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詹钘 劉琴 見習記者 唐佳燕
11月6日19時20分,黑龍江佳木斯市樺南縣悅城健身體育館發生坍塌事故。7日0時35分,事故現場已完成救援。樺南縣政府新聞辦發布的情況通報顯示,事故發生時,現場共有7人,其中3人自行脫險,1人輕傷,3人遇難。另外,發生該事故的場館隸屬于樺南縣新陽光健身俱樂部,俱樂部負責人已被警方控制。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
11月7日,極目新聞記者咨詢了一位從事體育館建設監管的人士胡明(化名),胡明稱,從佳木斯涉事體育館坍塌前的屋頂外部圖來看,該館可能為混凝土屋頂,并非大部分體育館使用的鋼結構頂棚。坍塌可能由多重原因引起,但場館是否有質量問題還需等待官方的調查。
坍塌現場(圖片來源:網絡)
胡明介紹,體育館的頂棚的結構和材質一般分為幾類,目前大部分的大型體育館頂棚內層為鋼結構,外層為鎂鋁板等鋁合金材質板材。在一些小區、老居民區的小型體育場館,頂棚為鋼網結構和彩鋼板的組合。也有一些體育館頂棚為混凝土材質,但造價相對鋼結構會更高。場館普遍采用鋼結構的原因,是體育館的內部需要一個大的開間,如果使用混凝土結構無法避免下部會有柱子。
“從類別來看,體育館的頂棚屋分為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絕大部分為不上人屋面。”根據國家相關規定,不上人屋面荷載為0.4-0.5KN/㎡,即每平方米承重量不超過40-50公斤。在設計師設計時,一般會留有冗余,按照荷載量的1.2倍甚至1.4倍設計,保障安全。
胡明分析,一個體育館的頂棚坍塌有可能是多重原因導致。首先要看頂棚是否有重物或者積水、積雪等,這些因素都是增加了屋面的靜荷載。如果再起大風,動荷載發生變化,可能導致屋面垮塌。
坍塌前的屋頂(圖片來源:網絡)
根據此前網友在2022年拍攝的一張球館頂部外景的照片,胡明稱,從外觀上來看,該球館屋面可能是混凝土材質,造型類似坡屋頂。
胡明介紹,從體育場館的壽命來看,一般大型場館在建設8到10年以后,會出現不均勻的沉降導致傾斜的情況,如果檢測到相關情況,就需要進行不同程度的加固。
“當然,這個場館使用了5年,還不確定是否出現沉降,如果本身存在問題,加上持續的暴雪和大風,垮塌是有可能的。”
另外,體育館是否存在質量問題,需要等待官方的調查。如果是施工方在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比如說使用不達標的建筑材料等,肯定會被追責。
據新華社報道,樺南縣悅城體育俱樂部于2018年7月竣工,屋頂坍塌事故發生后,佳木斯市、樺南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第一時間介入,成立調查組開展調查。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