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萍看完劉珍珍的故事后,首先質疑劉珍珍為何選擇與未婚夫退親,喜歡上一位其貌不揚的上海老男人。因為通篇內容都是劉珍珍單方面的敘述,所以黃亞萍這件事情或許還有隱情,在沒有看到男方采訪證詞就一味指責男方道德敗壞,實在是有失公允。
也正因黃亞萍給出的建議,高加林再次來找白志強,成功勸說對方接受采訪。而接下來的交談中,高加林發現男方說的情況跟劉珍珍有出入,白志強反復強調是劉珍珍倒追自己,并且否認孩子和自己有關。
雖然白志強答應做親子鑒定,可他在去往醫院的路上磨磨蹭蹭,各種理由推辭。劉珍珍突然表態放棄做鑒定,留給高加林一封信就帶著孩子回老家。高加林為此非常疑惑不解,黃亞萍認為劉珍珍是心里有鬼才會如此,畢竟人性最是復雜,弱者往往令人同情,可同情并不代表真相。這件事情確實有些莫名其妙,高加林反復琢磨黃亞萍說的話,心寒地撕碎稿件。
隨后高加林得到去醫院采訪的機會,借此向院長打聽給劉巧珍女兒看病的渠道。院長通過關系聯系上吳醫生,高加林立刻將消息告知高雙星,提醒他務必要對馬栓夫婦保密,不要讓他們知道是自己從中幫忙。
孩子的問題已經解決,馬栓夫婦總算落下心頭大石,回去的路上很是高興,期盼等孩子治好病就回高家村,一家三口永遠不分開。付老夫人想帶著劉巧珍母女出門遛彎,結果發現馬瑩瑩站在高處,她唯恐孩子受傷沖過去護住,繼而導致自己受傷。所幸傷勢并無大礙,劉巧珍感到愧疚自責,但是付老夫人完全不在意。
高加林來醫院詢問馬瑩瑩的病情,迎面遇見馬栓夫婦,還來不及過多寒暄,就聽到醫生喊馬瑩瑩的名字,夫妻倆立馬抱著孩子進去看診。第一次手術開始之前,大家心里都難免有些緊張,付老夫人讓馬栓先住在家里,省得來回跑耽誤時間。
劉巧珍察覺到孩子能夠掛上專家號與高加林有關,私下里找高雙星詢問,果然證實自己心里的猜測。為了感謝高加林的幫助,馬栓和劉巧珍商量邀請他吃飯,包括為這件事出了不少力的高雙星。
舞蹈團邀請來寧老師擔任編導和主演,領導們決定由孟清清和黃亞萍負責協助寧老師的工作,孟清清不甘心永遠當陪襯,免不了有些怨言。反觀黃亞萍心態還算良好,權當是一次鍛煉的機會。
沒過多久,馬栓夫婦和高雙星來到高加林住處,劉巧珍親自下廚做了一桌子飯菜,正當他們夫妻倆向高加林和高雙星表達感謝之時,黃亞萍應高加林邀請前來參加這次聚會。時隔多年,物是人非,劉巧珍早已有所釋懷,大方自然地跟黃亞萍打了招呼。
吃完飯以后,黃亞萍和高加林并肩散步,暢談對人生以及未來的感悟。黃亞萍回家發現父親有些奇怪,明明都已經是半夜,他竟然念叨著要看新聞聯播,還總是丟三落四,遺忘癥狀越發嚴重。
因為老街區要搬遷的緣故,修理鋪自然是沒辦法繼續經營,高加林過來幫著劉奇勇收拾東西。盡管劉奇勇念念不舍,但是他并未氣餒,決定過幾天跟老鄉出去賣菜,好歹也是子承父業。
寧老師發現黃亞萍記錄舞蹈動作非常認真仔細,表面是對她夸贊,實則擔心她會偷學技藝,話里話外有了不滿的情緒。孟清清有氣無處發泄,深知自己沒有機會往上爬,鼓勵黃亞萍要創作出好作品證明自身的才華。
