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高加林返回縣城以后,就和黃亞萍開啟全新的戀愛生活,他們的相處完全是現(xiàn)代式,充滿浪漫與激情,徹底擺脫原始的束縛。也正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高加林的創(chuàng)作靈感高漲,文學作品《香香》在刊物上發(fā)表,興高采烈向黃亞萍分享喜訊。
張母看著高加林人逢得意的樣子,心里更是不爽,經過她的調查,發(fā)現(xiàn)高加林是靠走后門調來縣里工作。張克南比較單純善良,反對母親借此機會公報私仇,張母數落兒子窩囊廢,執(zhí)意要寫檢舉信提交勞動局。
大姐劉巧英心疼妹妹一蹶不振,便讓丈夫把事情透露給馬栓,倘若馬栓心里還有劉巧珍,必然會上門來提親。果然馬栓不計前嫌找劉立本說明來意,并且在劉立本的建議下,鄭重其事向劉巧珍求婚。
通過這次感情的大動蕩,劉巧珍逐漸意識到自己在愛情上的追求多么天真,正視與高加林之間的差距。所以面對馬栓的告白,劉巧珍選擇接受現(xiàn)實審判,答應馬栓的求婚,老老實實按自己的條件生活。
小妹劉巧玲擔心二姐是賭氣嫁人,勸她應該慎重考慮。劉巧珍承認無法割舍對高加林的愛,可她也是真心實意要跟馬栓生兒育女,不再抱有任何幻想。高玉德和高明樓提及此事,過后又找劉巧珍商量婚事,日期定在下月一號,劉巧珍面色平靜,毫無半點波動,要求舉辦舊式婚禮,必須吹喇叭坐轎子。
與此同時,高加林摟著黃亞萍在高巖約會,準備在下月一號,也就是黃亞萍的生日當天向她求婚,黃亞萍聞言驚喜不已。然而他尚且不知自己就快要失去工作,張克南聽聞母親的檢舉信投遞成功,愧疚又無奈地嘆了口氣。
正當高加林準備生日蛋糕要給黃亞萍慶生,期待與她結婚后去上海發(fā)展,沒想到景若虹突然出現(xiàn),面色凝重地通知高加林去趟縣委辦公室。此刻秦縣長負責接待紀委小組人員,直到高加林趕來接受調查。
當地紀委迅速查清落實,已經將馬占勝停職查辦,并且宣布停止高加林在通訊組的全部工作,等待最終處理結果。高加林失魂落魄地回到宿舍,一怒之下打翻桌子上的蛋糕,無論黃玉萍如何喊他都不理會。
這件事情迅速在縣城傳開,影響極其嚴重,就算高玉智是勞動局局長,也都不能徇私枉法,而是下令依法照辦。黃亞萍料不到生活的變化如同閃電般迅疾,美好戀情才剛開始就要結束,她想過找父親挽回局面,奈何黃父束手無策。
很快常委會作出撤銷決定,高加林沒有城市戶口和正式工作,自然就無法去上海,意味著他要與黃亞萍分手。這不言而喻的結果,令黃亞萍痛苦不堪,她是真誠地愛著高加林,又是極不情愿高加林是個農民。
其實黃父已經給女兒分析擺在面前的現(xiàn)實問題,黃亞萍還難以接受,抱著一絲希望去找高加林,果然看到高加林在收拾行李。高加林率先提出分手,態(tài)度冷漠且決絕,黃亞萍有過一瞬間想要辭職陪他回村里,可惜矛盾無法統(tǒng)一,高加林的放棄讓黃亞萍恢復理智,含淚祝他未來幸福。
正是因為張母檢舉的緣故,使得高加林趨炎附勢的如意算盤落空,最終結果只能妥協(xié)當農民。張克南心生愧疚,主動來向他道歉,高加林亦是有所虧欠,二人冰釋前嫌,他們和黃亞萍有緣無分,也都需要重新開始生活。
