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在長安右門外專設登聞鼓,允許尋常百姓擊鼓鳴冤直訴于朝廷。百姓旦有冤情,必親自受理。
一日,一位名叫黃杰民的人擊鼓鳴冤,被帶上殿堂,向皇帝哭訴殺死其十八歲小兒的京城第一富商薛世明之子薛強被抓后并未被處死,對外謊稱瘟病而死,實則是其家人花錢買通,撈出了獄門。
朱元璋近來聽聞京師大獄中屢有獄卒向犯人敲詐勒索之事,如今又聽到如此藐視法律朝綱的事情,龍顏震怒,命刑部尚書開濟徹查此事,并委派都察院御史韓宜可協查。黃杰民說此消息是一個叫做劉桂的同鄉所告知,而劉桂的消息又來自獄中一位知情人。但具體這位知情人的姓名,劉桂卻不肯明言。
刑部尚書開濟命侍郎王希哲去將劉桂找來問話,不料膽小怕事的劉桂早已逃的不見蹤跡。開濟嚴刑審問涉及此事的獄醫及獄卒,但他們都一口咬定薛強確實是染瘟病而亡。找不到劉桂,就得找到那個獄中的知情人,可那個知情人神龍見首不見尾,案情毫無頭緒。
這頭開濟與韓宜可在緊鑼密鼓的調查,那頭王希哲等人也在膽戰心驚的運籌。原來,這件企圖瞞天過海的案件正是侍郎王希哲,主事楊叔征,司獄仇衍,獄醫儲建安聯手謀劃的。此時,他們也在苦苦尋找那個神秘知情人。他們排除了當時參與此事的獄卒馬二、李三、喬老六是告密者的嫌疑,那么,到底還有誰會知曉他們自以為做的神不知鬼不覺的事呢?
在再一次審問黃杰民中,開濟獲得一個有價值的線索,那就是當時獄中知情人通過劉桂跟黃杰民索要八百貫錢,由此而知,這位神秘人并不是什么鐵肩擔道義之人,而是個貪圖小錢之徒。于是開濟放出話去:凡兩日內有知情舉報者,獎5000貫賞金,并允許私下密報。
次日,果有一位叫胡林的人前來密報,而結果卻令人愕然。胡林說薛強詐死是他編造出來的謊言,目的是敲詐黃杰明的錢財。原來胡林就是那個獄中知情人,與大家設想的一樣,是個貪財之徒,他打算去開濟處密報,半路被早已跟蹤他的馬二李三抓住,在王希哲等人的嚴刑逼迫下,胡林答應改變供詞。
朱元璋聞此結果,遷怒于黃杰明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就來擊鼓鳴冤,擾的朝廷上下不得安寧。黃杰民急迫中為自己辯解,認為此案有四大疑點,朱元璋認為很有道理,決定親自對此案進行調查。
朱元璋親自視察大獄,聽見一個老人呼叫將銬子松一點的祈求,于是將老人帶出問話,原來這個叫王老六的老人是因為餓極了偷了一袋糧食被抓住,獄卒故意將他的銬子勒的緊緊的,想要松銬,家屬就得拿出二十貫錢來。這已是這座監獄的“潛規則”,獄卒們通過這種手段敲詐犯人錢財。
朱元璋在問詢過程中得知,老人以前隔壁就關押著薛強,前兩天還聽見他在隔壁走動的聲音,沒兩天就聽說病死了,監獄里的犯人都覺得蹊蹺。朱元璋命人釋放王老六,問開濟作何感想,開濟承認失察,表示若此案屬實,他將與全體刑部官員一并等候處置。
朱元璋為查明真相,決定開棺驗尸,王希哲等人頓時慌了手腳,在開濟的逼問下,王希哲吐露了真相,薛強確實沒死,他和楊叔征一人收受了薛家一千兩黃金,制造了這起詐死案。開濟震怒,要將他們繩之于法。王希哲威脅開濟,此事也會牽扯到開濟,刑部發生的貪污受賄事件絕不止三四十起,難道開濟都是不知情的?并列舉了兩個案子質問開濟,此時,一向以清正廉明形象示人的開濟也面色大變。
楊叔征見事情敗露,惶惶如喪家之犬,打算向皇上自首,被王希哲堵在門前,為安撫楊的情緒,王希哲出了個主意,將他們收受的賄賂一人拿出一半交到開濟那里,開濟要是收了,從此就和他們是栓在一根繩上的螞蚱,如若不收,再一起自首也不遲。開濟爽快的收下了王希哲和楊叔征送來的黃金,此一時彼一時的態度讓王,楊二人心生寒意,覺得此人心機深沉,難以琢磨,只待聽天由命。
朱元璋下令開棺驗尸,在外地做生意的京城第一富商薛世明快馬加鞭連夜往回趕。開棺一日,所有人的心都提在嗓子眼,有人想知道真相,有人怕揭示真相。就在開棺剎那,薛世明趕到,但他的阻攔也無濟于事。開棺后,期待真相的人們都大跌眼鏡,棺材中果有一具已然腐爛的青年男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