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三娘等人要為葛招娣置辦新衣裳,可偏偏趙盼兒借著核對賬本為由,獨自留在半遮面,葛招娣看出她是幽會情郎,所以私下里透露給孫三娘。當天夜里,顧千帆果然如約前來,先是湊上去親了趙盼兒,隨后才鼓起勇氣表示爺爺給自己訂過親事。
其實這門親事早已在顧千帆進入皇城司,便徹底了斷干凈,何況顧千帆也從未見過對方,更不曾有過逢場作戲。也正是顧千帆的真誠,令趙盼兒很是高興,索性也交代了過往,包括從她入籍到結識歐陽旭,直至今日都無任何隱瞞。
顧千帆根本不在意這些,但是趙盼兒希望彼此之間坦誠,摒棄所有猜忌。二人相擁坐在月下,顧千帆拿出珍藏已久的發簪,毫不掩飾自己從一開始就關注到她,現在總算是抱得美人歸,感情更上一層樓。
次日一早,宋引章抱著琵琶來到約定地點,本想是彈完就離開,不想與沈如琢再有糾纏。怎知沈如琢為宋引章準備孤月琵琶,以及上好茗茶,可以讓其心無旁騖地彈奏。在沈如琢的深情厚義下,宋引章與沈如琢合鳴一曲,池蟠看到這一幕,心里甚是得意,只等沈如琢花花公子傷透宋引章,反倒是張好好準備通知趙盼兒,提醒她讓宋引章遠離沈如琢。
之后的日子里,趙盼兒與顧千帆依舊是濃情蜜意,經常幽會表心跡,顧千帆也考慮等雷敬伏法,為她籌備隆重龐大的婚禮,并且尋來族中長輩主持婚禮。不過因為宋引章經常出入教坊司,以免人多眼雜,顧千帆叮囑趙盼兒先不要透露出去,孫三娘則在不遠處看到全程,既是為趙盼兒感到高興,又有些舍不得,只能在趙盼兒回房后,獨自傷心落淚。
原本高慧是要去桂花香會會傳聞中的趙盼兒,沒想到忽然覺得腹痛難忍,竟是女子月事將至,令她有些手足無措。正要出門的趙盼兒看到高慧,立馬將她引進屋里休息,親手調制了紅糖姜水,以緩解對方的不適。
高慧道了感謝便離開,坐等派去調查的人傳回消息,可高鵠知道她的行蹤,表明在歐陽旭寄回退婚書之前,絕不允許她再出高家半步。偏巧又看到高慧穿著趙盼兒的衣服,高鵠恍然大悟,生氣斥責高慧,將她軟禁在閨閣。
陳廉匆忙來找趙盼兒,不料被葛招娣潑了一身水,兩人為此破口大罵,鬧得不可開交,險些打了起來。幸好孫三娘及時出現,通知葛招娣先去半遮面幫趙盼兒,這才化解了他們的矛盾。
這年五月,附近有傳言落入坊間,據稱是狀如帽蓋的妖物,時常在天空飛行,夜入人家后,還會變為大狼狀,百姓驚恐萬分。而到了六月乙巳,傳聞帽妖已經進入京城,甚至出現傷人事件,引起全城戒備,每逢落日之時,可見家家戶戶大門緊閉,更有甚者手持兵器捕逐。
官家聽聞此事,立馬派人前往東京調查,同時舉行祭祀祈禱,還望能夠趨吉避兇,消除災禍。怎知祭祀過后,帽妖非但沒有消失,反而越鬧越烈,軍營尤甚,到最后只得由皇城司出動,顧千帆率人埋伏,直至帽妖出現。
一時之間,街上百姓驚慌而逃,以至于沖撞了葛招娣,正當她不知所措,陳廉翻身下馬將她扶起,緊接又帶人追捕帽妖。顧千帆與帽妖交手,可終究還是負傷,葛招娣回去向大家講述此事,趙盼兒心急如焚,表面仍是故作淡然。
孫三娘看出趙盼兒的心思,故意支開宋引章和葛招娣,讓她有機會上街打聽情況。趙盼兒在出門時遇見顧千帆,見他安然無恙,總算是落下心頭大石。看著顧千帆面露倦容,趙盼兒讓他先去休息,自己下廚做些點心,結果等忙完才發現顧千帆累得直接睡著。
在顧千帆的夢境里,母親帶著他決絕離開蕭家,緊接又是父親主動來找自己,到最后還要面對清流與奸相的爭斗,他要從中作出選擇,內心頗為矛盾。等到顧千帆從噩夢醒來,趙盼兒端著湯過來,于是他一邊喝湯,一邊向趙盼兒講述朝中局勢。
所謂世上本無妖,人心藏禍患,真正的帽妖不過是沖后黨而來,每逢出沒都會以火藥襲擊百姓,照常大面積的殺傷,因此一傳十、十傳百,成為眾口相傳的帽妖。現在朝中大臣已分為好幾派,官家體弱多病,唯一的皇子升王也才十二歲,暫且不能監國,需得由皇后經常代替官家批閱奏章,引起許多老臣不滿,逐漸傳出皇后欲效武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