劉巧珍寫信寄回家里報平安,并且在信里詢問起小妹的情況。正當劉巧玲滿臉笑意地看信,丈夫高三星的出現令她笑容瞬間消失。高三星近來當了包工頭,染上喝酒賭博的惡習,每天都是醉醺醺地回家,唯獨今晚跑回來生氣質問劉巧玲為何沒有送錢。
然而劉巧玲絲毫不掩飾對丈夫的厭惡,刺耳的話語徹底激怒高三星,免不了遭受一頓毒打。隔天清早,劉巧玲跑來找父親哭訴,劉立本見狀怒火中燒,直接沖向高家大罵高明樓,表示自己是嫁女兒不是賣女兒。
劉巧玲連夜收拾東西回娘家,高明樓自知有愧于親家,立馬帶著高三星過來負荊請罪。高三星跪在院子里懇求劉巧玲的原諒,又是各種討好又是對天起誓,劉巧玲看在公婆的面子上,勉強接受對方的歉意。
馬瑩瑩的手術還算成功,但是第二次手術費用非常高,就算馬栓砸鍋賣鐵都湊不出這些錢。所以馬栓想到辭掉現在的工作,準備去工地當苦力多賺些錢,劉巧珍也想要分擔馬栓的壓力,決定向付老夫人請辭去夜市擺攤。
付老夫人心疼劉巧珍一家人,又離不開她的照顧,便讓她繼續住在家里,既可以去夜市擺攤的同時,還能繼續擔任保姆的工作,多領一份錢。不僅如此,付老夫人還覺得劉巧珍吃苦耐勞,若是擺攤的生意做大做好,說不定還能開個西北面館,畢竟人要學會往高處走。
中秋節這天,黃亞萍帶著高加林回家見父親,奈何父親的健忘癥已經嚴重到不認識他們,甚至還讓警衛將二人趕走。劉巧珍在夜市收攤后,看見放心不下她的馬栓,心中驚喜,夫妻倆騎著三輪車往回走,陪伴付老夫人度過難忘的節日。
原本就喜歡打扮的付老夫人,主動提出要給劉巧珍化妝,還讓她換上時髦的衣服,穿上高跟鞋,變得美艷動人,讓馬栓看入了神。吃完飯以后,馬栓又要回工地繼續干活賺錢,臨走時送給女兒一個能夠錄音的小熊玩偶。劉巧珍親自送馬栓出門,想起明天就是他的生日,許諾要過一個隆重的生日,馬栓聞言很是感動。
等到第二天,付老夫人和劉巧珍都準備給馬栓慶生,忽然接到醫院打來的電話,得知馬栓在回來路上遭遇車禍。劉巧珍急忙趕往醫院,可惜為時已晚,疼愛她的丈夫永遠離開人世,這對善良相愛的夫妻陰陽兩隔。
處理完馬栓的后事,劉巧珍如同行尸走肉般,徹底失去生氣。付老夫人知道她是悲傷過度,總這樣狀態肯定會瘋,就讓高加林勸勸劉巧珍,若是想哭就哭出來。劉巧珍從兜里拿出一疊錢,拜托高加林幫忙買張火車票,決定要將丈夫的骨灰送回家鄉安葬。
當天夜里,劉巧珍獨自坐在客廳發呆,可她看到小熊玩偶,終是支撐不住嚎啕大哭,付老夫人為此心疼不已,安慰她要振作起來,至少給女兒瑩瑩的病治好。隨后劉巧珍帶著馬栓骨灰回家,把他安葬在山頂處,親口保證會撫養女兒長大,好好讀書成為有學問的人。
劉巧珍知道妹妹的遭遇,勸她應該學會反抗,不要忍氣吞聲,若是這種日子過不下去,就來上海找自己。二姐的話喚起劉巧玲對生活的希望,反正她對高三星沒有感情,只有怨恨與窒息,發誓一定要從這樣的束縛中掙脫出來。
經過高雙星的努力,成功考取研究生,全家人都為他高興,就連曲金娣都對這個女婿有所改觀。高加林到處采訪下崗工人,深入報道他們的處境,通過這種趨勢推斷報社遲早會被取代。陳方明認同高加林的看法,跟他分享自己最新了解的互聯網,從而引起高加林的興趣。
近來大眾晚報銷量下降,選題文章都是些無關痛癢的事情,因此反響平平,毫無亮點新意。也正因如此,林一軒專門召開會議討論,再三強調文章熱度決定銷售,影響報社生存空間,他希望大家能夠重視這種情況。
