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蕭謂默許,于忠全意欲實施嫁禍,且在半遮面賬本里翻出私通字條,如此一來,趙盼兒便成了細作,繼而淪為階下囚。孫三娘得知此事,急忙趕往南衙聯系陳廉,宋引章也為之焦急不已,忽然想到了沈如琢,于是決定尋求他的幫忙。
趙盼兒已然知曉于忠全的真正用意,無非是想借她之手構陷顧千帆,一口否認通敵之罪,奈何于忠全強行將其摁下手印,自以為是陰謀得逞。殊不知,趙盼兒早已有所察覺,不動聲色地替換了字條,所謂通敵,不過是祝賀官家的外族文字而已,不足以算得上證據。
意識到自己遭到戲弄,于忠全氣急敗壞,親自上手動用水刑,想要逼她就范。正當趙盼兒奄奄一息之際,陳廉等人及時出現,于忠全奮力掙脫沖向趙盼兒,只見一柄匕首飛來,直直刺向于忠全,幾乎在同時,顧千帆從門外進來,眼神陰沉狠絕。
為了避免趙盼兒受到牽連,顧千帆佯裝不認識對方,命令陳廉將她送走。趙盼兒在回去的路上,遇到宋引章和沈如琢,不過考慮到顧千帆與皇城司之間的關聯,索性道來是池蟠的惡意報復,并無任何大礙,也避免宋引章多想。
顧千帆自然是不會放過于忠全,單獨與雷敬交涉,借著于忠全中飽私囊,以及蕭欽言的勢力,逼著雷敬不得不把此人交由自己處置,從重用刑。當天夜里,顧千帆通知手下將于忠全丟進熱水盆里,直至失血而亡,隨后警告眾人引以為戒,不得再多非議。
眼看著趙盼兒平安歸來,孫三娘總算是落下心頭大石,沈如琢告別離開,約定下次能夠欣賞宋引章的琵琶之曲。今夜風波之后,三姐妹依舊是心有余悸,此時顧千帆突然過來,聽聞趙盼兒有意隱瞞,心里怒火更盛,倘若是他晚到一步,恐怕二人陰陽永隔。
可偏偏趙盼兒還記著方才發生的事情,認為顧千帆裝作不熟,也是避免與自己這等賤籍攀上關系。結果這番話在顧千帆聽來,只覺得格外刺耳,立馬表明他的用意很簡單,不想讓皇城司的人知道趙盼兒是自己的死穴,到最后會導致趙盼兒牽連其中。
趙盼兒聽得內心五味雜陳,反問顧千帆是以何種情感面對彼此關系,倘若還未想好就來招惹,也是對兩人之間的不負責。顧千帆確實沒有考慮到如此深層,原先總想著要保護趙盼兒,可在不知不覺陷入其中,難以自拔。
遲遲未等到顧千帆的回應,趙盼兒下了逐客令,顧千帆表示自己會認真考慮這段關系,同時讓陳廉保護趙盼兒的安全。在顧千帆等人走后,孫三娘忍不住埋怨趙盼兒處處要強,凡事都靠自己,從不依附于好姐妹,如此顯得她們不值得信任,可在發泄過后,孫三娘和趙盼兒和好如初。
近來半遮面與雙喜樓來往頻繁,樓內樂伎已是成了常客,經常備著茶果。池蟠心里格外不爽,要求張好好與趙盼兒絕交,但是遭到拒絕,反而意外得知何四透露他在土地廟大哭的糗事。
池蟠第一時間跑去找何四算賬,正巧看到他抱著半遮面的食盒,為此勃然大怒。但是之前有過約定,何四等人隨時聽候趙盼兒差遣,所以池蟠是有火無處發,一氣之下踢向柜子,結果還傷到了自己。
昨夜之事過于蹊蹺,顧千帆審訊了相關人員,才知于忠全和蕭謂串通一氣。想來蕭欽言必定不知曉此事,顧千帆命人透露給對方,并且往蕭謂住處送去一只鹿腿。正當蕭謂火冒三丈,準備去衙門報官,沒想到管家忽然到訪,奉命傳達蕭欽言的意思,警告他若是在聽信謠言對付顧千帆,以后便不再是蕭家之子。
蕭謂實在是不予理解,為何父親百般護著此人,于是想讓母親為自己撐腰。管家攔住了蕭謂,暗示他不可多生事端,畢竟現在徒有虛官并無實權,根本不是顧千帆的對手,何況顧千帆并不是他的敵人。
沈如琢未事先告知,獨自來到半遮面聽曲,緊接送來一盒點心,正是其他幾家茶坊仿造孫三娘的假貨。不僅價格便宜且量大,甚至提供類似飲品,尤其清茗坊雇了兩名琵琶女,每日坐在店內彈奏,吸引許多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