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盼兒立馬聯想到夜宴圖,所以顧千帆接下來的話,便是與此有關。當年有一位能歌善舞的女子,因家里窮苦而過早出門,以鼓樂為生,四處獻藝,直到后來遇見一位郡王,二人因緣際會結識。
考慮到女子乃是樂籍出身,所以郡王為其編造良家身份,繼而納入府中,恩寵頗盛。轉眼之間已過二十年,隨著郡王正妻去世,女子順勢上位成為王妃。本來王妃后半生應當是榮華富貴,可偏偏當年之事并非做到天衣無縫,王府內許多老人暗查底細,終于在夜宴圖里發現了一名樂伎與王妃眉眼極為相似,證實其出身并不清白。
繪得此圖之人擅長啞謎,曾將春宴之上的賓客名字嵌于畫內,若是得到夜宴圖,必然能坐實女子身份。顧千帆之所以告知這件事情,也是希望趙盼兒不必再去追究緣由,以免牽連其中,然而當他準備離開時,沒想到宋引章突然出現。
為了避免引起宋引章的懷疑,顧千帆現編理由應付過去,聲稱葛招娣與帽妖案有關,趙盼兒應訊配合調查。宋引章信以為真,可又好奇顧千帆為何送趙盼兒回來,幸好顧千帆早已準備名曲譜“涼州大遍”,表明這便是他來此的理由,令宋引章欣喜若狂。
宋引章回到房內,心情遲遲未能平復,回想著顧千帆送曲譜的一幕,不由倍感甜蜜,認定是顧千帆喜歡自己。可又念及之前頻頻示愛的沈如琢,反而讓宋引章遲疑不定,畢竟兩個男人都是人中龍鳳。殊不知,顧千帆在宋引章走后,又來到窗邊與趙盼兒依依不舍地道別,這才獨自離開。
與此同時,歐陽旭在西京的日子并不好過,自從奉命請回抱一天師,便是各種東奔西跑。西京玉皇山處,歐陽旭跋山涉水前往附近所在宮觀,這一道風餐露宿,整個人疲憊不堪,已顧不得形象。
得知還得再爬過這座山,方可看到清風觀,歐陽旭忍不住出言抱怨,開始質疑起抱一仙師的身份,為何不能在原觀待著,非要四處云游。然而話音剛落,歐陽旭不慎失足滾下山坡,隨行仆人心急如焚,好在是有驚無險,歐陽旭發誓要風光返回東京,能與高慧早點成婚。
杜長風心中掛念著孫三娘,為此帶著眼鏡來到半遮面,沒想到對方竟是當日為趙盼兒對付歐陽旭的粗魯女子,一時之間難以接受。同樣孫三娘也認出了杜長風,立馬將他拎出半遮面茶坊,一再羞辱謾罵,最終氣得杜長風甩袖而去。可是孫三娘看到糖人,忽然想到了兒子傅子方,心里難過不已,葛招娣等人過來安慰她。
由于歐陽旭走錯方向,一天一夜才到清風觀,結果就連觀門都進不去。清風觀的道士表示仙師早已閉關,所有弟子正在辟谷,所以連一碗粥都不肯施舍給他。原本歐陽旭已是疲憊不堪,又因饑餓難耐,繼而昏倒在地,書童不得已搶走行人的口糧,準備給自家主子充饑。
在吃過東西后,歐陽旭總算是恢復了些許精力,便想著休息一晚,天亮再下山找抱一仙師,畢竟這是他唯一能夠重返東京的希望。而在另一邊,高家人來到書院向杜長風詢問歐陽旭與趙盼兒的事情,杜長風唯恐高家鬧事,急忙派人給趙盼兒通風報信。
孫三娘為了不讓杜長風進店,特意訓練一條看門狗,等趙盼兒她們聽見狗叫聲,便知是杜長風出現。聽完了杜長風的講述,趙盼兒才知高慧的為人,偏巧高慧命人送禮到半遮面,算是感謝趙盼兒的舉手之勞。趙盼兒通過這件事情,覺得高慧并非傳聞惡毒,所以想要親自與對方交涉,以免后顧之憂。
正當趙盼兒準備去見高慧,看到門口出現黃花,立馬想到顧千帆曾言,若有黃花代表思念,也就意味著今晚要見面。葛招娣知道趙盼兒有約,非常識趣地留給她和情郎單獨相處的空間,而后來到街上買糕點,怎知竟遇見陳廉,下意識將糕點搶走。
顧千帆果然來見趙盼兒,得知杜長風通風報信的事情,所以趙盼兒想要與高慧說清楚,況且自己已有心愛之人,以后必然不會肖想歐陽旭,也讓她能夠安心。到了第二天早上,孫三娘看到宋引章在研究曲譜,便慫恿她去向沈如琢請教,如此也能成全好事。
宋引章覺得自己不再是清白女兒家,為此感到自卑,但是孫三娘不以為然,即便是東京城里的寡婦,照樣能有追求愛情的權利。聽著孫三娘的話,宋引章逐漸釋懷,她也察覺到孫三娘也在考慮著婚姻大事,或許有朝一日也能覓得如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