問道他陳萍萍權勢滔天,那他敢不敢殺儲君?陳萍萍平靜道對儲君動手,非臣子之道,太子便認為陳萍萍不敢阻攔自己,他拿著把刀就要往里沖,看到這種情況,王啟年拿出腰間匕首,瞄準了一下突然朝太子方向射了出去,陳萍萍一句保護太子,便讓人將太子生生拉走了。
范閑見到陳萍萍之后,總算知道黑騎那日為何會及時出現,王啟年承認自己的確是院長特地安排在他身邊的。陳萍萍對范閑卻是十分親近,他提起一些關于葉輕眉的往事,言談間滿是懷念。范閑對他卻仍然留有戒心,陳萍萍見他不信任自己也不生氣,還告訴范閑林珙的事情他不必再管,由自己來收尾。
王啟年和范閑吃完飯后,范思轍從茶館聽書后過來找范閑,與他商談開店之事,還沒聊上幾句,侯公公便帶著人讓范閑進宮。范閑進入宮中看到林相,與他一起進去面見慶帝,原來此行叫他過來是來對峙,太子懷疑范閑和二皇子是殺害林珙的兇手。慶帝看他們爭辯不休,他不偏幫,而是詢問苦主林若甫的意見,林若甫便把責任怪罪到陳萍萍身上,認為這是鑒查院的失職。慶帝果然召來陳萍萍,他一進宮,慶帝便裝模作樣責怪他辦事不利,陳萍萍卻告訴他已經找到了殺人兇手,此人正是東夷城的四顧劍。
太子不相信害林珙的兇手是四顧劍,陳萍萍卻信誓旦旦道,林珙在牛欄街刺殺范閑不成功,還連累了兩位四顧劍的徒子徒孫。范閑是自衛,四顧劍并不會責怪范閑,但卻會把這筆賬算在幕后指使之人身上,再加上背后還有北齊國指使,他們的目的就是擾亂京都局勢,如此手段實在令人痛恨,因此他建議慶帝擇日起兵討伐北齊。慶帝聽了陳萍萍的話后,覺得不能如此沖動,應該三思而后行,畢竟起兵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林若甫此時早已經明白這兩人一唱一和的目的,他聲淚俱下跪下懇求慶帝起兵齊國,為兒子林珙討回公道,慶帝這才順水推舟地應下了。
慶帝達到目的,便安慰林相一定要保重好身子,統領好六部,畢竟大戰在即,林相見事情已成定局,懇求慶帝讓鑒查院將林珙送到府中,讓他入土為安。陳萍萍答應稍后便將林珙送回,他以林珙刺殺一事為由,提出兩家既然已生嫌隙,不如就此解除林婉兒和范閑的婚事。林相認為兩件事并無關聯,慶帝也認為婚事不必更動,不過成親,要等國戰以后再說。事情結束后,慶帝以污蔑長兄為罰太子在東宮禁足三日。
事情結束后,范閑和林相一起出宮,林相得知范閑確實見過二皇子與謝必安,確認林珙之死和二皇子無關,他當然也不信是四顧劍所為,這只是慶國討伐北齊的理由而已,但如今事情已成定局,他雖位高權重,在國家利益面前也只是微不足道。甚至,他開始懷疑林珙的死是宮中所為。
范閑看著頹然無奈的林相,心中情緒十分復雜,他恨林珙殺了騰梓荊,但殺了林珙又能換回什么呢?逝者已逝,真正飽受煎熬的是他們的親人,藤家母子如是,大寶林相亦如是。林相很快從悲傷地情緒中走出來,他提醒范閑不要相信陳萍萍,還打算等他和林婉兒成親以后,就把他調出鑒查院。離開時,林相讓范閑有時間多陪陪林婉。
出宮時,長公主派人找來林若甫,安慰他不要因林珙之死太傷心,林若甫對長公主沒有半點好臉色,他十分清楚,她對自己沒有絲毫感情,看重的不過是他手中的權利。長公主慣來是以弱示人,見林若甫如此態度雖然生氣,卻也只是隱忍,她再次提出不希望將林婉兒嫁給范閑,林若甫知道她舍不得內庫的權利,但他已經不打算再阻攔,因為他知道婉兒是真心喜歡范閑。婉兒自小在宮中長大,又體弱多病,他只愿隨她心意,安泰一生。
范閑回府的路上意外碰到了林婉兒,兩人找了一個僻靜角落,林婉兒開門見山問范閑林珙是否是被他所殺,她拿著林珙生前送她的匕首,眸中含淚,手也不住地在發抖。直到范閑否認,她才終于松口氣,哭倒在范閑懷中。范閑問她是否是來為林珙報仇,林婉兒卻說如果真是范閑殺了二哥,她唯有自盡,因為她無法面對如此殘忍的現實,這讓范閑心中更加愧疚了。好不容易安撫好林婉兒,范閑將她送回皇家別院讓她在床上休息,還告訴她刺殺林珙的兇手是四顧劍,不久后慶帝便會出兵討伐北齊,舉國為林珙報仇,林婉兒聽了這話卻也歡喜不起來,她知道,一旦戰火點燃,便會有更多無辜的性命犧牲。
另一邊,陳萍萍與范建在街上偶遇,陳萍萍攔住范建,告訴他一定要退掉和林婉兒的婚事,范建表示這是范閑想要的,日后做一個富家翁總比參與朝政安全,陳萍萍卻堅持要將鑒查院交給范閑,兩人誰也無法說服誰,只好不歡而散。
和婉兒分開后,范閑因為欺騙了她心中十分愧疚,他一個人來到滕梓荊的墓碑旁發呆。若若一路跟了上來,她知道范閑此刻的心情,但卻更清楚范閑將實情告訴婉兒,對她有百害而無一利,有時候善意的隱瞞是為了她好。范閑聽了范若若的話后,心中才好受了一些。
陳萍萍地牢里找司理理,告訴她刺殺林珙的是四顧劍,是北齊謀劃的,司理理不明白他的意思,但陳萍萍在齊國的名聲不亞于魔鬼,她對他又懼又怕。陳萍萍又道,本來兩國開戰,她是要來拿祭旗的,但既然范閑答應了保她,只要她日后死守秘密,他也會保住她的性命。
深夜,五竹過來找范閑,范閑將白日之事告訴五竹,他不明白陳萍萍為何對自己如此看重,五竹告訴他是因為他母親,當年葉輕眉遇害,也是陳萍萍血洗京都為她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