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子秋率兵撤離的時候,遇到了日軍,與他們展開浴血奮戰。
范筑先,姚郁光和呂樹森一起吃飯的時候,聽見兩軍交戰的炮聲很近,呂樹森嚇得魂飛魄散,范筑先看出他的驚慌失措,想帶他一起親臨戰場督戰,呂樹森嚇得語無倫次。這時候,有人向范筑先報告,齊子秋撤退途中與日軍已經開戰,呂樹森趁機偷偷地溜走了。
范筑先又想趕走姚郁光,他堅持要誓死與范筑先共同進退。
呂樹森他們慌忙逃出聊城,遇到日軍的關卡,汪金良剛想下去拼死抵抗,沒想到呂樹森舉起白旗,順利通過關卡。原來,他已經投靠日軍,并且圍堵冀振國就是日本人的主意,也是他向日本人通報了黃河最薄弱的位置,汪金良很痛心,呂樹森勸他要學會變通,汪金良指責他,身為中國人,不顧國家利益,賣國求榮,而且他來聊城的目的就是監督范筑先。汪金良追悔莫及,呂樹森眼看和他意見不同,便讓他下車,汪金良一氣之下一槍擊斃了呂樹森,曹文魁連忙向汪金良解釋,自己是中國人,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就在這時,日軍追了上來,汪金良與日軍開始了槍戰,曹文魁將他打暈帶上了車,他們撤離了。
齊子秋遵照范筑先的命令,且戰且退,百姓們也撤離到安全的位置了,范筑先才徹底放心了,他和姚郁光在空空如也的城里四處走走看看,戰士們的音容笑貌依稀就在眼前,他感慨萬千。隨后,范筑先和姚郁光來到了養濟所,看見唱曲的老人仍留在原地,他不想離開,想把自己的葬在故土,他想親身經歷范筑先是怎么殺鬼子的,也就不枉此生。
范筑先獨自回到了自己的家,看著空蕩蕩的房子,腦海里浮現的是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生活,他看見武治國給他留下的大餅很感動,他坐在房間里思緒萬千。此時,武治國帶養濟所的老人們正在撤往安全的地方,郭友才發現唱曲的大爺不在車上,老人們都紛紛下車,想回去接他和范筑先,武治國竭盡全力安撫他們,只有他們的安全撤離才會讓范筑先更安心,不給他添亂就是對他最大的幫助,老人們只好上車。
范筑先聽見外面有聲音,他發現欒小三和林金衡率隊又回來了,他們要和范筑先共進退,同生死,和日軍決一死戰。范筑先拿出大餅分給戰士們。
眼看日軍已經兵臨聊城,范筑先下達了作戰命令,他讓欒小三率隊守南門,林金衡守北門,姚郁光守東門。
姚郁光遇到急匆匆回來趙侍衛長,才知道呂樹森已經投靠日軍,他來聊城就是為了拖延時間,而且他與日軍勾結,要對范筑先下手,姚郁光趕快返回司令部向范筑先匯報。
日軍開始攻城,留守聊城的戰士們浴血奮戰,與日軍展開殊死的戰斗。日軍人數眾多,坦克與炮彈的威力猛烈,戰士們傷亡慘重,日軍很快就將聊城的各個城門都一一擊破。
范筑先習慣喊凌鯤鵬給他拿紙墨紙硯,才想起他已經撤離,可是他分明聽到有人回答,抬頭一看真的是凌鯤鵬,他實在放心不下范筑先,早早就回來了,但怕被責罵,一直沒有露面,直到聽到范筑先喊他,才敢露面。范筑先讓他拿出花名冊,他認認真真地記錄下了這些留守聊城抗戰的英雄們。
林金衡和欒小三他們與日軍展開肉搏戰,他們拼命反抗,終因寡不敵眾,都死在了日軍的刺刀下。
徐向前發現范筑先關閉了各個電臺的聯系,他明白了范筑先堅守聊城的決心,立刻派人前去支援。此時,天已經黑了,日軍決定第二天再攻城。
范筑先用了一晚上的時間將七百二十六名守城者的名字記錄了下來,一夜之間范筑先的胡子全白了,凌鯤鵬和趙侍衛長心疼地熱淚盈眶。范筑先讓凌鯤鵬將這份名單送出去,不能讓他們做無名英雄,要他們英名長存,凌鯤鵬只能傷心的離開了。
范筑先看著經過一夜浴血奮戰的戰士們,他很心疼。日本軍已經進了城,而唱曲的老人繼續坐在街上唱。范筑先也領著軍隊準備拼死突圍,侍衛長為了引開鬼子,他帶人沖出來,與日軍展開激戰,無奈日軍人數太多,侍衛長戰死在沙場上。
范筑先拿起侍衛長的槍向日軍開槍,他的腿被打中,就在他包扎傷口的時候,日軍偷偷地瞄準了他,凌鯤鵬及時趕到,為他擋了一槍,凌鯤鵬臨死前將名單還給范筑先,范筑先抱著他失聲痛哭。
范筑先一瘸一拐地出來,被日軍團團圍困。就在這時候,范筑先看到葛大鳳率鳳山寨的兄弟們趕來增援,他們勇往直前,奮勇殺敵,葛大鳳最后被日軍刺殺,唱曲的老人也被炸死。
葛大鳳彌留之際,她來見范筑先,她用最后一口氣告訴范筑先,她愿意接受整編,范筑先欣然同意,葛大鳳才欣慰地閉上了雙眼,范筑先讓隔山炮出城去找齊子秋。
范筑先看到了姚郁光的尸首,坐在他的旁邊,將槍裝滿子彈,隨后又拿出武治國烙的大餅,他將餅掰成兩塊,一塊放在了姚郁光的手中,一塊自己吃了。
范筑先聽見日軍慢慢走近,舉槍向日軍射擊,日軍想活捉范筑先,他們一步步向他逼近。范筑先用最后一顆子彈自殺了,日軍默默地為他鞠躬。
范筑先為國捐軀之后,延安和重慶隆重舉行了追悼大會,全國降半旗三天默哀。
全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