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月夜的微光,顧千帆一眼瞧見了趙盼兒在涼亭婀娜起舞,直至一舞結(jié)束,趙盼兒才留意到顧千帆。因白日斗茶之事,趙盼兒對樂籍身份依舊是耿耿于懷,可是顧千帆不以為然,表明自己早已考慮清楚,終于明白近日來不知不覺愛上對方,決定要娶她為妻,三書六禮,明媒正娶。
趙盼兒再度強調(diào)身份懸殊,若是顧千帆執(zhí)意如此,等過了今晚,有關(guān)于她的傳言將會在東京出現(xiàn),希望顧千帆不要因一時沖動而決定。為了能夠安撫趙盼兒的不安,顧千帆折下一支花枝遞來,直言自己完全不在乎那些謠言,相較于樂籍出身的趙盼兒,想來皇城司的活閻羅才是名聲不堪。也正是顧千帆的真誠告白,逐漸令趙盼兒動容,最終收下花枝,二人緊緊相擁。
沈如琢依舊是對宋引章糾纏不休,令她不堪其擾,索性如實道出自己曾經(jīng)嫁過人,后來又與前夫和離,甚至親手將對方送入大牢。然而沈如琢已經(jīng)知道這件事情,尤其是知道宋引章并非不問世事的小娘子,實則是外表柔弱內(nèi)在堅強的奇女子。
起初沈如琢確實欣賞宋引章的琵琶技藝,可后來當?shù)弥倪^往經(jīng)歷,不由心生憐愛,且生敬重。在沈如琢看來,宋引章貴為江南琵琶第一,才貌雙全,即便是因宵小而聲名狼藉,可有道是物肖主、曲如人,她的琵琶曲則是一派光風霽月,又何必在意靈臺之上的些許塵泥。
所以沈如琢愿作靈臺上的拂塵,得佳人青睞,而宋引章險些當真,幸好此時孫三娘聲音傳來,她立馬如夢初醒,催促沈如琢趕快離開,答應(yīng)會給他彈曲。沈如琢約定三日后在順天門外的金明池見面,為避免宋引章反悔,直接取下她的發(fā)簪作為憑據(jù)。
由于池蟠忍不下這口惡氣,便帶人前往半遮面,準備大鬧一場。怎知門外出現(xiàn)其他人,雙方都以為是趙盼兒請來的護院,一番僵持之后,池蟠倉皇而逃,這場風波得以平息。張好好警告池蟠不要再找趙盼兒的麻煩,況且她身后靠山絕非普通人,以免惹禍上身。
顧千帆與趙盼兒在附近酒樓吃點,偏巧遇到皇城司的雷敬,一舉一動都被他看在眼里,道是出雙入對,把臂同桌。可正是雷敬的這番話,引起顧千帆的警覺,索性直言自己與趙盼兒確有幾分真情,不過大多數(shù)都是逢場作戲,并非情根深種,還望他無需當真。
趙盼兒聞言難過不已,尤其是雷敬的話,宛如毒蜂尾針般,狠狠扎進心里。雷敬覺得趙盼兒這等娼家從良之女,完全不配顧千帆,頂多當個外室,且不可步了歐陽旭的后塵,等同自斷青云路,若是真要娶妻,還得尋求名門貴女。
不僅是雷敬在此處吃茶,蕭謂也發(fā)現(xiàn)了同父異母的兄長,雖然顧千帆貌不似蕭欽言,可是他的口味習慣竟與自己出奇一致,于是便讓人仔細調(diào)查。正當趙盼兒要為方才之事質(zhì)問顧千帆,蕭謂忽然出來,顧千帆隱瞞自己與蕭家的關(guān)系,不愿趙盼兒卷入其中,于是讓她先回半遮面。
待趙盼兒走后,蕭謂暴露要爭奪蕭家嫡長子的心思,可顧千帆表示自己與蕭家毫無關(guān)系,警告他不要再來招惹,否則絕不客氣。齊牧在不遠處看到這一幕,繼而告知顧千帆不必急于解決雷敬,因為他存在的意義,便是要為清流對付蕭欽言。
半遮面茶坊內(nèi),坐著兩位神色可疑之人,趁著趙盼兒不注意,孫大強佯裝中毒而亡。同行的葛招娣沖過去嚎啕大哭,引起不少圍觀百姓,而她當眾污蔑半遮面的茶飲里有毒,非要堅持報官。
眼看著葛招娣不依不饒,在場先生們都覺得人命關(guān)天,本想去衙門報官調(diào)查,可遭到趙盼兒的阻攔。在這關(guān)鍵時刻,趙盼兒忽然留意到孫大強的異樣,瞬間起了疑心,直接進了內(nèi)室調(diào)制兩碗紅果飲,分別灌進葛招娣和孫大強的嘴里。
果然孫大強假死暴露,馬上起身想跑,孫三娘閃身擋在門前。趙盼兒關(guān)進茶坊大門,只留下幾位先生在此,她著重說明已給孫大強和葛招娣下了啞藥,倘若再不道出實情,半個時辰過后將會永遠無法開口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