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接到武將奏折,決心消滅廣東的元朝殘余勢力,以及盤踞云南的梁王勢力,而比較合適的帶兵人選就是朱亮祖。為了考查南方情況,朱元璋帶太子朱標南巡廣東、廣西。
朱亮祖不甘心手下人被道同羈押,遂帶領三十多名士兵到番禺縣衙大牢,強行救出羅承仁等人。事后,為挽回顏面,朱亮祖召見廣東巡撫徐本和副將閻如雄,讓徐本立刻向吏部呈報,將道同從番禺縣任上撤掉。為了免于朝廷派人到廣東調查道同的情況,閻如雄則建議將羅承仁放回番禺。此時,道同前來索要羅承仁。朱亮祖一口回絕,還命人將道同趕出府門。
要人未果,道同命衙役在番禺縣內張貼告示,通緝羅承仁等人。朱亮祖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以追剿元朝殘部為由,招集各縣縣令,希望各縣配合剿匪。問及流竄到番禺、順德一帶以道原為首的殘匪,朱亮祖以道原與道同兩人同為蒙古族,又同姓“道”為由,懷疑道同串通殘匪,責打二十大板。道同不堪重刑,當場昏迷。朱亮祖不依不饒,責令繼續行刑。
重傷的道同被抬回番禺。師爺勸他揭下對羅承仁的通緝令,道同執意不同。徐本勸告道同,想通過正常渠道告倒朱亮祖是不可能的事情。由于受朱亮祖權勢壓制,形同傀儡,徐本心中對朱亮祖的所作所為也很不滿。見道同決心告倒朱亮祖,他向其透露了朱元璋要視察廣東的消息。
朱元璋帶太子朱標一行抵達廣州,在兵馬司大廳招見地方官員,見韶關知府陸用森衣冠華麗,當即將其免職,趕下堂去。朱元璋還告誡在場的武官,不要勒索百姓,中飽私囊。
朱亮祖為了標榜自己清廉,特意在原來的舊宅接待朱元璋和朱標。朱元璋見此情形,以為朱亮祖并沒有受到風氣影響,決定派其率部平定云南梁王,并給他四個月時間準備。朱亮祖被到重用,借機進言說道同有勾結元朝殘匪嫌疑。鑒于沒有證據,朱元璋提醒朱亮祖不要輕易懷疑道同。
翌日,朱元璋巡查黃埔。徐本早已將此消息通知道同,示意其尋找向朱元璋遞交彈劾奏章的機會。道同帶了師爺和一名衙役趕往黃埔,準備親自向朱元璋遞交彈章。就在陪同朱元璋出發前,徐本得知朱亮祖被重用的消息。他認為朱元璋在這種情形下不可能再清查朱亮祖過往罪責,如果道同在番禺成功遞交彈章,不僅不能參倒朱亮祖,還可能牽扯出他的責任。迫于形勢,徐本將道同前往黃埔告御狀的計劃告訴了朱亮祖。朱亮祖急忙派人騎快馬趕赴黃埔阻止道同。等道同等人趕到黃埔城外,城門處已經設有士兵嚴格盤查,聲明不能讓道同進城。道同無奈,只得放棄這次機會。
在朱亮祖的安排下,朱元璋巡視黃埔及廣州期間沒有看到特殊情況,遂在離開時暗中派韓宜可和穆建再回廣州暗訪。送走朱元璋一行,朱亮祖又恢復了以前的做派,并讓人通知羅承仁開始行動,不必再顧忌道同。
羅承仁回到番禺后,霸占了“興業”土產店,還將先前抓過他的一名衙役綁在柱子上示眾。在當地暗訪的韓宜可和穆建看到了這一切。有人向道同報告了羅承仁的惡行。道同決定派心腹將彈章送到朱元璋手中。
朱亮祖率部抓緊平滅盤踞廣東的元朝殘部,并指使活捉的匪徒誣陷道同曾讓他們給匪首道原送信。以此,副將閻如雄寫好誣陷道同的奏章。朱亮祖派人連夜將奏章送交朱元璋。
韓宜可和穆建在調查過番禺的情況后,悄悄來到布政司徐本的府邸……
韓宜可和穆建將在番禺街上看到的情況,以及調查的結果告訴徐本,置問徐本是否知情。徐本感覺情況不妙,緊急召見官員,命人分別擬寫彈劾朱亮祖和建議罷免道同的奏折,以備朱元璋查問。
韓、穆在徐本處沒有得到明確回答,于是找到道同。道同告訴他們,已經派人將彈劾朱亮祖的奏章送往京城。韓宜可提醒道同,兵馬司方面準備誣告他串通元朝殘匪,并勸道同暫且躲避。道同這才明白朱亮祖近期剿殺境內元朝殘部的真實用意,是要借殘匪之口誣告他。不過,他表示自己要忠于職守。韓、穆見狀,決定趕回京城,向朱元璋稟報實情。
朱亮祖的奏章先期送到朱元璋手里。通政局官員不明白朱元璋的用意,因此暫時將道同的奏章延后呈報。朱元璋看過朱亮祖的奏章,氣憤之極,馬上批復?“斬立決!派專使乘驛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