第二天早上,黃亞萍和高加林分別踏往歸鄉(xiāng)的路途,一面是光怪陸離的繁華都市,一面是人煙稀薄的窮鄉(xiāng)僻壤。高加林背著羊皮襖,拎著行李往前走,心情如同游過大海后重返水潭,夾雜著日頭的酷熱令他感到窒息。
迎親隊伍的鑼鼓聲浩浩蕩蕩由遠及近,高加林站在山頭定睛一看,滿面春光的新郎官竟是馬栓,至于坐在花轎里的新娘,則是他曾經辜負過的戀人劉巧珍。高加林還沒有從短暫又復雜的變化中反應過來,人生的巨浪已經將他徹底拍醒,二人遙遙相望帶著復雜的感情,直到劉巧珍先放下轎簾,從此再無任何瓜葛。
高家村的村民們早就知道這件事情,可他們并未因此看不起高加林,反而紛紛上前安慰。高玉德夫婦平靜接受這個結果,德順爺過來勸諫高加林不要灰心,更不能回避自己的責任,學會廓清生活中無數不合理的東西,終有一日還會實現(xiàn)抱負和理想。
因為李雯暗結珠胎,又慘遭聶文成拋棄,情急之下動了胎氣腹痛不止。陳秀禮喊來高雙星幫忙送李雯去醫(yī)院,忍不住抱怨聶文成渣男無恥。隨后高雙星替李雯向聶文成討說法,豈料聶文成拒不負責,甚至還倒打一耙,繼而將高雙星激怒,互相撕扯怒罵。
此事給學校造成影響,高雙星極有可能面臨處分結果,但是他覺得自己沒有錯,寧愿不當學生會委員。陳秀禮生氣高雙星魯莽沖動,勢必會影響到他能否留在上海,高雙星情緒幾近失控,心里有苦難言,看得陳秀禮憐惜且無措。
清晨太陽照耀在初秋的原野上,呈現(xiàn)出一片斑駁焦黃,顯得毫無生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生活,導致高加林失去創(chuàng)作靈感,無法寫出引人入勝的文章,而他步履踉蹌,神態(tài)麻木,失神的眼睛看不見半點光彩。
反觀劉巧珍嫁給馬栓以后,成為他的賢內助,平淡生活之中透著溫馨。景若虹能夠預料到高加林的情況,帶著他最喜歡的書籍前來探望,與之促膝長談,他說的每句話像是皮鞭一樣鞭策著對方。
高加林深受啟發(fā),燃起對文學的熱愛,就像眼前的黃土高坡,山腳下面全是絕路,唯有站在山頂才能看清世界的模樣。景若虹帶著高加林去見戰(zhàn)友趙飛,給他講起趙飛的勵志事跡,哪怕失去雙臂照樣植樹造林,建設鄉(xiāng)村。
也正是在景若虹的引導下,高加林嘗試打開心扉尋找平凡的本質,從本質里發(fā)現(xiàn)面對苦難的力量。文字能夠激勵人心,所以高加林決定要通過文字為生命鼓與呼,寫出一篇更富有骨血的文章。
黃亞萍不愿放棄對舞蹈的追求,準備在上海新星藝術學院進修兩年。幸好黃父全力支持,黃亞萍無所顧忌地考入編導干部進修班,負責第一堂課的老師正是著名舞蹈藝術家吳蕓,也是黃亞萍母親的摯友。
吳蕓一眼就認出黃亞萍,為此很是高興,還給她講起她母親的故事。黃母是一位優(yōu)秀的芭蕾舞演員,芭蕾寄托著她的夢想,她對芭蕾獻出全部的熱情,不僅成為首席華裔舞蹈家,并且還開辦自己的舞蹈學校。曾經黃亞萍或許有些不太理解母親,可現(xiàn)在她成為母親這樣的人,更為母親感到驕傲。
這段時間里,高加林在務農之余還給各大知名雜志社以及報刊投稿,每天望穿秋水般等著回信,奈何每次稿件就像石沉大海,毫無消息。高加林和黃亞萍之間還有書信來往,黃父擔心女兒還放不下對方,黃亞萍表示彼此天各一方,永遠都不可能在一起。
