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張母檢舉的緣故,使得高加林趨炎附勢的如意算盤落空,最終結果只能妥協當農民。張克南心生愧疚,主動來向他道歉,高加林亦是有所虧欠,二人冰釋前嫌,他們和黃亞萍有緣無分,也都需要重新開始生活。
第二天早上,黃亞萍和高加林分別踏往歸鄉的路途,一面是光怪陸離的繁華都市,一面是人煙稀薄的窮鄉僻壤。高加林背著羊皮襖,拎著行李往前走,心情如同游過大海后重返水潭,夾雜著日頭的酷熱令他感到窒息。
迎親隊伍的鑼鼓聲浩浩蕩蕩由遠及近,高加林站在山頭定睛一看,滿面春光的新郎官竟是馬栓,至于坐在花轎里的新娘,則是他曾經辜負過的戀人劉巧珍。高加林還沒有從短暫又復雜的變化中反應過來,人生的巨浪已經將他徹底拍醒,二人遙遙相望帶著復雜的感情,直到劉巧珍先放下轎簾,從此再無任何瓜葛。
高家村的村民們早就知道這件事情,可他們并未因此看不起高加林,反而紛紛上前安慰。高玉德夫婦平靜接受這個結果,德順爺過來勸諫高加林不要灰心,更不能回避自己的責任,學會廓清生活中無數不合理的東西,終有一日還會實現抱負和理想。
因為李雯暗結珠胎,又慘遭聶文成拋棄,情急之下動了胎氣腹痛不止。陳秀禮喊來高雙星幫忙送李雯去醫院,忍不住抱怨聶文成渣男無恥。隨后高雙星替李雯向聶文成討說法,豈料聶文成拒不負責,甚至還倒打一耙,繼而將高雙星激怒,互相撕扯怒罵。
此事給學校造成影響,高雙星極有可能面臨處分結果,但是他覺得自己沒有錯,寧愿不當學生會委員。陳秀禮生氣高雙星魯莽沖動,勢必會影響到他能否留在上海,高雙星情緒幾近失控,心里有苦難言,看得陳秀禮憐惜且無措。
清晨太陽照耀在初秋的原野上,呈現出一片斑駁焦黃,顯得毫無生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生活,導致高加林失去創作靈感,無法寫出引人入勝的文章,而他步履踉蹌,神態麻木,失神的眼睛看不見半點光彩。
反觀劉巧珍嫁給馬栓以后,成為他的賢內助,平淡生活之中透著溫馨。景若虹能夠預料到高加林的情況,帶著他最喜歡的書籍前來探望,與之促膝長談,他說的每句話像是皮鞭一樣鞭策著對方。
高加林深受啟發,燃起對文學的熱愛,就像眼前的黃土高坡,山腳下面全是絕路,唯有站在山頂才能看清世界的模樣。景若虹帶著高加林去見戰友趙飛,給他講起趙飛的勵志事跡,哪怕失去雙臂照樣植樹造林,建設鄉村。
也正是在景若虹的引導下,高加林嘗試打開心扉尋找平凡的本質,從本質里發現面對苦難的力量。文字能夠激勵人心,所以高加林決定要通過文字為生命鼓與呼,寫出一篇更富有骨血的文章。
黃亞萍不愿放棄對舞蹈的追求,準備在上海新星藝術學院進修兩年。幸好黃父全力支持,黃亞萍無所顧忌地考入編導干部進修班,負責第一堂課的老師正是著名舞蹈藝術家吳蕓,也是黃亞萍母親的摯友。
吳蕓一眼就認出黃亞萍,為此很是高興,還給她講起她母親的故事。黃母是一位優秀的芭蕾舞演員,芭蕾寄托著她的夢想,她對芭蕾獻出全部的熱情,不僅成為首席華裔舞蹈家,并且還開辦自己的舞蹈學校。曾經黃亞萍或許有些不太理解母親,可現在她成為母親這樣的人,更為母親感到驕傲。
這段時間里,高加林在務農之余還給各大知名雜志社以及報刊投稿,每天望穿秋水般等著回信,奈何每次稿件就像石沉大海,毫無消息。高加林和黃亞萍之間還有書信來往,黃父擔心女兒還放不下對方,黃亞萍表示彼此天各一方,永遠都不可能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