陳方明還沒有上報選題,主要是在調查福州路夜市要關閉重修。因為夜市關閉會造成許多商販的營生問題,林一軒聽到后很感興趣,認為這正是百姓們關心的話題,勢必會讓報紙大賣。
但是高加林知道此事,憂心忡忡,畢竟劉巧珍靠出攤賺錢給孩子做手術,如果夜市關閉就會導致她沒有收入。這天晚上,劉巧珍獨自蹬著三輪車往回走,忽然想起丈夫馬栓,那個經常來接她收攤的男人,粗中有細且體貼呵護自己。
因為夜市重新整改的緣故,劉巧珍接受付老夫人的建議,考慮開一家拉面館。付老夫人知道劉巧珍沒有多余閑錢,便想著給她投資租店面,可是劉巧珍覺得曾經受到照顧太多,實在是不愿麻煩付老夫人,所以委婉拒絕對方的投資意向,決定要自行湊集資金。
看到劉巧珍如此態度堅定,也就放棄投資的想法,而是建議她嘗試去銀行貸款。高加林想來幫劉巧珍找個地方繼續擺攤,劉巧珍拒絕他的幫助,透露自己研究好如何貸款租店。經過劉巧珍的不懈努力,珍珍面館成功開業,高雙星和高加林成為第一批光顧的客人。
文華獎評選在即,舞蹈團非常重視這次比賽,為能取得好名次入圍進京匯演,團領導共同商討決定除了寧老師排練舞蹈以外,其余四位年輕的編導也要拿出作品作為B選組方案,與寧老師的作品一起送審。
這個消息讓黃亞萍等人深受鼓舞,為能創作出好作品也是絞盡腦汁。高加林親自來接黃亞萍下班,并且給她提供一些靈感,建議將文學里的故事通過舞蹈展現,黃亞萍聞言眼前一亮,盡管她從未嘗試過,卻還是躍躍欲試。
吳蕓老師從國外寄來包裹交給黃亞萍,里面正是母親許薇之送給她的禮物。孟清清知道黃亞萍心存芥蒂,便以自身的經歷開導她應該放下仇恨,珍惜當下的親情,以免留有遺憾。黃亞萍深受觸動,觀看許薇之排練的錄像,發現自己早已原諒了母親。
劉奇勇和高加林故地重游,發現從前住的地方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禁感慨良多。報社進購一臺電腦,高加林看見陳方明演示用電腦寫稿,有些心癢難耐,特地前去求教。隨后高加林知道劉奇勇沒有地方住,索性讓他搬來與自己同住,劉奇勇很是感激。
黃亞萍根據文學里柳兒的故事編排舞蹈,還和孟清清找來小秋、小夏共同參演,大家為這個作品投入不少心血。反觀面館生意越發紅火,可惜幫廚人員太少,劉巧珍發布招聘啟事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高加林立刻想到劉奇勇,推薦他來面館幫忙,既能賺錢還可以緩解劉巧珍的壓力。
曲金娣對女婿高雙星的印象越來越好,看到他的上進優秀,態度發生極大變化,甚至還給他做衣服,陳秀禮看著母親和丈夫關系融洽,打心里感到高興。高雙星寫信寄回老家報平安,給父母發了兒子的照片,高明樓夫婦倍感欣慰。
馬瑩瑩的第二次手術成功,大家懸著的心總算落下,由于劉巧珍還要回店里忙活,因此高加林留下來幫忙照看。黃亞萍看到這一幕很不是滋味,她明白就算兩人已經分手,但是在高加林心里,總有一個重要的位置留給劉巧珍。
沒過多久,大家迎接馬瑩瑩出院回家。吃過晚飯后,劉巧珍送高加林和黃亞萍離開,可轉眼間發現自己隨身帶的小熊玩偶突然不見,急得到處找,黃亞萍在角落發現玩偶。聽著馬栓的聲音從玩偶里傳出來,劉巧珍喜極而泣,看得黃亞萍和高加林有些動容。