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華錄》中顧千帆與盼兒定情,遭到親爹蕭欽言的反對,在第21集中,千帆見到親爹,終于不用掩飾自己的感情,先是袒露心聲稱盼兒在他心中是“舉世無雙的珍寶”,不準親爹破壞他和盼兒的感情,接著連帶威脅放狠話稱如果做不到,就會讓他親爹追悔莫及。此時彈幕大軍中的圍觀群眾又不淡定了,紛紛蕭欽言附體將他此時的內心OS打在公屏上:“淑娘啊,千帆他又向我發脾氣了,我心里真高興啊”。
此前的顧千帆,不管是在于中全面前、還是在雷敬、蕭謂面前,為了保護盼兒,都不能流露出對她的真實感情,甚至在盼兒的姐妹三娘、引章面前,也須小心謹慎,這回在自己的親爹面前,終于可以毫無顧忌的流露出真情實感,這就是在親人面前的安全感吧,蕭欽言此時內心應該也感受到了,雖然顧千帆一直不肯認他這個父親,但在感情上,他們的關系還是越來越親近了。
話說回來,蕭欽言作為一個父親,顧千帆是他最看重的兒子,為他的終生大事做考量也是可以理解的。宋代士大夫階層內的通婚還是較為普遍的,那么,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盼兒能順利的與顧千帆結成連理嗎?
從劇中我們知道,趙盼兒和顧千帆的故事背景發生在北宋真宗時期,北宋時商品經濟高度發展,《清明上河圖》描繪了當時東京的繁榮景象,劇中同樣展現了三姐妹初入東京時見到繁華夜景的驚嘆。中國古代經濟,在宋朝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程度,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巨大的財富同樣會對人們的婚姻觀形成影響和沖擊,而北宋初期,程朱理學尚未形成,社會思想承襲前代的開放之風,加上商品經濟的影響,人們的貞潔觀念相對并不那么重。歌女出身、并且嫁過人的劉娥深受真宗寵愛,后來還成為北宋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太后;宋仁宗的曹皇后出身望族,但在成為皇后前同樣有過一次短暫的婚姻;宋徽宗的妃嬪韋氏曾經是宰相蘇頌的侍妾。這三位女性出身各不相同,但同樣都嫁入了皇家。
皇家尚且如此,士大夫階層、市民階層自然也會受到這種相對開放風氣的影響。北宋名臣、書法家蔡襄曾慨嘆,“觀今之俗,娶其妻不顧門戶,直求資財。”由此也可以看出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傳統婚姻觀產生的沖擊。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顧千帆想要娶趙盼兒,就算是有一定的阻力,以兩位當事人的反抗精神,皆不足為懼,更何況兩人是妥妥的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