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圖忽然變成贗品,楊知遠大呼冤枉,還未等自證清白,隱約聽得門外傳來哨聲。十余黑衣刺客闖入楊府,一連發弩箭已將皇城司的人盡數斬殺,緊接而來的,便是層層毒瘴,吸入者會在短時間失去內力。
老賈舍命相護顧千帆,奈何重重包圍之下,幸好關鍵時刻遇到趙盼兒,立刻朝她射去一枚毒鏢,要挾她救自己。趙盼兒為保命,不得已帶他藏身于附近,眼看著黑衣人將楊府上下滅口,無一生還。
至于趙盼兒為何沒有吸入毒煙,反倒是顧千帆的疑慮,令她不得不道出今夜來府的原因,同時在池塘青石板上發現一處腳印,通過花紋認定是官府之人。趙盼兒覺得若是他們想要對付皇城司,何必會來楊家多此一舉,恐怕真正目標是要殺楊知遠,表示自己會幫忙作證。
正因趙盼兒如此率性正直,顧千帆沒有對她刁難,甚至為其清除毒鏢,隨后轉身離去。到了第二天早上,德叔專程來向趙盼兒報喜,直言公子歐陽旭已是金科御賜探花,不過多日就要迎娶副都指揮使高鵠之女為妻,而他此次是奉命來取定情信物同心佩。
孫三娘聽聞德叔來意,叱罵歐陽旭薄情寡義,他與趙盼兒本就定下婚事,怎可突然悔婚另娶他人。當年歐陽旭流落杭州,幸得趙盼兒為其置辦田產,才可落下民籍,重新在兩浙參試。怎知三年深情比不過仕途名利,居然還想用八十兩打發趙盼兒,令她大失所望,于是便讓德叔代為回話歐陽旭,倘若拿不出五百兩,絕不交還同心佩。
顧千帆獨自潛入義莊查找線索,結果在老賈尸首尋得刻有“錢塘”的斷箭,不由回想起老賈臨終遺言,足以說明黑衣人有備而來,準是受人命令實施滅口。與此同時,鄭青田猜到皇城司在調查讖言之事,不過經由昨夜焚燒楊府,如此一來死無對證。
在原本的計劃之中,鄭青田是準備推給寧海軍姓楚頭上,此人與楊知遠有舊怨,肯定能夠引起皇城司的注意。奈何斷箭憑空消失,又因顧千帆參與其中,鄭青田下令張貼肖像,嫁禍其是劫殺楊家的海盜,并且要求縣內各關各哨嚴加盤查,凡有男子非本地口音者,全數拘捕,逐一查驗,若是敢于反抗格殺勿論。
冷靜過后的趙盼兒,決定只身前往東京尋夫,她堅信歐陽旭絕非出自本意,至少應該留下一封書信道明緣由,而非遣人傳來口信,其實也是難以接受自己眼光當真極差,居然愛上這等負心薄情之人。
待一切真相大白之前,趙盼兒先將茶坊交由孫三娘照顧,她則一身素裝來到碼頭,意外發現畫著顧千帆肖像的追捕令,甚至在月老祠內遇到對方。趙盼兒巧舌如簧,這才讓船頭鄭爺同意她隨商隊過洋,顧千帆藏在貨艙躲過搜查。
歷來士農工商,為商者最是輕賤,孫三娘深有體會,便是想讓兒子能夠好好讀書。怎知丈夫傅新貴滿身銅臭味,只想讓傅子方跟他學做生意,甚至為了謀奪大嫂家產,居然想要將親生兒子過繼給她,氣得孫三娘大鬧家族祠堂。
坐進貨艙之后,趙盼兒隔著垂帳脫去外衫,獨自給肩膀上藥,忍不住數落顧千帆幾句。可又念及顧千帆實在傷得嚴重,也便不再與他計較,親自為其處理傷口,怎知顧千帆突然暈了過去。
趙盼兒從顧千帆身上發現一封奏報,才知他此來江南為何事,不動聲色地塞進他懷里,佯裝從未見過。等到顧千帆醒來時,發現趙盼兒靠在旁邊疲憊熟睡,本來是想給她披上外衣,怎知她立馬驚醒。
兩人聊了幾句,因為歐陽旭的緣故,趙盼兒干脆破口大罵,藏在心里的話全都發泄出來,事后才覺得顧千帆是個好人,至少在目前看不算是壞人。顧千帆認為趙盼兒沒必要為負心漢難過,可是趙盼兒并不接受他的說辭,正當要準備理論之際,忽然聽到外面的喧嘩。
原來是商隊眾人發現河面漂浮一具尸首,趙盼兒聞聲出來,一眼看到了孫三娘,情急之下就要跳海。奈何大家攔著趙盼兒,覺得孫三娘是兇多吉少,不應該再冒風險,但是顧千帆為了報還趙盼兒的救命之恩,干脆代她去救孫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