因為陳秀禮瞞著家里人與高雙星交往,這段戀情沒有公開化,令高雙星毫無安全感,認為是她父母不接受自己。陳秀禮打定主意要跟高雙星繼續(xù)發(fā)展,遲早要見雙方家長,所以她趁著假期回家告訴父母。
母親曲金娣乃是出身上海富庶人家,后來嫁給窮家小子陳文聰,也就自然不希望女兒走老路。曲金娣強烈反對陳秀禮和高雙星在一起,生氣之余還不忘提醒她要物色條件優(yōu)越的男方,但是遭到陳秀禮的回絕。
也正因母親這關還沒過去,陳秀禮還沒法答應帶高雙星見父母,心里有些愧疚。高雙星表面故作淡定,實則坐立不安,正巧室友帶來一個好消息,聲稱會有一批事業(yè)單位要來學校招人,單位與學生之間可以雙向選擇,大家為此高興雀躍,決定要牢牢抓住這次機會。
遠在陜北的高家村里,劉巧珍已經懷有身孕,起初她對馬栓的感情比較淡薄,可是馬栓無微不至地照顧,以及新生命的降臨,讓她感到無比幸福,臉上洋溢著久違的笑容。高三星為追求劉巧玲不斷示好,奈何劉巧玲總是以各種借口拉開與他的距離。
臨近春節(jié)之際,高加林收到來自上海的掛號信,內容是祝賀他獲得青年作家一等獎,邀請他前往上海領獎。如今高加林總算熬出名堂,難以遏止激動的情緒痛哭流涕,高玉德夫婦也是打心底里替兒子開心。
反觀高明樓媳婦聽聞此事,擔心高加林會在上海碰見高雙星,必然會導致東窗事發(fā)。高明樓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認為不見面總歸是最安全保險,便想著明天去縣城給高雙星打個電話,提醒他盡量避開高加林。
高玉德賣豬換錢,給高加林買了旅行包和糕點,剩下一筆錢當做路費。隔天高加林辭別父母坐車去上海,當他看著上海繁華的街景,穿過車水馬龍,匯入肩摩踵接,每一處都能令他心潮澎湃。
因為星級賓館價格太貴,高加林選擇位置偏僻的招待所,并且選擇比較便宜的八人間。睡在下鋪的劉奇勇是來上海找工作的大學生,為人熱情又話癆,當他知道高加林是作家,滔滔不絕地表達著崇拜之情。
隔天二人去附近品嘗上海特色生煎饅頭,又因經濟拮據的緣故,繼而改為兩碗素面。店老板姚阿姨理解這些小年輕的不易,全程微笑示人,劉奇勇還想多跟高加林接觸幾天,聽聞他領完獎就要回去,不免有些遺憾。
父親陳文聰思想開明,對于女兒的感情沒有過多干涉,盡管母親油鹽不進,陳秀禮依舊沒有被現(xiàn)實問題難倒,只要是放假回家就會極力游說她見見高雙星,說不定會喜歡上這個優(yōu)秀的男孩子。
白天高加林來找黃亞萍,可惜沒有見到人,等到晚上時,他會躲在陽臺處反復練習發(fā)言稿。第二天一大清早,高加林拎著行李包來早點攤吃素面,姚阿姨格外給他加了一份雞蛋,還邀請他明晚來店里吃生煎饅頭。
高加林很感謝姚阿姨的熱心,但他還是委婉透露自己今天下午就得回老家,姚阿姨叮囑他要警惕火車站里的票販子。曲金娣知道沒辦法改變女兒的決定,最終妥協(xié)答應跟高雙星見面,陳秀禮欣喜若狂。同一時間,產房里的劉巧珍母子平安,馬栓掩飾不住初為人父的喜悅。
電視臺播放高雙星領獎的采訪鏡頭,黃亞萍看到后震驚且激動。然而返回陜西的火車票已空,最早一列車需得兩天后,意味著高雙星還得在上海多呆兩天。高雙星買完票出門直奔黃亞萍所在的學校,正巧看見黃亞萍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