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人向鄒全說明官場上講究報喜不報憂,如果王國棟遞交的是贊揚駙馬的呈文,肯定能到陛下案前,他也愿意轉交。王國棟領會了黃大人的意圖,請秀才寫了一篇“贊揚”駙馬歐陽倫功績的呈文。這篇呈文果然被送到朱元璋手中。呈文對駙馬歐陽倫在陜西的作為大加贊揚,“雖后仲、聞泉,無出其右”。朱元璋知道“后仲”指的是福建按察使陶后仲,該人是有名的清官,卻不知“聞泉”指的是誰。
朱元璋從中看出蹊蹺,于是找來韓宜可。韓宜可看過呈文,也不能盡數領悟。朱元璋囑咐韓宜可查辦甘肅案件后,途經陜西時一定要見一見王國棟,問清楚他到底想說什么。
韓宜可在陜西向袁清士和茶馬司大使提及王國棟所寫呈文,袁清士和茶馬司大使當即明白王國棟已經將狀紙變換內容遞交皇上。兩人商議后,向韓宜可謊稱王國棟已經離職,去寧夏做生意,一時無法找到。其實,茶馬司大使已經命差人將王國棟關押起來。韓宜可辭別袁清士后,和隨行的監察御史裝扮成平民百姓模樣準備暗訪。在趕往蘭縣河橋巡檢站途中,韓宜可和監察御史搭上一個馬隊的車。
投宿時,韓宜可看出店內投宿的人中有響馬。第二天趕路時,他提醒馬隊領班路上會遇到響馬。果然,經過黑山坳時有響馬沖出。領班早已經做好防犯,成功擺脫響馬追擊。馬隊領班很是感激韓宜可,喝酒當中透露自己曾因走私茶葉被關押,而駙馬走私茶葉卻沒人管。
韓宜可查實駙馬走私茶葉一事,隨后趕到蘭縣河橋巡檢站,從鄒全處得知王國棟已經被關押起來,至于關押的地點卻不知曉。
搭乘韓宜可的馬隊領班因販運私鹽被關押進牢房,趕巧在放風時遇到同樣被關在牢中的王國棟。王國棟認出領班曾因走私茶葉在蘭縣河橋巡檢站被查。他上前求領班出獄后能夠帶消息給鄒全。
回京后,監察御史先是抓捕周保,逼其交待了駙馬走私的問題。韓宜可這才將調查的情況向朱元璋稟報。朱元璋聞聽當即昏厥。皇太孫、韓宜可,以及太醫等人將朱元璋拖到里屋床上調養。
馬隊領班很快被人從牢中贖出。他經過蘭縣河橋巡檢站時找到鄒全,透露了王國棟被關押牢房的情況。鄒全約了兩個差役幫忙,潛入大牢,摸到關押王國棟牢房后,由窗戶扔進一把鐵挫和一包寶鈔,另外還有韓宜可留下的地址。王國棟挫斷窗戶上的鐵條,趁夜逃出大牢。
朱元璋突然昏厥倒讓歐陽倫如釋重負般解脫。為了不讓朱元璋再受刺激,皇太孫和韓宜可商量后決定將駙馬走私一案暫且撂置。朱元璋稍稍恢復后馬上命人抓捕以馮知遠,而后又傳令召見安慶公主。
待安慶公主進宮,朱元璋又降旨令大理寺收押歐陽倫。安慶公主一直以為歐陽倫和周保等人在陜西販賣玉石、木耳,卻不知他們做的是朝廷嚴令禁止的走私茶馬生意。朱元璋還告訴安慶公主,馮知遠和周保已經招供,歐陽倫經常外出嫖JI。
在酷刑之下,歐陽倫招認所犯罪行,供詞與馮周二人的一致。安慶公主念及夫妻情份前往大理寺牢房探望歐陽倫,悲痛之下昏厥在地。太醫為其診脈確認已經懷孕。
安慶公主不想孩子生下來就沒有父親,再三求告朱元璋放過歐陽倫。皇太孫也勸朱元璋不要處死駙馬。朱元璋無奈之下,答應暫且將歐陽倫釋放,聽候宣判。
陜西布政使袁清士被押解到京后,向朱元璋招認了縱容歐陽倫走私的全部過程。皇太孫有意從輕判處袁清士,朱元璋責怪其達于仁厚。一旁的韓宜可進言,袁清士看在皇家的面上縱容了歐陽倫,不可謂不忠。既然歐陽倫可免于一死,袁清士亦可援引其例。朱元璋聽中韓宜可話里的弦外之音,不由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