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半遮面在東京城辦得風生水起,附近大小茶坊的生意越發冷淡,不得已才選擇效仿半遮面。可終究是東施效顰,只取其貌不得知其內在,所以趙盼兒和孫三娘品嘗過這些茶果,都覺得口味不佳。
其實趙盼兒早已料到會有今日之局面,畢竟迎客做生意,總會有同行競爭,不過她并未像宋引章反應激烈,甚至還覺得因禍得福。縱然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可若是想要讓更多人懂得半遮面的好處,還需要表現出與其他茶坊的不同之處,茶湯巷的假貨不失為宣傳。
至于茶湯巷的琵琶娘子,趙盼兒也想到了對策,次日在半遮面舉辦回饋老顧客的活動,無需買茶果便可上樓聽曲兒。起初彈奏之人是茶湯巷的素娘,大家聽出了異樣,緊接又是宋引章,二人同彈明妃曲,瞬間高下立判。
果然素娘平生癡迷琵琶,意識到自己技不如人,當眾要拜宋引章為師,愿留在半遮面。眾客恍然大悟,才知方才優劣之分,覺得今日表演是極其精彩。與此同時,清茗坊的胡掌柜聞訊大怒,立馬帶人前往上門鬧事,直言茶湯巷二十七間茶社不招待半遮面的客人,要求大家從中作選擇。
在座都是文人雅士,自然是希望凡事可商量,彼此緩和關系。怎知胡掌柜咄咄逼人,出言不遜,其目的是為讓她知難而退,自覺關門大吉。趙盼兒向來不畏強權,表明半遮面早在東京茶行里掛過名,繳過費用,倘若今日之事不能善終,屆時就算是拼了命不做生意,也要告到衙門里討個說法。
胡掌柜氣得無言以對,直罵趙盼兒心腸歹毒,孫三娘反擊他們欺人太甚。考慮到趙盼兒初入東京開店,如此大的生意,幕后定有不能得罪的權貴,胡掌柜進退不得,索性建議來一場斗茶,若是半遮面勝出,他們可以斟茶賠禮,以后對半遮面絕不多言。
趙盼兒接受了胡掌柜的戰書,大家全都圍聚于此,目睹這場難得的斗茶技藝。杜長風追逐逃課學生,偶然間聽聞茶湯巷與半遮面斗茶,也都好奇過去瞧個究竟,可惜他遺失了眼鏡,于是讓學生給自己描述過程。
在接下來的斗茶準備中,胡掌柜故意顯擺皇家貢茶、天然泉水,以及茶仙盧仝傳下的黃金碾,以示自己的茶品更為出色。反觀半遮面僅用雨水、銅碾,還有聞所未聞的雨前茶,令在場人覺得略遜一籌。
不過趙盼兒并未在意,緩緩起身繞桌而舞,婀娜之姿引人注意,恰巧顧千帆路過,站在門口往里看去,不由入了迷。胡掌柜厭惡趙盼兒是青樓做派,可杜長風忍不住出言反駁,令他理屈詞窮。
到了點茶的環節,趙盼兒與胡掌柜各憑手藝,繼而判定為平局。緊接便是關鍵的咬盞,所謂湯色、水痕、茶味,代表著既要斗茶也要斗味,甚至得要斗色斗浮,主要以茶湯顏色和茶沫的咬盞來決勝負。
胡掌柜茶色極佳,茶沫上字體清晰可見,再看趙盼兒的茶沫逐漸散開,顯然是勝負已定。正當幾位先生宣布這一輪勝出者,趙盼兒讓大家稍等片刻,隨著話音剛落,茶沫幻顯一幅畫,正是以茶為戲的茶百戲。
先生們驚嘆不已,判定趙盼兒勝出,最后一局是品茶味,茶湯巷與半遮面各有千秋,只不過胡掌柜是齒頰留香,趙盼兒是獨一無二。盡管趙盼兒贏得斗茶,依舊是落落大方,說話非常得體,令胡掌柜心悅誠服,決定以后不再為難半遮面,并且歡迎趙盼兒隨時可去茶湯巷。
待胡掌柜走后,趙盼兒為所有人準備茶果與飲子,也算是表達感謝支持。杜長風摸索前行,不小心絆到門檻差點摔跤,孫三娘想要伸手接住他,可惜已經來不及,只見他直接趴在孫三娘腳上,從頭到臉都灑了白面。
正是這一潑面粉,引得在場人嬉笑打趣兒,孫三娘沒有看清杜長風的長相,顯然忘記他是歐陽旭的同窗,而是感謝今日的仗義執言。同樣杜長風覺得孫三娘溫柔賢惠,拾起眼鏡看去,頂多看到個背影,不由感慨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